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黄凯?张社争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啃老族”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的现状、危害及成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啃老”问题的相关对策。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完善学校教育功能;树立正确的个人就业观。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成因;对策
大学毕业生中的“啃老”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新的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啃老,虽说事出有因,但也是迫于无奈,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好就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导致生活成本急剧攀升;房子、车子、票子等城市生活消费理念的不断盛行;高校的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权利寻租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年轻人本身的思想意识中的惰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对家庭和社会更为依赖。不是频繁换工作就是暂时不愿工作,严重被社会边缘化。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只好选择啃老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
一、“啃老族”的概念
“啃老族”,顾名思义就是啃食父母,有的也叫“吃老族”或 “傍老族”,它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学习文化课而获得被社会公认的相应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对于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表示畏惧而不愿尝试,选择赋闲在家,生活上依赖父母的特殊群体。[1]“啃老族”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称这类人为“NEET族”。1998年法国时政杂志《快报》上用“袋鼠族”来形容这类人,而美国人则把类似现象称为“银餐具综合症”。在日韩、台湾等地方也有“啃老族”问题的出现。[2]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的现状及危害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较为突出。据2014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四成毕业生啃老折射的社会隐忧”一文报道:目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显示,2014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另一调查显示,65.9%的大学生毕业以后不会再得到父母的资助,其余近四成仍需“啃老”,甚至有5.9%的人每月还会得到父母1000元以上的经济援助,这群人中有84%的人没有找到工作,而他们的月均开销却达到1553元。尽管“啃老”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但还是引起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啃老”的关注与热议。[3]
大学生在我国青年劳动力中占据很大的份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毕业后本应该投入社会去实现自身价值,而现在却无所事事不断延长自己的就业期。大学生啃老会为社会减少宝贵的人才资源;会给家庭增添负担,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热情;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和声誉;会使自己变得自闭与极端,影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待就是浪费青春和时间,这种逃避竞争的行为只会让自己被社会边缘化,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这种风气一旦扩散开来,啃老变得肆无忌惮,还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事情,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埋下不良隐患。
三、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的成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啃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力,对于现象产生的原因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通过研究发现,他们啃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的教育理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转向了“重智亲德”的狭隘理念。如今的家庭教育过分注重智力的培养,往往以形容孩子聪慧来作为正面的评价标准,这种片面短视的意识倾向很大程度上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认识,难以找准人生定位。此外,啃老族中独身子女占很大的比例,从小父母就给予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只需要用功读书,其他事不在考虑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孩子就产生了依赖性,甚至是任性,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溺爱摧毁了孩子的独立人格,使他们缺乏一种自立自强的进取之心和抗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滞后,行为方式也不符合年龄特征。多数家长在平日里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生理健康问题,比如穿衣是否保暖,膳食是否均衡,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没能帮助孩子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格,特别是经常一味地代劳,助长了他们贪图享乐、怠惰因循等不良习惯的养成。[4]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没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发展内涵,在贯彻执行上教育者没有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教师只是负责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考试并灌输些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理念,而一直以来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精神意志和对家庭社会的现实责任心。而高校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学校科研基地的规模以及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升学率上,学生的能力素质明显在下降。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形式化严重,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问题。思政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报告座谈的形式为主,而没能从实践教学环节中制定措施。职业规划教育不足,就业指导只停留在理论的高度,而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由于学生缺乏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又不重视就业指导培训,于是在求职中容易变得焦虑、迷茫、不自信,甚至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5]
3、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行业的岗位设置越来越精细,企业也相应地提高了人才的需求标准,它们对来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较为青睐。面对这种唯学历、唯经验、唯学校的用人标准,有些大学生选择迎合社会中流行的考研热、考公务员热,以逃避就业竞争为理由而甘愿在家埋头学习啃食父母。社会舆论又不对“啃老族”群体进行道德谴责,那么大学毕业生啃老会变得心安理得。再者,社会中流行“拼爹”风气,攀比、浮躁之风盛行,加上就业市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权钱交易,面子关系成为了应聘者获取工作的主要因素,这对于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依靠人脉力量来实现就业的错误观念也深深印在青年人的心头,这就意味着那些条件不丰厚的大学毕业生将要面临失业的困境,从侧面加剧了他们“啃老”的步伐。[6]
4、个人方面的原因
沦为“啃老族”的大学毕业生,自身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格认知障碍或缺陷,此时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调适自身心态的能力不够强,往往会在就业途中因为受挫而选择自我封闭。首先,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此类人群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喜欢寻求安逸。当突然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时,因为抗挫能力较差,所以就经常抱怨。其次,综合素质较低。很多学生在工作中不善于联系实际,光有理论知识,却不懂得如何发挥。做事不周全且创新意识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还缺乏沟通能力,不善于抓住沟通良机,习惯性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最后,就业观念偏差和责任意识淡薄。由于受当下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就业比的是金钱和关系。那些通过人脉寻找就业捷径的富家子弟,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条件一般而富有上进心的学生起到负面的示范作用。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更看重物质利益和个人发展,他们弱化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觉得在生活上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是无可厚非的,追求享乐才是生活应有的态度。在这样消极萎靡的观念影响下,走上“啃老”的道路也就不可避免。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啃老”问题的相关对策
