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简略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4-04-25

谢 懿 王玉红

[摘要]研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了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宗旨。本文初步讨论了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特征,进而分析了改学习方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 主动性 创造性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四个基本特征:

1.重过程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重应用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这一点上,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学习、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也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但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3.重体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然而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学习体验可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

4.重全员参与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有别于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而非重结果,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小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研究性学习突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在研究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强调情境对研究方式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研究方式的关键作用,强调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意义的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这种环境下的课堂,有效地提供了所有同学所需要的学习空间,提供了他们展示个性的舞台,通过收集资料与信息、实践体验、调查研究、交流与合作到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教会了他们一种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教会了他们怎样协作学习,怎样去反思与完善,怎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师必须做好角色转换与自我完善

(1)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指导的原则是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指导策略是遵循学生的思路,提出质疑,提供思考、思路或方向,供学生判断或选择,指导内容是提供背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情况,组织课题研讨或论证,提出质疑或析疑,组织成果交流与论证,进行学习评价等。

(2)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必须不断地改进教法,并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

(1)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大胆地提问,对于产生的质疑组织讨论,师生共同参与,在不断地提问、质疑、讨论中延伸教材,延伸课堂,努力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2)结合课题开展相关的研讨与讲座,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专题性讲座,并组织研讨,一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3)探索全新的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权应由教师与学生共享,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中要注重评价的个体差异,体现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

(4)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自始至终贯彻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引导他们不断地探索,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地过程中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与调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了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吴卫红.在研究性学习中形成新型师生关系[C].《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M].2002.

[2]顾晓雪.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芮泽丽.对上海部分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考察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6).

[4]周庆林.研究性学习百法研究性学习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