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的应对优化策略

时间:2024-04-25

姜雪 胡静茹

【摘 要】 本文以典型事件为例,分析了高校学生网络危机事件的成因及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优化策略。要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技术水平;完善高校网络危机预警机制;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机制保障队伍;建立事后心理疏导专家团队。

【关键词】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策略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广泛推广应用,高校学生网络危机事件已经作为一个高校危机新形态在现实中频繁发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主要形态。因此从路径上探索和优化应对高校学生网络危机事件的策略成为了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网络危机事件的成因分析

高校学生网络危机是一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危机新形态。目前,我国高校对校园网络舆论造成高校危机的研究较少,对于它的概念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只有明确了其成因和基本特征,从发生路径和传播路径上研判,才能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为高校危机处理的研究提供指引。

1、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的成因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一般具备三个最基本的生成要素:一是诱因,不论是传播真实的事件信息,还是极具煽动性的的谣言,追根溯源都有引发危机事件的诱因。二是网络媒体,当诱因触发后,学生将通过网络媒体发起讨论,引起有情绪共鸣的学生大量跟帖。网络媒体管理者注意到大量讨论信息引起后,他们通过热度置顶或增亮等博人眼球的方式,引发全社会热议,从而将事件推向高潮,影响力也随之急剧扩大化。三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它们依旧是当代人接收讯息的重要渠道,凭借自身的专业信誉、独特的观察视角、雄厚的组织资源和其在人们心中具有的权威性对信息进行系统的加工和升华,信息观点更为集中、信息指向更为清晰、意义表达更为明显。当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发酵至一定程度后,传统媒体的介入基本敲定舆论走向,把消息直接带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与其他媒体的声音混合形成立体式传播,进一步通过报道将危机影响推至最大化。

从各高校已发生的网络危机案例中发现,事件诱因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无良媒体通过恶意炒作操控大众视听,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平民化的自媒体平台来诱导中国大学生,继而引发新的“颜色革命”。目前我国的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并没有达到健全和完善的程度,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钻漏洞。“网络推手”和“草根舆论领袖”发布的某些极端、片面化的言论,掺杂着具有煽动性的虚假信息,很容易在高校舆论环境中迅速发酵。

2、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

新型媒介传播的崛起使得高校网络舆情隐匿性高,难以预判。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是当代大学生,相比其他网民群体,他们极富好奇心,常聚焦于社会热点和与高校学生热切相关的权益类话题。在无需实名的网络环境下,大量具有较强网络操作能力、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表达意见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埋下潜在的危机。

新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高校危机事件地传播速度,将传播空间也拓展到极限。人们常把高校的学生说成是网络社会里的“土著”,从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群体与网络媒体的粘著程度。再加上高校危机事件本身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符,其所具有的公共性质能使舆情在短时间内升温。

舆论领袖是在大学生网民中具有优势话语权的一个群体,即控制舆论权力的主要群体。除了具备其他舆论领袖的一般特点外,这个群体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平民化显著。他们潜藏在众多网民中,但能在特定时候成为校园论坛上的活跃成员,逐渐形成网络空间的强势声音。他们的言论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滚动散发”式传播,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效应。二是舆论领袖走向不确定性强。他们没有既定的立场,随时有可能改变舆论走向,带来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是高校事前难以预判的。

二、从典型事例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事件本身与社会常态价值期望相悖

以网上曾经盛传的“恋爱实名制”事件为例,2011年福州大学为避免校园因情自杀事件而实施恋爱概况备案工作,引起各界热议。从公众视角出发,高校应该教育引导学生,而通过恋爱实名制备案管理学生,涉及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经过网络渲染后被贴上侵犯隐私权,教育流于形式等标签。该事件由于触及学生心理安全需求底线,即使学校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好,但该事件与公众价值期望的确相背离,方法失当,很难不被推到风口浪尖。此外,福州大学在舆情突发时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危机公关”的角色,话语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公众手中,超过半数的网民没有途径了解其原为好意的出发点,从而形成了压倒性的网络群体事件。

2、高校网络舆论处置机制仍是薄弱环节

2018年引起热议的“洁洁良事件”于4月19日发生,但起初由于没有媒体介入,所以社会关注度较低。第三日,厦门大学给出回应,牵出系列如“学霸”、“党员”、“学术造假”等信息,随后主流官微发表评论将舆情推到峰值。事件调查后,厦大给出让网民大跌眼镜的“护短”处分,更爆出学校派出12人的危机团队照顾“洁洁良”的生活起居,舆情达到第二个峰值,而后关注度逐渐降低。

这个例子虽然极端,却暴露了高校处理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存在的共同问题。从细节上分析这个典型事件,厦大在事情发生的第三天给出相关回应,错过了危机事件处理的黄金时间,没有系统的网络舆论监控机制导致高校在危机应对时被剥夺了话语权。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优化策略

1、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技术水平

目前,对互联网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仍是通过网络技术监察。应对校园网络舆论,高校应当成立相关技术监控小组。一方面通过应用专用过滤软件,将不良信息和负面言论按人为设定划分等级,到达一定限制便会受到系统屏蔽。另一方面建立数字资源库,严格对可预想的危机进行把关设定,甄别、归类、筛选,最终实现不良信息降噪目标。

2、完善高校网络危机预警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尤为重要,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收集监控舆情信息。高校每日舆情信息繁杂无序,收集分类信息的工作量较大,高校信息技术部门可通过提高监控技术实现高效系统地监控。其次,分析研判和安全预警。这两个环节是预警机制的工作核心,要求高校对现掌握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剖析,时刻关注舆情的新变化、新动向,对可能的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判断。最后,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应急预案,特别要注意分级和分类,形成完备有序的应急预案库。

3、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机制保障队伍

建立起一个出手就行之有效并且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舆情队伍保障机制一直是各高校的工作难题。总结各高校历年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队伍的构成至少要包括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建立起一个高素质、能力强的团队。日常维护校园形象的客观言论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校园论坛或发帖等形式,尽可能把各类舆情往主流方向引导,紧握话语权。有意识在学生骨干中培养可控范围的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言论。一旦舆论危机警报拉响,根据社会心理学的“马太效应”,迅速组织这三个角色同时出动,强强联手,在网上进行合理讨论,把握舆论发展主导力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舆论引导的难度。

4、建立事后心理疏导专家团队

高校大学生尚处在敏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构建阶段,为防止出现“羊群效应”,危机事件后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专家组的成立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联合导控,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根源的问题,预防危机事件过后的次生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梅艺.自媒体视域下高校舆论引导与维稳工作探析[J].视听,2019(07):249-250.

[2] 余晨光.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 彭宇,曹传明,杨大方.全媒体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统战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9(18)101.

[4] 赵宇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J].科技传播,2019.11(11)25-26.

[5] 陈萌.大数据时代高校舆论管理机制研究[J].电子世界,2019(09)74-75.

[6] 郭紫怡.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提升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4)18+20.

[7] 张翠娟.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综合素养探析[J].采写编,2019(02)161-163.

[8] 李娜.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14)69-70.

[9] 张婧华,高文华.新时期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形成与引导研究[J].国际公关,2019(03)49.

[10] 白杨.网络舆论生态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4)68-69+86.

[11] 冯湘茹.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规律对高校舆论引导的启示[J].智库时代,2019(08)222+224.

【作者簡介】

姜 雪(1992.3—)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辅导员.

胡静茹(1998.1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本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