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金融助力“三农”发展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4-04-25

文/郭影,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1 农村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1 “三农”客户小额贷款融资难

近年来,政府继续增加信贷发放。各大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更倾向于发放大额贷款,不重视农民小额贷款,资金流向城市,使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在贷款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一方面不能满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不平衡。

1.2 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

近年来,农村金融网点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网点数量仍相对不足,部分边远地区仍缺乏自助银行。农民求助于一些民间金融机构融资,虽然可以缓解部分资金需求的压力,但民间金融机构的还贷利率普遍较高,法律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而且他们更倾向于非法经营,并引起纠纷。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影响了金荣世昌农村的稳定。

1.3 传统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传统农村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单一,金融业务仍以存款、贷款、外汇为主。缺乏针对“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缺乏竞争力。同时,由于传统农村金融体系融资规模小,融资方式比较落后,融资渠道也比较单一,而且不能很好地满足“三农”客户的经济需求。

1.4 农村金融创新环境不够完善

一是监督制度尚未完善。目前,包容性金融政策刚刚出现。有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国家的一系列激励和扶持政策尚不完善。二是农村信贷环境差,信用体系缺失,增加了农村贷款的信用风险。第三,农民仍然习惯于到金融机构处理生意。网络银行、移动银行和其他互联网金融功能尚未在“三农”客户中普及。

2 我国“三农”发展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必然性

互联网金融服务作为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商业银行的重要内容,是互联网科技通过发展服务业务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契机。早在2015年,中国政府就发表了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强调在农村地区建立财政资源的问题。并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为商业银行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以“积极运用互联网思想和技术”为指导思想,发表了关于加快推进农农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文件的意见,为商业银行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指出新方向。要求商业银行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支持,为相关经营者提供更加高效、便利、全面的金融服务。

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分析

3.1 服务更灵活,发展更迅速

与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主要由计算机处理。顾客不必去银行的办公室排队等候。只要他们有电脑或智能手机,他们随时都可以享受他们想要的金融服务。所有服务和所有经济需求不再受特定业务网点的限制,网络服务平台多样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驱动农村经济实体。

3.2 交易费用低,交易效率高

与传统的金融业务流程不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可以使用传统的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和计算机进行交易。这样,在传统金融中,各种金融活动的各种成本以及手工操作效率低下造成的不利条件都可以得到改善。因为不在柜台操作,不需要手动操作,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作为金融机构,可以将传统金融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用于其他业务,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和效率。

3.3 交易信息对称,资源的配置效率高

和过去一样,行人有时会在路边等上很长时间,等待空车,而没有客人的的士司机则在路上空车。在传统的金融交易过程中,需要资金的投资者面临信息不对称和沟通困难,使得投资者无法了解企业或个人客户的交易记录、信用信息和投资项目信息。这样钱就不会花了在资金有需求的情况下,又没有合适的渠道申请资金,使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导致失败。现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资金的供需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了解对方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4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策略和建议

4.1 利用互联网金融优势,发展电子银行

传统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优势,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传统的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应相辅相成,使传统的物理网络和网络电子渠道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样一大群“三农、农”客户,有针对性地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了解客户不同的财务需求。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电话银行、网上融资、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村金融服务。同时,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电子银行。

4.2 做好内部数据治理,建立大数据金融共享平台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数据是金融资源的基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客户数据分布广泛,质量差,管理困难,难以实现共享。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做好“三农”数据整合工作,完善大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三农开放金融服务平台。首先要做好内部数据质量管理,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共享,然后再利用数据。二是有效利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数据资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3 加大电子渠道体系建设力度

由于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缺乏实体网点,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发展电子渠道系统,增加独立自助银行和金融便利商店的数量,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同时,在帮助农民的服务点增加电子设备的数量,采用直观简单的设备,使客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4.4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目前,“三农”客户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商业银行难以获得真正的信用地位,“三农”客户的问题普遍难以融资。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征信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根据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和“三农”客户的现金流量对客户进行筛选,并选择质量最好的客户,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创新融资模式是可能的。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核心企业为上游农户或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实现“三农”客户产业链的全面覆盖,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4.5 加强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

首先,我们必须继续加强与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合作,相互学习,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研发水平,并开发更人性化的银行电子交易平台。二是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优势企业,加强与相关企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合作,加强相关金融产品营销,适应企业需求。以实现农业产业链中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全面覆盖。

4.6 加强对“三农”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要加强科技创新,识别和防范三农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保障网络安全。尤其要加强对网络钓鱼网站、可疑交易、异常行为的监控,有效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同时,要加强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防止系统故障和恶意攻击,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

4.7 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布局

随着农村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宽带网络在农村基本普及。商业银行应借此机会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持银行、网上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大力推销互联网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结合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需求和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高标准、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平台。

5 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传统商业银行提供“三农”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思想创新。然而,如果各大银行真的想取得成功,它们也必须关注自己的特点,并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和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大势所趋。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创新发展,有力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事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