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 本文针对陕西民办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依据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区域经济服务性、专业设置重合率、招生质量、就业质量、培养质量和培养费用六个维度构建了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的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数,以期为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机理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指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从区域经济服务性、专业设置重合率、招生质量、就业质量、培养质量和培养费用6个一级指标,从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师生比等19个二级指标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的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指数,为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和专业进退提供理论依据。
一、民办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1、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不明显
陕西省民办本科高校专业在学科专业布局方面不尽合理,各大民办高校都是从自身利益和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申请自己开设的专业,在专业布局上民办高校之间缺少沟通机制,所以各大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雷同程度比较高,也就是说社会需要啥专业,大家都一股脑的申请该专业,加大招生,而没有错峰发展,这样特色专业就很难呈现。
2、一流专业不一流
自从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以来,陕西省大多数民办高校都申请了一流专业,部分民办高校中少数专业获批了“省级一流专业”,但是部分学校一流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并没有成为其他专业的领头羊,甚至一流专业的招生人数还在逐年下降,究其培养方案,估计和其他非一流专业没有两样。
3、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性差
大部分民办高校为了求生存,也就不得不求大求全,感觉是别人家有的我一定要有,否则就会失去这一部分学生,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民办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他们设置专业的时候很少论证专业与区域经济的符合度,这样就导致了民办高校的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性差的状况。
4、学科专业培养基础薄弱
近几年,陕西省大部分民办高校下大功夫招聘博士,好几所民办高校也留住了一些博士,就这样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不管从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都比较薄弱,一些民办高校的生师比还不能达到教育部要求的18:1,一些新增专业的师生比更加薄弱。如果再加上对学科带头人的要求和“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估计师生比就更加薄弱。
因此,有必要建立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计算指标权重,为民办本科高校专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二、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客观性原则。对于学科专业结构的评价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才能使评价结果尽量客观准确,所以学科专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客观性,在评价过程中要求评价的数据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可靠。对于难以取得的第一手客观数据和资料的指标,应设计合理的问卷表,通过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以便得出尽可能接近于客观实际的评价结果,尽可能的减少其与客观实际的差距。
(2)可比性原则。设计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评价指标时,还要保证指标的可比性,因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不仅要从纵向方面进行历史性的比较,还要在横向方面进行不同客体指标的差异和联系比较,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是民办高校所共有的指标涵義,统计口径和范围要尽量的保持一致。
(3)科学性原则。在设计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从不同侧面反映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现状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指标,并且各个指标要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具体细化到每个指标的提出都要有确实可行和可信的科学理论依据,能够使评价主体通过各个指标的量化计算和综合评价,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客体的某方面的实际情况,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随后再进行主体的具体修订和完善。
(4)全面性原则。完善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评价体系指标时,应该要完整地概括和反映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主要评价、改进和急需完善的目标,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该重点考虑民办高校,但也要兼顾公办院校,力求全面、准确、简明。
(5)可操作性原则。设计民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这套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首先指标数据要易于采集和方便整理,指标体系要简繁适中;其次,计算方法要易于操作,切实可行,体系中的各评价指标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相应的计算方法都要标准化、规范化。
2、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过前期的大量调研和多次讨论,并结合前面的分析,构建了具有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民办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为:区域经济服务性;专业设置重合率,包括与三本院校比较,与兄弟院校比较;招生质量,包括计划人数,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报到注册人数,本专业完成率,受关注程度;就业质量;培养质量,包括高考录取情况,学位授予率,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比例,博士学位比例,硕士学位比例,生师比;成本,包括师资成本比,招生成本比,就业成本比,实验室建设成本比。
三、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权重的测算
在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后,接着就要依据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构建判断矩阵。具体而言,就是以上一层某因素为准,它对下一层各因素有支配关系,通过两两比较下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一般来说,采用Satty教授提出的标度法。邀请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的主要领导和二级学院院长对表1中各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进行打分,并且邀请各部分专家对二级指标也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民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控评价指标权重,具体有一级指标区域经济服务性、专业设置重合率、招生质量、就业质量、培养质量、成本的权重依次为:0.03、0.04、0.10、0.13、0.45、0.25。从权重不难看出,培养质量的权重为0.45,这就说明大家普遍认为培养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排第二位的是成本,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成本是各大民办高校必须控制的重要选项;排第三位的是就业质量,就业反哺招生,也说明民办高校就业工作也是需要大力加强;排在末位的指标是区域经济服务性,这充分说明,民办高校并没有能很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所以,为了扩大影响力,民办高校也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为区域经济的服务能力。
二级指标与三本院校比较、与兄弟院校比较、包括计划人数、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报到注册人数、本专业完成率、受关注程度、高考录取情况、学位授予率、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比例、博士学位比例、硕士学位比例、生师比的权重依次为:0.17、0.83、0.06、0.11、0.24、0.18、0.22、0.18、0.39、0.11、0.12、0.04、0.19、0.05、0.10、0.40、0.23、0.06、0.31。二級指标权重是在各一级指标下计算的,故没有横向可比性。下面就对指标的权重值进行简要分析,与兄弟院校比较的权重为0.83,说明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的时候必须关注兄弟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有就像生师比也是各大民办高校设置专业必须考虑的要素,民办高校师资缺乏也是常态,所以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必要考虑师资情况。总之,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问题是一件比较复杂且需要科学论证的事情,希望以上的权重能为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四、结论
本文着力于对高校所设专业进行细致探究,在分析各专业招生成本、就业成本、师资成本、实验室成本等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建模理论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专业设置评价体系,为各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各专业的合理布局,从而使得各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同质化设置,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进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才平,张明龙等.地方性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以台州学院为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 雷洪德.大众化时代中国院校本科专业调整的三维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3] 宋宏,夏焰.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机理与路径选择[J].江淮论坛,2009.5.
[4]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决策参考[M].2011.5.
【作者简介】
薛应珍(1980—)男,汉族,甘肃庆阳人,任职于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与偏微分方程.
本文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M-534);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GH18H544);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XGH17208);西安外事学院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编号:2019B36)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