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怀化构建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战略设想

时间:2024-04-25

曾星

本文系怀化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怀化构建生态城镇群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怀化构建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战略要点,提出了加快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的措施。要明确提出市级层面的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的设想;积极推介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立群间的协调体制机制;强化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

【关键词】 怀化市;“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战略设想

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常住人口490.16万人(2015年)。全市辖13个县市区,总面积27572平方千米,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怀化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9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湖南省首个市级“国家生态示范区”。

2015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怀化被确定为依托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生态优势,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2016年9月,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基本奠定湖南新增长极地位”确定为必须坚决完成的“三大历史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怀化主城区为核心的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设想就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一、怀化构建生态城镇群的重要意义

虽然省委赋予了怀化“一极两带”的战略定位,但今天怀化的发展现实距离省委的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然而怀化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通达四方的立体交通网络、良好的生态和旅游资源、多民族原生态文化、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特别是在怀化主城区——鹤城区周边半径50公里范围内,已经有中方镇、芷江镇、安江镇、黔城镇、洪江区、罗旧镇、托口镇、桐木镇等中小城镇与怀化主城区形成了一个初步成形的城镇群。这个以鹤城为核心的城镇群,主要包括怀化市鹤城区、中方县、芷江县、洪江市、洪江区和怀化经开区、怀化高新区,中心城区与周边中小城镇联系密切、互动共生,正在成长为与其他县市区有明显分界的经济高地。

鹤中洪芷城镇群位处怀化地理空间的中轴地带,是怀化十三个县市区中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位处怀化十三个县市区的地理空间中心,集聚了怀化最主要的城镇人口,集中了怀化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工业)园区,是怀化经济最为活跃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怀化最大的集中连片生态良好片区。因此,怀化构建以主城区鹤城区为核心的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是对省委“十三五”规划最好的贯彻落实,在省委的整体空间布局中,这一城镇群正好处于沪昆高铁经济带和张吉怀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结合点,不仅具有率先崛起的可能,而且有促进两大经济带迅速发展的作用。在发展资源有限,需要突出重点的情况下,突出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二、怀化构建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战略要点

1、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建设范围和总体定位

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空间范围以怀化主城区(包括鹤城区、经开区、高新区)为核心,以怀黔工业走廊和舞水、沅水生态文化旅游带为轴线,以中方县城、芷江县城、黔城镇(洪江市政府所在镇)、洪江区县城、安江镇为主要支点,辐射50公里范围区域(见图1)。

图1 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建设范围

鹤中洪芷城镇群要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山水、红色等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各异的中心城镇。其中主城区以建设武陵山片区最大中心城市为目标,使其城市人口逐步增加到100万人,成为我国中西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方县通过撤县设区调整纳入怀化市范围,作为城市功能区进行建设和发展。芷江县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打造“和平之城”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材料加工业为主,打造宜居古城。洪江区以古城旅游和商旅文化为引领,建设生态循环工业基地。群内各重点建制镇以上述总体定位为导向,紧密协作、合理分工,增强经济与产业要素的聚集与辐射能力,形成大、中、小城镇等级较为完整、层级较为清晰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城市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群空間发展格局。

2、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根据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交通发展现状,交通布局上可初步考虑形成以怀化主城区鹤城区为中心,打造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快速通道、高等级公路、航空在内的“两环四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见图2)

“两环”是主城区与周边县城和重点建制镇联通的内外交通圈,以怀化主城区鹤城区为中心,依托现有的沪昆高速、包茂高速、沪昆高铁和怀黔公路,在建的怀邵衡铁路、怀芷高速、怀芷城际快速通道,形成鹤城主城区与中方县、芷江县、洪江市、洪江区四县市的半小时通勤经济圈。规划建设芷江—托口、安江—岔头—新建的高等级公路,进一步加强与重点建制镇的联系,打造交通“外环”,为“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绿色交通保障。

