时间:2024-04-25
徐美玉 聂刘旺
【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严重忽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弊端,克服这一弊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是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营造民主平等的参与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创造相互合作的参与情境和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主体 主体性 主体参与
一、何谓“学生主体参与教学”
对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涵,在2000年全国主体教育实践第四届年会上,主要有两种界说:一种界说认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法;另一种界说认为,这种教学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对“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概括出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设计和组织教学都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核心。第二,学生是进行教学这一特殊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人,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自己去发现、思考和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内化。由此可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具有以下特征:(1)自主性。(2)能动性。(3)独立性。(4)创造性。(5)社会性。其中,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体现。
二、为什么要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
1.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要求造就和弘扬人的主体性,而人又通过学习和应用知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活力所在、意义所在、希望所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主体性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与传统教育不同,主体性教育承认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尊严,提升其主体意识,重视其主体能力的培养,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基本职能。
2.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我国现阶段最大的社会实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开创性的事业,需要有开拓精神的人来建设和推动。弘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加强民主和法制,民主法制建设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个体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主体性教育。并且,主体性教育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并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3.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主体性是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教师只有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科学的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自己的内驱力,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并进行系统、科学的内化,达到“最近发展区”。
三、学生主体怎样参与教学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参与氛围
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参与氛围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要,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有被尊重感,有与他人平等的地位,每个人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都能得到肯定,学生在这样一个被尊重和激励的环境中,才能克服畏怯和羞涩的心理缺陷,去为自己的发展做点事情。因而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受到认可和尊重而得到发展,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个性,产生创新思维。同时它使每位学生产生自由感,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状态,让他们有自由的时空去安排学习生活,选择学习内容,探索思维方法,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教师在营造民主平等的参与氛围时还要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构建“乐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使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达到期望听课或期望动手去做的境界。让学生主体参与的方法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现场思维的能力,也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当然有的教学内容采用实验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可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自主探索。
3.创造参与情境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定的参与情境,实施开放式教学,即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上课形式,以分组教学为基本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宏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调查实践,收集整理图文资料,上网查询,自己探究等活动,获取所需知识信息来解决认识冲突,真正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通过观察、记录、设计方案、动手操作等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是学生常规的探究方法和手段。通过表达和交流更有利于增强师与生个体间、师与生群体间和生生个体间、生生群体间的合作,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满足他们情感之间相互接纳融合的需要。教师在其中只充当知识的提供者、课堂管理的参与者和顾问的角色。
4.注重参与效果
对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激励学生发挥其自身特长,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标准要全面,要将学生的认知、技能、态度同时真正纳入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不压抑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运用多角度、复合式的评价,做到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评价和学习者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原则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导向性的评价。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展现出来的创造才能,予以赞赏、肯定、鼓励,引导学生认识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发展指明道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