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石渝
9月2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从联合国总部回到约旦河西岸拉马拉,当地民众载歌载舞,像迎接英雄般欢迎他的归来。阿巴斯对支持者们说,这是“巴勒斯坦之春”,以色列只要不停建定居点,和谈就不会恢复。
两天前,阿巴斯怀揣着联合国会员国申请书,走进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在镶刻联合国会徽的墙壁前,把印有金色萨拉丁雄鹰巴勒斯坦国徽的信封交给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完成了正式递交申请的仪式程序。稍后,阿巴斯昂首步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场,像当年的西亚尔·阿拉法特一样,重申“不要让橄榄枝从我举着手里滑落”,表明了建国的坚定立场。会场持续爆发掌声。世界倾听到了巴勒斯坦的呼声。
假如重回1947年
巴勒斯坦问题,不是今天才成为联合国的难题。早在1947年,有人就把该问题国际化。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于1948年结束英国托管,划出1.52万平方公里,建立犹太国,然后再划出1.15万平方公里土地,用来建立阿拉伯国,而夹在中间的耶路撒冷的176平方公里地带,则变成国际化土地。
耶路撒冷是“三教”圣城,任何一方都输不起,当时的“国际化”主张,直到今天看来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几番中东和谈夭折,均与耶路撒冷事件有关。以色列前沙龙曾硬闯哭墙,结果引发了阿拉伯人大规模的暴力骚乱。
1947年的协议,本质就是一个“共存”的理念。当然,假如没有犹太人复国主义运动,1947年的“共存”协议也就不存在了。英国托管下的巴勒斯坦,随着民族主义运动兴起,自然会冲破殖民枷锁,成为“民族—国家”下的独立国家。
以色列人接受了1947年联合国决议,很快就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而阿拉伯人不同意联合国决议,失去了建国和加入联合国的最佳时机。
没有联合国承认的“国家”实体,巴勒斯坦就不能以“国家”名义在国际法框架下寻求救济,也不能对以色列提出战争罪等有关指控,更不能参加联合国主导的一些组织。成立国家之后,巴勒斯坦在中东和谈中地位会得到显著加强,也能在联合国等国际场所发出自己声音。
60多年后,巴勒斯坦控制的“国土”只有2500平方公里,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互不毗连,各在一边,与1947年联合国“划拨”的上万平方公里相比,巴勒斯坦“缩水”了近八成。
“缩小”的主因与以色列扩张主义分不开,也与巴勒斯坦地位迟迟没有解决有关。中东战争初期,约旦跨过东岸,占据了西岸,而埃及人则从西奈半岛直入,占领了加沙地带。
本构成一个环形缓冲带的版图结构,一下子全乱了,以色列必须直面虎视眈眈的阿拉伯诸国,他们都誓言要把犹太复国主义者赶出迦南。中东战争烽火不断,直到埃以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才表面熄火。而到那个历史时刻,原住在迦南的巴勒斯坦人流落在各国难民营中,痛失山河。之后,“巴解运动”兴起,阿拉法特成了巴勒斯坦重建家园的精神领袖。
与一袭军衣、果断坚强的阿拉法特相比,阿巴斯显得文静与低调,看不出身上有什么特殊的“领袖气质”。阿拉法特过世后,阿巴斯难撑局面,内部分裂,国不立,自身先乱,哈马斯占据加沙,自立为王,而法塔赫势力只及西岸。
2009年单方建国计划
在1988年的《独立宣言》里,巴勒斯坦人决定接受1947年联大决议,但依然决定把耶路撒冷定为首都。1994年,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这是一个被别人占领的土地上的“有限自治”政府。
这个“有限自治”政府,是巴勒斯坦走向建国的第一步。
以色列开始从加沙和杰里可被占领土上撤军,阿拉法特承认了以色列的生存权,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拉宾被刺,一场意外的中风让沙龙一夜成植物人,而阿拉法特也因突然发病死在法国,强人离场,内部纷争四起,和谈倒退,建国步伐停滞。
2009年9月15日,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称,巴方计划单方面宣布建国。
埃雷卡特说:“当前国际社会早已普遍承认了在1967年分界线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最终解决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然而就近期形势来看,通过重启和谈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正在变得渺茫。”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总理法耶兹认为,在和谈迟迟未获重启的情况下,巴方应着手就单方面建国进行筹备,并在为期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属性的国家实体,而其基本的构成将包括以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区为疆域的领土,以及以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单方面建国计划震惊了以色列。2009年9月22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主持下,阿巴斯、内塔尼亚胡与奥巴马实现了“三方会谈”,然而,会谈没有达成实际结果,三方不欢而散。
巴勒斯坦以“单方面建国”促以色列和谈,并在和谈中掌握主动,这个意图是相当明显的。而以色列坚守“无和平协议则无建国”立场,“建国应时输出战争”,扬言对“单方面建国”采取强硬措施。
由于经济命脉掌握在以色列手中,巴单方建国的实质意义并不大。到了9月底,巴勒斯坦对“单方面建国”作了修正,改为“入联建国”。
埃雷卡特表态,巴方寻求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完全有别于巴方单方面宣布建国。其目的是保留“两国方案”,并获得国际社会支持,承认在1967年被占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国。
巴方确定于2011年9月递交入联申请书。
入联,一条漫长的路
2011年9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入联作首次磋商。根据此前估计,美国、法国、英国、哥伦比亚、德国、葡萄牙和波黑会投反对票,而黎巴嫩、俄罗斯、中国、南非、加蓬、尼日利亚、巴西和印度将投赞成票,结果是7票反对、8票赞成。
这几乎是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阵营的对垒,发展中国家都站在了支持巴勒斯坦立场上。
除非获得9票赞成,而且投了反对票的常任理事国不行使否决权,巴勒斯坦的入联申请才会被安理会提交到联合国大会表决。巴入联案很有可能“搁浅”在安理会,因为美国已扬言不惜动用否决权。
美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有意代表共和党角逐总统大选的佩里说:“我们支持以色列,因为我们是基督徒。”
在23日的巴问题“四方会议”上,阿巴斯其实已经清楚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的真实想法:回去跟以色列直接和谈再说。法国提出的逐步分级加入联合国的提议,从观察员会员、非会员国家,到完全会员国,也是视与以色列和谈结果为基础。巴方别无选择,只有回去找以色列人会谈“建国”。
内塔尼亚胡在联大发言时称,以色列人向他们伸出了手。只要达成和平协议,以色列将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
阿巴斯第一次在联大上与美国和以色列作了面对面的抗争,而且在联大会议上作了激情四射的演讲,阿巴斯的权威在巴勒斯坦一下子提高不少,受到凯旋般欢迎,就是一个证明。阿巴斯说:“我们已经告知世界,不光有阿拉伯之春,也有巴勒斯坦之春。它是和平斗争之春,它将实现目标。”
不过,对阿巴斯的“和平斗争会实现目标”之说,有人表示怀疑。欢迎人群里有一位居于西岸的30岁巴勒斯坦男子阿布杜拉·哈瓦加,他说:“我们不反对和平解决,但是我们不相信它。以色列不会让步。这块土地不靠战争是不会得到自由的。用暴力拿走的东西,只有用暴力才能夺回。”
以色列一位名叫纳胡姆·巴尼亚的专栏评论员尖刻地说:“内塔尼亚胡和阿巴斯各自提着一箱方案从联合国归来,但他们的包里都忘了一件东西:希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