啃老,这种无畏地逃避,是一种懦夫所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大学毕业生深陷其中,既是家门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这不仅关乎一代人的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教育和帮助“啃老”一族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大学生啃老队伍的进一步扩大,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大学生走出啃老的困境,早日回归社会。
1、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政府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就业规划。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调节劳动力供求;治理由户籍制度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就业服务的均等化。其次,政府可以建议社区成立“啃老族”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专门深入到社区的街坊邻里中,为那些“啃老族”群体进行心理疏导。通过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他们消除逃避就业的不良情绪,再利用小组工作的方式让他们进行自我沟通、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及良好的择业心理,重拾就业的信心。同时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关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活动,给“啃老族”群体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号召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最后,政府应制定有效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并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机制,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行列之中,建立完善可行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保障毕业生失业后的基本生活。[7]
2、转变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
父母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子女,不仅让子女在物质上独立,还要在精神上断奶。一方面父母要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自主意识和耐挫能力。父母要很好地把握“爱”和“管”之间的界限,采用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抑的民主管理方式。在生活中父母要作子女的引导者,而不是代替者。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多给孩子自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从而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多鼓励他们及早融入社会去锻炼,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应该为子女树立榜样,培养其责任意识。在平时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中,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教化和影响子女。通过摆事实举例子让子女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随时了解和掌握子女的心理发展情况,避免空洞说教。同时父母要摒弃为子女包办一切的思想,教会他们认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父母应当多鼓励子女做家务,建立起子女对家庭的归属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早日摆脱只会“啃老”的标签。[8]
3、完善学校教育功能
首先,强化学校立德树人的意识。既要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又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二者渗透在平日的上课中,把立人”、“立德”、“立心”、“求知”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其次,多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意识。同时,高校要投入资金支持校园社团组织的建设,为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平台。能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投身社会的信心。最后,重视职业教育。在学生进校开始的时候,高校就应当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当开设与就业方面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还要加强与企业、机关单位的密切合作,为毕业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就业评估等报告会,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及时预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恐惧、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9]
4、个体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要克制自身的浮躁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实力,有不言败的进取精神。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在大的就业环境下无法改变,但可以创造自己具有优势的环境,不断地提高就业技巧来改变自身劣势。遇到挫折需要坚强地应对,切不可过度自卑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转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不要好高骛远地胡乱挑剔,幻想一次性走到终点,而要学会从基层开始做起,脚踏实地向前推进,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不要盲目地选择既有高收入,又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是要先找就业落脚点。还要多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信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和完善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保持一颗对工作积极上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主动的参与竞争,用稳定的心态去走好进入社会的每一步。[10]
大学毕业生啃老,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都存在。我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制止这一失业群体的不断扩大,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和引导,少一点抱怨和歧视,让他们能早日醒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迎接社会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解旺.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6(1)31-38.
[2] 秦臻.关于“啃老族”的若干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社会学研究),2011(4).
[3] 刘亚,满家辉.大学毕业 你的月薪是多少[J].人民日报,2014(9).
[4] 伏干.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5] 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趋势下行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
[6] 杨亮.“啃老族”折射人才消费短视[J].光明日报,2007(7).
[7] 郑子森,王晓萍.公民主体意识的缺失及培养—从“啃老族”现象谈起[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8] 赵建.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分析与教育对策[J].世纪桥,2008(4).
[9] 郑安波.从“啃老”问题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48-349.
[10] 吕静.对“啃老”现象的一些思考[J].企业导报,2009(8).
[11] 尹卫国.“啃老”是一种“精神颓废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9)7-8.
[12] 周长春,张倩.从“啃老族”现象反思童年家庭教育的缺失[J].河南农业,2008(10)48-49.
[13] 陆晓文.上海近四成失业者成为啃老族[J].社会观察,2008(10).
[14] 李倩,徐琳琳,刘钊.对大学毕业生中“傍老族”现象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5)87-88.
[15] 徐红梅.和谐社会与大学生责任教育—“啃老族”现象引发的思考[J].科技时代,2006(11)84-86.
[16] 侯国凤.啃老族:一种社会病[J].党政干部文摘,2007(5)32-33.
[17] 王艳锋.关于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8-89.
[18] 王彬洁.从大学“啃老族”再论职业生涯规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30-31.
[19] 肖诗鸣.“傍老族”的成因与心理辅导方案[J].当代青年研究,2005(3)32-36.
[20] 魏博,张罗云.“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初探[J].文教资料,2006(11)212-213.
【作者简介】
黄 凯(1990-),男,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从事人格教育与青年发展研究.
张社争(1966-),男,汉族,陕西延安人,博士,教授,本文通讯作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