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 本文在阐述综合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现状,从课程设置、招生和管理要求等方面探讨了轨道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式,以期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轨道类;学生;综合能力;现状;培养方式
随着高铁、城际、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一系列轨道行业的发展,中国的轨道交通已经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地都在修建各种模式的轨道交通,这使得各个轨道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进行运营管理维护。而轨道类高职院校正是为这些企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的基地,对于我国轨道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校企合作的沟通来看,轨道类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工作技能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就是由于高职类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足造成的,所以轨道类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綜合能力的概念
所谓综合能力是指对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综合认知、整理分析、并能够进行综合实践的能力。是否具备较好的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社会效值大小的标准之一。从综合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综合能力包含这样几个层面,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在工作技能中也就是对所做工作的一个认识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所做工作的内容,并对所做工作内容进行概括整合,使其在工作中遇到相应或类似问题时,有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轨道企业来说,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技能也不相同。而轨道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正好对应企业内不同的工作岗位,学生的认知能力,绝大部分体现在学校的学习中,而在企业中主要是对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认知。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自我认知进行分析整理,能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质联系的能力。在工作技能中就是对所做工作的一个思考的能力,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所做工作进行思考,寻找最有利于进行工作的方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所从事工作的一个思考过程,能够得出较优的动手方式,能够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3、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实际的动手能力,就是将思维模式转变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这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核心,工学结合,以实训为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显著特征。这样就使得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优于本科教育的学生,而这也是轨道类企业对高职类学生有需求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轨道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现状
综合能力对于一个员工,或者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高职类学生综合能力的现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学习状态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主要的差别是学习能力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入校现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招,一种是高考,无论哪一种,学生成绩较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单招考试相对于高考简单很多,而高考进来的学生成绩一般都是低于三本线。所以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对问题的思考不足,一般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不愿意自己去解决,总希望选择询问老师、同学,甚至是花钱解决,还有一些学生选择逃避问题,只要无人监督就无视问题,缺乏自主自觉解决的能力,甚至缺乏责任感。这些现状体现出来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学校的教育肯定和本科类院校是不一样的,难度更大,所需要在教学上消耗的精力更多,对学生不仅仅要从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培养,更要从心理上、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企业层面
从企业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体现主要是在工作能力上。对于企业来说,见习期是很好地区分员工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见习期间,无论是本科院校毕业的员工还是高职类院校毕业的员工都在一起学习工作。起初,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明显感觉到优势,因为很多工作场景,岗位技能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而本科教育侧重于科研对具体岗位没有培训,所以高职院校学生比本科学生更容易上手。但是到了后期,本科学生综合能力强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很多新鲜事物容易学会,而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综合能力不足,使得他们一般还会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比如同样的一个岗位顶岗,本科学生学习两个月就可以单独顶岗,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要学习六个月左右才能达到单独顶岗的要求,所以很多企业都反应,高职院校学生后劲不足,其实这就是综合能力不足的导致的。
三、轨道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式探讨
从分析可知,目前高职类院校的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并且目前企业更倾向于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这样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凸显。高校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使高职学生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轨道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应该多从以下几个层面下功夫。
1、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跟企业保持一致,不能一味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捆绑,要找准学校的定位,培养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轨道类高职院校一定要多去轨道交通类企业调研,明确企业的用人方向,有方向有目的的培养人才。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多开设轨道企业订单班,或者企业的岗前培训班,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务必要形成就业市场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哪方面的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终身化。
课程上一定要有鲜明的轨道职业特色,不能只按照本科设置课程那样,不能太偏科研理论化,一定要强调动手能力和轨道企业实际情况。有的课程可以进行分解,比如说《铁路行车组织》,这门课就可以分解成几项课程,可以分成《技术站作业计划》《技术站调车工作》《车站工作统计》《列车运行图及调度工作》等多门课程分别讲授,让学生明确知道他们学的是什么,不能只知道学习体系,高职学生学习的一定是就业工种和实作。
多开设一些培养职业道德情操的课程,国家倡导企业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门精湛技艺水平是基业长青的根本因素。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工人,而是拥有匠心的工匠,是有职业道德情操的一线操作应用型人才。一定要让学生有使命感,有责任心,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觉得自己就比本科生、研究生档次低,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一样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推崇。一定要敬业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致力于打造轨道类行业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这样无论是自我发展还是社会发展才能得到提升。
2、招生要求
轨道类高职院校的招生一定要跟就业联系起来,部分轨道企业在用工招聘时存在这样几个情况,一是部分岗位不适合女生从事;二是对辨色能力有要求,如果招生时不注意这些因素就会导致学生就业率低,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发展,所以在招生时学校就可以控制这些因素。
对于部分专业提出性別要求,给出性别比例要求。女生在学习上通常都优于男生,而最终毕业后就不了业确实很遗憾,而大量的优秀女生就不了业,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所以在招生时就要跟考生明确提出这些问题,给出比例限制,让就业更加均衡合理。
对于辨色能力,可以在招生时就组织相应的体检面试,因为轨道类企业,安全的保障就是信号机,如果信号机显示辨认困难,那么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所以一般轨道类企业不会招收辨色有问题的学生。所以一定要有相应的体检面试,告知考生辨色有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
3、管理要求
在学生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意识,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学生没有自主自觉的意识,所有事情都需要有人管,有人监督,如果到了工作单位没人管就放任自流,这也是目前轨道交通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人为因素。而没有自主自觉的意识也是造成学生综合能力差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学校管理上可以向高校学习,给学生一些空间,不能再延续高中的管理模式,要变人为管理为制度管理,从制度上管理学生,不能一味的只求就业率,而放宽对学生课程以及品德的考核。学生的自主自觉培养起来,学校的管理也就能相对容易一些。对于轨道类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学校的品牌,并且能让学生在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嘉良,宿竞元,曹元勋.关于铁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赤子,2015(18)86.
[2] 刘晓东.关于培养铁道运输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考[J].价值工程,2004(1)272-273.
【作者简介】
张孟春(1986-)女,河北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