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院校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对策

时间:2024-04-25

徐莎莎

【摘 要】班级特色文化,在高等教育发展和学分制实施的过程中,遭遇到一些困难和一定争论。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的有效手段,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不能弱化,更有必要加强。本文简要分析目前班级建设的现状,并提出新形势下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班级文化 现状 对策

高校班级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按照所学专业划分,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点额基本单元,班级成员对于班级认同感的高低,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所谓高校班级特色文化指的是班级成员在大学校园的环境中形成的独有气质,是班级导师与班级同学一起劳动的成果,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班级特色文化一个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内涵和外延。班级文化一方面具有显性因素,也就是物质文化,如教室环境、寝室氛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另一方面具有隐性因素,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这些方面构成了班级的行为准则和约束环境,影响着班级和成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上表现出来。

独立学院,作为近十年出现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独立院校的学生具有自己的特点,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入学成绩相对较低,活动能力较强但自律意识不高,综合素质良好的但人际关系名敏感,注重个性张扬,缺乏合作精神等待。构建独立院校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集体精神、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载体。

一、当前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

1.班级成员的个性差异较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甚至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个人素质以及知识结构差异较大。部分独生子女初次离开家庭,独自应对生活困难。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主动付出意识不强。

2.班级管理的覆盖面广现在高校班级的管理,不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班级,还包括了思想道德教育、生活、感情、人际交往和就业等多个方面。由于社会导向和家庭教育的因素,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普遍欠缺,导致生活经验不足、挫折承受能力不强、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重重等。

3.学生学习意愿不强随着教育事业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大学生不在是“天之骄子”,就业竞争加剧,“读书无用论”一定程度流行。

4.入校之初,对大学生活定位不清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大形势下,高中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是学习;高中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错误的引导学生,以现在的辛苦学习换取大学的可以尽情休息游玩,导致大学实际生活与大学生入学之初的定位不一致,难以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的对策

在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学分制大力推行的新形势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弱化,更有必要加强,主要是因为班级文化承载着大学生素质、能力建设的重任,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功能、驱动功能、规范功能、渗透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是培育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塑造健全人格和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载体。

1.领导重视,在全校形成建设班级文化的氛围

学院和院系领导,应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特色,制定长远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好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校训、校徽、宣传栏等精神文化教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组织大型有教育意义的青年志愿者或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入班级并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中期检查,指导帮助班级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班级文化的迅速发展。

2.构建班级核心价值观念

班级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系统化的班级理念,是班级所有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和原则,一旦形成,将对班级成员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起到自觉的约束作用。要培育班级核心价值观念就要做到班级学生人格上的平等,生活中的互相关心,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和工作中的互相支持,以互帮互助、集体进步为荣,以自我为主、无视集体为耻。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决不仅仅是成绩上的优秀,更是要有一种良好的班级舆论导向,每个成员都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3.民主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民主管理本是学校领导制度的根本原则之一,是教职工依照相关法律,参与学校发展决策,行驶当家作主权力的主要途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在班级建设中引入民主管理概念,是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建设优良班级文化的重要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事务的民主决策。在诸如班级干部选举、评奖评优、班级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学期工作计划等方面,充分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有利于班级成员的学习管理、提高自身素质,进行自我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4.坚持以“优良学风班”为引导的班级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和纪律的综合反映,从宏观来讲,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从高校和学生来讲,学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班级的集体成绩,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一个班级如果有优良的学风,就会对每一位同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得到成长和进步。优良学风班的创建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通过集体的共同进步反馈个人的成长成才。笔者所在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力推“优良学风班”的创建,通过创建、中期检查和最终评审的形式,推动学风建设,涌现出了同寝室四位同学活动年级专业第一至四名,同寝室五名同学均为学生干部、均为中共党员的先进典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对于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5.提升能力,体现班级特色

大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培养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平台,学生不仅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社会生存所需的综合素质。高校为学生的横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班级文化的建设更应该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特色班级的建设。如,以终身学习为前提的学习型班级建设,以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为载体的科研型班级建设,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能力型班级建设,以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的文艺型、体育型班级建设。

6.丰富班级文体活动,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独立院校班级文化的建设,既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型教育,单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功能来实现,也不能是盲目无序的实践型教育,通过越多越好的校园活动来实现,而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教育导向为目的设定活动的形式,为教育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又通过形式各异、载体多样的校园活动来实现教育的目标,相辅相成,达到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和校外公寓的出现,班级概念正在淡化。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班级不仅仅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更是大学学习期间的精神和感情归宿,是一种无形的强大教育力量,在学生的“成长、成功、成人”教育和“责任心、感恩心、爱心”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新 .论素质教育进程中的高校班级文化.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0(1):51-54.

[2]程立军,马义国,王丽娜.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构建和谐校园.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7(4):117-118.

[3]沈学妹,谢钢.试论当代大学生班级文化的特点及意义.江苏大学学报,2004,26(3):58-61.

[4]张东亮.当今高校的班级认同危机.新东方.2007,(10):50-54.

[5]刘志翔,罗学渭,刘小干.论高校和谐民主化班级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5):188-19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