“四射”是对接周边城市和城市群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即以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为中心,加快推进渝怀铁路复线和怀邵衡铁路建设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包茂高速通道—桂林段、怀铜高速、芷江互通的建设,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提升芷江机场功能、扩大航运辐射范围,形成怀化—铜仁—重庆—成都、怀化—衡阳—厦门、怀化—桂林—北海、怀化—长沙—国内大中城市等4条放射状对外综合运输通道。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鹤中洪芷城镇群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有广阔的绿地、农田和水面,具备良好的生态禀赋和绿色优势,生态城镇群建设应该充分依托山水无间、绿色相连的自然地貌,注重依山就水,推进“五圈两廊”的保护和建设,创建与自然完美融合、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优美生态环境。“五圈”包括主城区内的“中坡山—五溪大道”生态圈、城郊“凉山—康龙”生态圈、芷江“明山—三道坑”生态圈、洪江“嵩云山—密岩”生态圈和托口“环清江湖”生态圈,“两廊”是芷江—黔城的舞水走廊和托口—安江的沅水走廊。“五大生态圈”贯穿和环绕鹤中洪芷城镇群,涵盖了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多种生态形式,“两条水域走廊”是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内的重要水源区,也是连接五大生态圈的纽带,建设和保护好“五圈两廊”能有效的美化绿化城区环境、改善城乡的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在建设和保护中要有前瞻性,坚持高标准。

4、优化城镇群产业布局

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要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重点,构筑“一廊、一园、一圈”的产业布局。

“一廊”以主城区至洪江走廊沿线地区作为城市群产业发展主轴,主城区依托其方便快捷的交通和区位条件,突出政治、文化、信息、商贸、金融和物流中心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向高新区和洪江、安江等地转移、扩散,着力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经济,集中培植几个工业集中区,探索园区“飞地经济”实现形式,加快新型工业化速度。高新区以申报国家级新区为契机,重点发展健康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洪江、安江等地可发挥资源能源优势和老工业基地优势,以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为特色,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矿产加工、竹木加工等重大产业。

“一园”是以生态农业为依据,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个覆盖中方县、芷江县、托口镇部分区域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一圈”是要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一个旅游中心(芷江),三张旅游王牌(全域生态、和平文化、稻作文化)”的总体格局,北连张家界、吉首,南通桂林,西延贵州,形成开放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文化、会展、信息及中介服务等生态友好型第三产业。

三、加快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的措施

1、明确提出市级层面的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的设想

一是主要突出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生态和文化优势,形成特色和品牌效应。作为武陵山片区第一个城镇群、第一个生态城镇群,这一品牌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商业机会,为武陵山片区实现脱贫攻坚、和谐健康发展提供范例。二是近期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的基本区域不应太大,以后再逐步向周边县、镇扩展。在这两点设想下,根据城镇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抓紧编制《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区域规划》,对区域发展定位、目标设定、空間布局、产业规划和体制机制等进行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尽快发布关于建设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实施意见的文件,争取尽早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争取列入省级乃至国家规划重点支持的城市群建设范围。

2、推介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

利用各种专家论坛、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的机会,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宣传推介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特别突出它的山水性、生态性、文化性和沪昆高铁、张吉怀文化旅游两大经济带的交汇性。对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课题展开多层面的研究,形成鹤中洪芷生态城镇群建设的舆论热潮。同时,对城镇群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新型业态做好立项准备,争取更多的商业和投资机会。

3、建立群间协调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县(市、区)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定、协调推进群间合作的重大事宜;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群间合作日常工作。二是建立群间跨行政区划的专项事务协调委员会,对群间的规划、交通、环保、信息、公共事务等专项事务进行衔接、落实和监督。三是培育群间区域性民间组织。推进区域性的中介服务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建立,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镇群建设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大胆创新先行,可比照其他地区的做法,在不调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设立独立于各县市区之外的管理机构或者申请省直管新区。

4、强化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

面向全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大力宣传和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使广大民众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决策层的观念得到升华和转变。对各级干部进行生态行政教育,树立“环境是资源、生态是资本”的观念;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环保法律、绿色减排的教育,帮助其确立“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环保责任意识;对广大公众通过媒体宣传、信息公示、公益宣传等形式,扩大知情权和参与率,使“健康生活、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王志国.关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设想[J].城市,2007.11.8-11.

[2] 唐海珍.关于长株潭生态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7.

[3] 刘昭霞.黄三角地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群的设想与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9.27-31.

【作者简介】

曾 星(1983.1-)女,侗族,湖南靖州人,中共怀化市委党校经济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