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王青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针对幼儿美术教育中现存的问题,应进行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干预,制定计划,选择内容,创造多维度艺术环境,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创作素材多层次化和弹性化,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大自然为背景开展亲子美育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 幼儿;审美能力;创造力;美术教育;现状;提升策略
审美能力是创造性人格的一项重要指标,良好的审美能力能促使个体人格发展的健全和完善。幼儿阶段是审美能力发展的敏感期,直接影响幼儿人格的早起期发展。这一时期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和发展。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艺术学习创造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美术活动应该在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实地调研几所传统的幼儿园后,将列举其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新的形势和政策,从本土化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整合幼儿美育的思路和综合美术活动的实践模式,使其更符合逻辑性。
一、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梳理与思考
1、重视技能训练、忽略兴趣培养
教师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过于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在观察不充分的前提下只强调机械式的临摹和模仿,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被忽略,同时也忽视了审美素养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阶段的绘画技巧尚未形成和定型,正处于不断学习和发展中,这必然导致美术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者在对幼儿园的探访中,观察到在美术课堂上,一些幼儿教师面对调皮或者动作慢的学生直接手把手帮助他们绘画的现象。这不仅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紧张的心理环境也泯灭了孩子大胆夸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始终只是引导者和启发者,以激励的方法启发创作思路。愉悦的创作氛围、宽松的心理环境、启发的指导鼓励、丰富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绘画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从而培养自信心和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对幼儿各年龄段的美术特点和要求不够清楚,在美术教育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在调研的几所传统幼儿园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示范法。教师引导孩子总结出所画对象的外部特征后,随即在黑板上用粉笔将对象画出,孩子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整个过程中,孩子更关注的是教师的示范画,反而忽略了通过自身观察到的绘画对象,只追求和示范画保持一致。因此,教师应对幼儿美术教育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结合自身及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各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特征,紧密联系实际,选择适当的有侧重的美术教育内容,为他们创造充分体验各种美术形式的机会。同时不被传统的纸笔绘画局限,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从中获得乐趣、进步和发展。
3、对作品评价缺乏多元性
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更多的是站在专业性和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评价,“像不像”、“好不好”是最常见的评语。教师偏重作品中构图是否合理、配色是否准确的现象,导致教学活动中缺乏合理的、科学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美术作品评价的重要性,作品评价的过程不仅能培养幼儿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让他们加深对美术活动的印象,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教育性。教师和幼儿要建立共同评价的体系,让幼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在评价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则要不断地引导评价过程、总结评价特点、改进评价不足,通过不断地评价总结,才能构建出科学的师幼共同评价体系。
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创造多维度的艺术环境,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美术教育不仅存在于美术课堂中,它应该渗透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富有艺术感的作品可以遍布幼儿园的大厅、走廊、楼梯。甚至装玩具的工具箱、饮水机和垃圾桶上都可以装饰各种艺术图案。美术教室更应广义地设计成创意室,绘画、手工制作、作品欣赏、色彩游戏等美育活动在其中进行。幼儿通过参与此类活动,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多维度的艺术环境除了意味着不受空间限制外,艺术形式也不拘泥于画作。工艺品、雕刻、民族服装,扇子、风筝等具有强烈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更具有浓郁深刻的艺术内涵。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时播放民族音乐作品,让孩子在环绕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作。同样,文学作品也可以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例如扇面上的诗词、世界童话故事绘本等也具有不同风格的艺术魅力。教师还要重视艺术作品的情感启迪力,情感交流力和情感表达力。通过分析审美要素,使孩子和作品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让孩子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丰富的审美感知。
2、创作素材的多层次化和弹性化,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充分理解幼儿个体性格差异的前提下,美术活动中的素材准备应是多层次化的,以满足不同思维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以游戏、手工等丰富的形式进行的美育活动,创作素材从花瓣、包装纸、饮料罐,到橡皮泥、石头等,用以完全发挥孩子不受限制的想象力。孩子在面对这些不同形态的材料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风格独特的作品。例如教师提供包括涂料、油笔、蜡笔、水彩笔、记号笔等,让孩子自主选择创作作品的绘画工具,通过这些孩子能够创作出风格迥异的美术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美育活动的素材还可以是富有弹性的。例如用粉笔在地面上作画,地面没有画纸的面积限制,创作时更加随心所欲。冬天用脚印在雪地创作的活动,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孩子在随意的空间中,想象力一同放飞,丰富多彩的创作形式与幼儿建立的情感联系更加深刻,同时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以大自然为背景的亲子美育活動,引导幼儿观察和合作能力
大自然可以提供愉悦且自由放松的氛围,其中万物的各种形象又无不吸引孩子去想象和描绘,它是最好的创作场所,并且极大地增强了幼儿审美的感受性和创造力。美育活动可以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让孩子们身临其中地观察、感知、欣赏、体验和表达。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参与美术活动时,不应该态度冷淡或否定,而是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来培养孩子运用各项美术活动表现事物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欣赏者,避免成为他们的替代者和挑剔者。促进幼儿的审美感知经验从零散、分离向整合的综合方向聚合,激发幼儿的美感、熏陶性情,逐渐转化形成初步的审美心理结构,让他们懂得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endprint
三、教育建议
幼儿时期是审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任务的重中之重。创造力是贯彻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和指导纲要,它的提高离不开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审美人格研究者、幼儿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要能够合理地安排制定计划、确定目标要求、筛选教育内容、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等。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必须不断地反思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新的方法,坚持不懈地钻研和寻找有效的途径。
因此,教育者必须具备清晰的教育指导思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必要的教育业务能力和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意运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的引导。以便正确促进幼儿审美人格发展进而促进其创造性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 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美]罗伯特·J·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M].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卓亚, 吴绍萍.开放性课程在行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南京,教育出版社,2012.
[5] 杨 丽.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 美术教育研究,2013(6)148-148.
[6] 董建宜.论幼儿美术教学中艺术创造力的培养[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9)179-179.
[7] 罗红辉.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9)119-120.
[8] 俞惠霞.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1)141-142.
[9] 樊 洁.优化幼儿美术创作空间 促进幼儿审美能力提高[J]. 新课程,2011(06)111.
[10] 林玉梅.有效开展绘画教学提升幼儿绘画技能[J]. 美术教育研究,2014(4)177-178.
[11] 孫 芳.浅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 大舞台,2011(2)147-147.
【作者简介】
王 青,女,汉族,陕西渭南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和美术教育.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