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西省各地级市投资环境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4-04-25

文/田振中,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变量选择

对于山西省各地级市投资环境比较指标体系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地方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经济质量和经济效能,同时还要考虑所选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选择了10个研究变量,分别定义为:城市名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准煤/万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万美元)、公共财政收入(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万元)、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发电量(亿千瓦时)、粮食产量(吨)、水和天然气供应业个数(个)、私营单位平均劳动报酬(元),10个变量分别定义为m1-m10,11个观测样本分别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2014年的数据。

1.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选择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4山西省统计年鉴》,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因子分析的结果

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构成皖江城市群经济投资环境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Stata13.0的Com-mand命令框中输入命令factorm2-m10,pc f,得出因子分析结果。

2.2 主因子表达式

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因子结构进行旋转,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图显示出Factor1主要解释的是m2、m4、m5、m7这几个变量的信息,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公共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Factor2解释的是m3、m6、m10这2个变量的信息,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Factor3解释的是m9个变量的信息,即发电量。将因子得分情况进行加权合计,求出每个因子的线性组合,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写出各因子的表达式。并通过单独及累计贡献率计算出权重作为因子的系数进行求和,即可得到每个样本的因子综合得分。

这里3个主因子的表达式如下:

F1=0.18414m2-0.12103m3+0.22373m4+0.20869m5+0.0976 6m6+0.21457m7+0.13130m8+0.04181m9-0.12655m10

F2=0.16555m2+0.32568m3-0.01590m4+0.10995m5+0.352 68m6+0.10971m7-0.23422m8-0.12428m9+0.25675m10

F3=-0.12666m2-0.11194m3-0.06666m4+0.13382m5+0.192 24m6-0.06071m7-0.09253m8+0.88063m9+0.26597m10

2.3 山西省各地区经济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

依据提取的主因子对山西省各城市经济投资环境进行分类排序,在Stata13的命令框中输入命令generatef=0.5549*f1+0.3086*f2+0.1365*f3,即可得出山西省各城市经济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f代表各个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f1、f2、f3分别为提取的主因子,前面的系数为各个因子的权重。

3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观察综合得分可以发现,太原市投资环境得分为1.725910989,是山西省中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临汾、大同、晋中综合得分在0~1之间,分别居于第二、第三、第四,投资环境也是比较好的;吕梁、运城、长治、晋城、忻州、朔州相对较弱,阳泉最弱,综合得分为-0.904764811。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排名依次为:太原、临汾、大同、晋中、吕梁、运城、长治、晋城、忻州、朔州、阳泉。

对于第一等级地区太原是省会城市,在区位及资源方面都具有很多优势,总得分1.7259,是山西省中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较高,财政收入较多,对外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城市基础设施好,发展潜力大,但是单位能耗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和发电量方面,还没有优势,还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要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民务农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

对于第二等级的区,临汾经济综合排名居于第二,在第二因子排名位于第一,说明临汾地区经过多年发展提高了单位产值的能耗,在城市发展、基础设施、交通等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发展较快,而临汾作为传统的粮食基地,相对于其他地区也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临汾吸引外商投资、对外贸易方面较弱,需要继续加强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大同综合排名居于第三,在第三因子上得分为1.76 28,分值最高,反映了大同作为传统的煤基地,也具有较强的发电量优势,但是在第二因子上得分为负,排名处在中等水平,说明大同的粮食产量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大同的纬度较高,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不利于作物生长,同时大同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需要加以注意。

对于第三等级地区晋中、吕梁、运城、长治、晋城、忻州、朔州、阳泉地区中,吕梁、运城排名第五、第六,在第二因子的得分靠前,说明这两个城市的单位能耗较小,这可能是由于吕梁多山区,而运城煤炭资源较少,并未完全依赖传统的高消耗企业,经济结构较为多元,同时吕梁和运城的粮食产量较高,这可能和当地的种植作物的偏好有很大关系,运城市山西的主要产粮地区,而吕梁是山西的玉米小麦的主要产区,但二者发电量方面均为负,需要加强投入。长治市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七,在发电量方面有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长治市需要加强建设,提高本市的综合能力。其他的地区晋城、忻州、朔州、阳泉在三个因子的排名都比较靠后,说明在山西省内,这几个地区并没有任何相对优势,需要政策重点倾斜,提高地区的投资环境,后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的流通,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拉动效应,重点发展科技教育,充分积累人力资本,其投资环境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李小庆,袁白鹤.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协整模型的实证分析[J]. 铜陵学院学报.2011(05).

[2]覃成林,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

[3]梁中,唐德善.安徽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5).

[4]任静.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吴雪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06).

[6]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 201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