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文/缪博超,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少数患者或家属在发生医患纠纷后,采取吵闹谩骂、暴力威胁、殴打伤害医务人员、在医院拉横幅、撒纸钱设灵堂等过激行为,甚至委托专门群体有组织、有分工地在医院谩骂滋事,威胁员工人身安全,干扰医院正常秩序。“医闹”,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生财的“新产业”。
国际上对在医疗场所发生的暴力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即“卫生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健康和幸福明确或含蓄的挑战。”
我国对此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定义。学界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发生的案例,给出的释义大体包括以下伤害行为: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或他人实施侮辱、谩骂或其他言语威胁,使其遭受非暴力的心理伤害;对其实施推搡、殴打,或者借助凶器故意伤害、杀害,使受害者身体受到损伤、器官出现功能性变退或缺损、甚至死亡。需要指出的是,学界将对医务人员实施性骚扰、强奸等伤害行为也归属于“暴力伤医”,这是根据实践中已经出现的案例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法治的一个进步。
作为患者及其家属等实施的一种极端的、带有攻击性的、并对医院或医护人员造成伤害的不法行为,暴力伤医是医患矛盾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表现形式。
暴力伤医自 20 世纪末进入公众视野至今,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8年,国内医院遭受暴力事件为20.5次/年,医务人员身体遭受攻击受伤的占全部事件的47.8%,医院遭受财产损失的占58.0%;到了2012年,这组数据都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分别为27.4次/年、63.8%和68.3%。
2015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分析了中国医患关系现状,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将近六成的人曾遭受过谩骂、侮辱等言语暴力,接近14%的人曾遭受过殴打甚至更严重的身体伤害。
辱医伤医甚至杀医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医务工作者的执业环境急剧恶化,多少立志从医的年轻人受此类事件影响最终走上了与内心期待不同的职业道路,医学专业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受到巨大冲击。有数据显示,64.48%的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
上述情况表面,暴力辱医伤医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从施暴对象来看,大多数医疗场所暴力事件直接针对的是医务人员,尤其是相对弱势的女性医护人员,少数情况下会伤及院方其他工作人员,甚至累及其他患者。
从施暴主体来看,施暴者大多为患者本人、亲属或朋友,有的还包括职业医闹者。前一类施暴者大多属于弱势群体,家境贫寒,文化程度不高,社会地位较低;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小病拖成大病;医疗保障无法兜底,社会救济杯水车薪。物质层面的巨大差距极易激发精神层面的诸多不满,进而引发报复性心理。此外,部分施暴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性格孤僻、想法偏执,有暴力倾向;有的甚至有酗酒、吸毒的恶习。
从伤害行为来看,医疗场所暴力包括使用口头辱骂、言语骚扰等方式,故意不断重复地攻击他人或集体的心理暴力,和撕咬殴打、砍杀、逼迫磕头下跪、性骚扰、强奸、纵火、爆炸等伤害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的身体暴力。
从发生诱因来看,有相当比例的恶性伤医事件并不是医疗纠纷本身引发的,而是归结于施暴者的主观心理。现代人普遍缺乏公德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各种“我弱我有理”“我是中心我最大”“一言不合拳头来看”的奇葩人才不在少数,诸如治疗效果与心理预期有差距、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不信任,有的甚至只是因为排队时间长、诊疗时间短、单纯的心情不好,就可以大打出手。
从发生时间来看,绝大多数的暴力案件都具有突发性,发生前没有预兆,受害者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伤害行为就已发生。
从发生场所来看,暴力伤医行为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大型公立性医院。我国医疗服务欠缺公平性,少数一二三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却占据着全国七成以上的医疗资源,而这些又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医疗资源分布极其不合理。这就导致城乡居民就诊流大量涌入,大中城市的三甲医院每天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服务质量受到客观影响。舟车劳顿千辛万苦赶到信任的医院,动辄几个小时的排队叫号,到头来人均就诊时间可能就只有几分钟,患者心理有落差,而压缩的时间导致医患之间缺乏沟通、这就为冲突埋下隐患。
从处理方式而言,面对冲突双方,实践中执法人员往往不会果断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医院也大多会以赔偿方式“息事宁人”。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执法人员始终存在病人及家属是“弱势群体”“闹事肯定事出有因”“死者为大”等传统思想,加上担心普遍存在的患方“弱势群体”思维定式,贸然执法后可能出现更大地群体性事件,为防止矛盾激化,对医闹者大多是采取观望、劝解说服等柔性的执法手段进行处置,直至出现打伤杀伤等严重后果后方才采取行动,这就导致许多伤医暴徒有恃无恐。而医院要维权在实践中也困难重重,除去冗长的诉讼时间成本,普通民众“一边倒”的思维定式,“官司缠身”的形象对社会公信力、民众认可度的负面影响才是医院不能承受的重中之重。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曾几何时,医生也是受人敬仰的光辉职业。然而频繁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使医疗行业日益沦落为高压力、高风险的服务行业。
唇亡齿寒,那一个个倒下的身影,时刻敲打着我们脆弱的神经,提醒着我们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已处于危险之中,暴力辱医伤医已日渐成为医疗行业的蚀骨之痛。改善医疗执业环境、妥善处理医患关系、遏制暴力伤医行为已刻不容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