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文/刘伟妮 匡晓波,中国远洋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商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当今大数据一词的重点其实已经不仅在于数据规模的定义,它代表着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所带来的新发明、新服务和新的发展机遇,代表着对于“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更迫切的要求。
2017年12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都面临着如何融合“大数据思维”的问题。以传统的IT教育为例,很多行业需要传统的IT技术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触碰到核心业务。
2.1 急缺具备“大数据思维”的电商数据挖掘应用型人才!缺乏既能理解业务目标,又熟练运用电商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及可视化技术的IT人才。
2.2 急缺“大数据营销”的技术支撑IT人才!各特别是善于利用技术,发掘舆情热点,为营销、市场和产品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多数课程都没有融入“大数据思维”,没有包含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大数据”应用实践任务,主要体现在所示的六个方面。
①实时数据缺乏
②缺少“大数据思维”实验平台
③缺少真实的“大数据思维”实验任务
④缺少产学研结合点
⑤缺少实践岗位和项目
⑥教师缺少经验
以商智通“大数据思维”实训课程体系为例,他们试图通过洞察和把握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最新人才需求,进一步结合大数据行业企业多年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实践经验,以“产学研用”相融合,通过双方共投共建,即可以快速、有效的导入“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个集“大数据应用实训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实践课程体系导入”、“专业师资队伍提升训练”、“行业大数据智库共建”四位一体的大数据一体化综合运用平台实验室。
3.1 “1+1”模式,用“大数据思维”助力原有实践课程体系
“大数据应用”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是一种可嫁接的工具。很多专业领域,只需掌握“大数据思维”,即可在原有领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导入大数据实践任务。“大数据应用”技术可以与原有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1+1”的设计,有选择性的注入融合了“大数据思维”的实践任务。
3.2 互联网大数据唾手可得,数据不是稀缺资源
全球国家数据、政府数据都在坚持逐步开放,众多互联网平台也在提供各种各样的采集接口,通过在项目中融入云计算技术,打造行业集中的大数据公有云,让科研大数据唾手可得。
3.3 依托行业企业多年的行业大数据应用经验,是项目建成的技术保障
依托行业企业多年的行业大数据应用经验,是项目建成的技术保障。以大数据培训领域的知名企业商智通为例,商智通集团的大数据系列产品服务于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全球3000多家政府部门和世界500强企业,帮助客户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获得成功。如果可以通过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还原成为案例,以此驱动“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将为为人才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给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注入了“大数据思维”,这将影响到所有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规划。
4.1 与行业发展变化趋势接轨,大大拓宽了专业的生存空间
具有“大数据思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是企业和社会的稀缺人才。搭建大数据思维实训平台,既可以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大大拓展了教师的发展通道和科研领域。
4.2 培养跨界人才,大大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大数据思维”实训平台,是在学校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融合培养“大数据思维”应用型跨界人才。这种融理实一体的实训室,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将“大数据思维”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来解决具体问题。
4.3 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的教师,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
导入专业相结合“大数据思维”实践教学,既带来了丰富行业知识,又融合了鲜活的“大数据应用”案例,这将大大提升现有教学质量。
4.4 建立区域性的行业“大数据”智库,提升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
“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将搭建一个服务地方经济、拓展校企合作空间的广阔平台。
“大数据思维”实训平台建成后,将可充分发挥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优势,从而与政府、企业开展深入的产学项目合作,强化学校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共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