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四重内涵

时间:2024-04-25

毕秋

【摘 要】 该文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较全面地探讨了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内在逻辑体系。发展为了人民,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旨归;发展依靠人民,指明了发展的依靠力量和动力源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了发展成果的归属问题和发展的实践指向;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强调了发展工作的衡量标准。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治国理政、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导。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刻内涵;治国理政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这一治国理政重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鲜明体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反思总结。认真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下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导。

一、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旨趣。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契合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又回应了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1、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从小树立起“为全人类利益服务”的宏伟目标,始终关注劳苦人民的生存境遇。在挖掘“林木盗窃案”背后的物质利益动因中,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的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使全体人民摆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部学说的理论精髓和价值指向。

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行动宗旨和政治立场,始终牢记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毛泽东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将人民群众是否赞成、高兴、答应、拥护作为检验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发展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一以贯之的内在宗旨,明晰了“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2]

3、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动力、特征、方式、结构、趋势等问题的根本性观点,是经济发展实践的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总结过去发展的实践经验,注重根据变化了的时代形势和国情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经济建设方针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邓小平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张“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发展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江泽民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将发展与党的生死存亡紧密关联。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牢牢扭住发展这个关键点。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先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并着重申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治国理政下新发展理念的基本遵循,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指明了发展的依靠力量和动力源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推进改革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凝聚中国力量、汇聚人民智慧,需要依靠全國各族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扎实奋进。

1、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体现在: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人民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活水,甚至直接参与了文化产品的创作,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最后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否参与改革以及参与程度决定着革命或改革的成败。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中具有思想觉悟的先进分子,来源于人民群众,也只有扎根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智慧、赢得支持,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经验

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一个个阶段性胜利的重要历史经验。没有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中国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具言之, 在民主革命时期,正是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农民主动参与土地改革、小商品生产者积极配合手工业改造以及资本家自愿参与劳动改造,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正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奋斗下,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延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3、汲取苏联亡国亡党深刻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鼓舞了亚非拉一大批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国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然而苏联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遵循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工业现代化道路严重侵损了人民利益,造成了“粮食收购危机”。伴随着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官僚主义泛滥,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只“唯上”不“唯实”,以领导言论作为评判是非的最终标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严重损伤党的威信和合法性。当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多元化”,改革已经偏离社会主义正确航向时,人民群众没有进行剧烈反对和抗争。苏联背离人民而亡国、失去民心而亡党的深刻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反面启迪。endprint

4、开展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

十八大以来,***始终将人民置于治国理政的中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民推进改革发展的巨大作用,认为“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3]。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只有以“中国梦”为指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推动改革、谋划发展,紧紧依靠社会各阶层真抓实干、务实进取,才能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4]。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了发展成果的归属问题,也体现了发展的实践指向和内在要求。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即意味着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优势,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1、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内在优势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精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人人平等享有发展成果奠定了所有制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在疯狂逐利的资本逻辑下,资本主义企业展开疯狂竞争,几个主要的金融寡头集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贫苦大众与精英阶层的贫富差距日益悬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撕裂程度前所未见。社会主义推翻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人人平等,它以公平正义为核心追求,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统一。

2、维护社会平等公正的根本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平等”“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核心政治价值,是对人人平等享有经济利益的深刻反映。换言之,实现和维护社会平等公正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大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重要的是坚持人民群众利益本位,站在人民立场、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改革发展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所有民众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5]。这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实现社会制度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化。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小康”意味着社会财富的高度积累,“全面小康”则意味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既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殷切期盼。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今仍有7000万人徘徊在贫困边缘,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紧紧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以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关键抓手,齐心协力夯实社会物质基础,让经济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一个都不掉队”,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

四、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

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强调了发展工作的衡量标准。是否满足了人民利益、是否兼顾了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是否实现了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同步增强是检验发展成效的主体向度、内容向度和目标向度。

1、全体人民群众利益是否得到满足是检验发展成效的主体向度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实现与否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还要看全体民众梦想的实现程度。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既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检验发展成效的重要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是检验发展工作实效性的具体实践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加大民生支持力度,把关心人民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问题切实解决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

2、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是检验发展成效的内容向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兼具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摒弃了“唯GDP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扭转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病态增长观、改变了物质财富积累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割裂的一维发展观。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将“生态”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组成部分,提出“美丽中国”“绿色中国”“绿色GDP”等重要思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更是将“绿色发展”置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突出位置。当前,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要真切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就要以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根本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为手段,实现从盲目追求GDP的粗放型发展转向强调经济质量与效益的绿色发展。

3、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与国际话语权提升是检验发展成效的目标向度

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仅要有强大的硬实力,还要有深厚的软实力。毋庸置疑,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要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与世界的协同联动、合作对接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同时,文化软实力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要致力于提升国际话语权,为本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享有平等发言权和代表性提供坚强后盾。具体而言,要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将本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用“中国语言”传递给世界,更多运用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破解世界难题,树立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赢得全球治理更大话语权。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蕴丰富、内涵深刻、体系完整。分来来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各自具有逻辑自洽性,每一方面在治国理政中意义重大、缺一不可。整体而言,这四个方面分别回答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源泉、成果归属、检验标准等关乎发展的方向和成效的根本问题,共同强调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架构。

【注 释】

[1] ***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

[2] 王明生.正确理解与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2016(06)1-5.

[3]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4]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5]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

【作者简介】

毕 秋(1993-),湖北黄冈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