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快推进西安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4-04-25

【摘 要】 文章系统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总结归纳西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现状及问题,经济规模低于兄弟城市所辖县域,发展能力低于兄弟城市所辖县域,发展质量低于全省全市县域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提出了西安下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做好“三个推进”,打造增长引擎;做好“三个特色”,打造发展名片;做好“三个进入”,注入发展活力;做好“三个覆盖”,完善公共服务。

【关键词】 县域经济;路径;“四个三”战略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农村性、地域性、综合性特征。

首先,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县域经济一般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

其次,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第三,综合性。县域经济是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

就西安来讲,县域经济主要包括阎良、临潼、长安、高陵、鄠邑5个涉农区和蓝田、周至2县(简称“五区两县”),综合来看,“五区两县”二元结构明显,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是西安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区域。

二、西安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6年,全市“五区两县”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685.55亿元,占全市的26%,增速达7.2%。总体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总额成倍增长。但也要看到,县域经济的规模与其所拥有的巨大资源禀赋不相适应。西安“五区两县”土地面积合计约9275平方公里,占全市的91.8%,耕地面积约355万亩,占全市的94.2%,常住人口约400.6万人,占全市的47.1%。但区县域GDP在全市的占比却不足三分之一。

1、经济规模低于兄弟城市所辖县域

2016年,成都市5区5县5市GDP为4960.6亿元,杭州市3区2县2市GDP达到5194.82亿元,而西安县域GDP仅有1685.55亿元,经济体量明显偏小。与其他城市县域经济相比差距也较大,郑州县域经济发展规模达3505.9亿元,县域经济对郑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2.8%,远高于西安26%的发展水平。

2、发展能力低于兄弟城市所辖县域

2016年成都市平均每位农业从业人员创造增加值2.45万元,而西安仅有1.7万元。从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杭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418.06亿元,平均每县(县级市)完成202.6亿元,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5亿元,平均每县(县级市)仅85亿元。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看,2016年,杭州平均每县(县级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7.2亿元,西安平均每县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2.5亿元。

3、发展质量低于全省全市县域平均水平

从平均规模看,2016年,西安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为24.8亿元,而西安城六区经济平均规模达707.05亿元,相差了近28倍,且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县域三次产业平均水平12.5:48.9:38.6,呈现二、三、一的格局,特别是三产低于全市23个百分点,重点市场和大型商业中心较少,交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4、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2016年西安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0423.57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5630元。“三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以及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直接制约了西安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三、西安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

促进西安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必须以打造增长引擎为抓手,以赢取规模效益为手段,以注入发展活力为突破,以完善公共服务为保障,以健全发展机制为支撑,着力实施“四个三”战略。

1、做好“三个推进”,打造增长引擎

增长引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具体到西安,就是要做好“三个推进”:一是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如蓝田重点发展温泉等休闲养生旅游业;鄠邑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产业等。二是推进“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和服务配套,推进贸工农联动、产供销一体。鼓励各区县规模化耕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推进“一类一策,分类施策”。切实加强各区县与市级开发区的深层合作,通过合作共建、指导帮扶,形成大开发区带动区县园区发展的局面。探索建立差异化扶持政策体系。

2、做好“三个特色”,打造发展名片

适度规模经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具体到西安,就是要做好“三个集中”: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区域品牌,让现代农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二是打造特色园区。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具有科技示范、生态保护、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都市农业生产示范区。三是打造特色村镇。推广使用《陕西省农村特色民居设计图集》和《西安市农村住宅建设图集》,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十个一”活动,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打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3、做好“三个进入”,注入发展活力

注入发展活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到西安,就是要做好“三个进入”:一是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更加主动的创造条件、开拓渠道、内引外联,在土地流转、项目包装、手续审批上积极支持,形成企业进军农业产业化的热潮。二是鼓励电子商务进入。继续加强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推进电商扶贫,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依托电商创业就业。积极培育信息消费、电子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鼓励涉农区县建立电子商务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区域电子商务发展鼓励政策、培育扶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三是鼓励返乡能人进入。各区县可以建立乡友档案库,加深沟通联系,做好项目储备,鼓励更多返乡能人和优秀管理者回乡创业,突出“小规模、大群体”,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的良好氛围。

4、做好“三个覆盖”,完善公共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备硬件,具体到西安,就是要做好“三个覆盖”:一是做好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统筹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失地农民保障、城乡养老保险等工作,提高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就业工作岗位,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做好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要逐步启动新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2公里服务圈”和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幸福家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促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三是做好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紧紧围绕“路、水、电、气、通讯”五大重点,捆绑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增强城乡防汛、消防、防疫、抗震等防灾减灾功能,提升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弘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務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6.

[2] 陈恢清.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05.

【作者简介】

梁慧歆,西安市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