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新时代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时间:2024-04-25

【摘 要】 文章通过梳理***总书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全球治理方面的理论,认为:***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的自然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理论;新时代民生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新时代和平发展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共同体的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总书记;新时代理论;十九大报告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恩格斯明确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给民众的不是现成的经验,也不是可以套用的教条,而是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是指引民众进行社会实践的正确方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广大的爱国志士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指导思想。在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带领广大人民走上正确的道路,完成革命建设改革的社会主义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国情,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党的十八代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不断推动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新时代的自然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批判继承吸收自然科学成果和其他理论成果,形成了唯物的辩证的科学的自然观,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论证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转化,是辩证统一而非对立的关系,把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贯穿于认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习总书记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重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重新阐释了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新的历史以及时代的背景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对于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梦。在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的需要,达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统一。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要与自然和谐,人类文明的创造以及发展,要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在向大自然索取物质资料的同时,要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注重对大自然物质财富的可持续的索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的实际,在继承马恩经典作家理论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產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同步性,都做出了新的时代性的回答。在当前复杂的大环境背景下,面对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以及发展的永恒主题,既要关注物质财富总量的增长,又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习总书记给出了创新性的发展路径,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然观,对于当下中国以及全球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二、新时代民生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是以一种全满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始终放在治国理政首位,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改善民生,促进人民群众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实施全民共享,共建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的理念,不断深化经济以及分配体制的改革,通过公平公正的制度框架使得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从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受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地保证和改善民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马恩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实际各项惠民政策以及制度的落地实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民生不断改善。不断完善制度以及政策,畅通表达民意的渠道,保证广大人民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得以实现。通过全民共建渐进共享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本质要求。

三、新时代和平发展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共同体的思想

马克思关于人类共同体的论述,主要是将人类社会形态按照从高到低的发展次序,划分为“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三个历史阶段,其分别对应着“人的依赖性状态”、“人的独立性状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状态”。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于当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通过相关合作机制以及项目的落地,构建全球人民向往的美好世界,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的复杂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把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付诸各个方面,深度落实到实际的对外交往以及对外关系中。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于世界人民,为全球治理贡献东方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积极稳健的和平发展对外政策,积极倡导共建共商共享理念,携手全球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展现了中国负责大国的担当以及责任使命,展现了中国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从双边、地区、全球等多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多角度多维度多领域为人类谋福利谋幸福。中国立足亚洲,展望全球,与亚非拉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提出“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通过多种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性的高层论坛,与各国构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以及中国智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以及绿色环保的原则,倡导公平正义、开放创新、包容互惠以及和而不同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多领域多角度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人类共同体的理论,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面对当前世界处于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的格局,面对世界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现状,人类共同面临多种挑战的现状,中国人民向世界宣告,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共建共商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承担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为人类共同發展贡献中国智慧以及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的提出,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也给世界发展带来全新的历史机遇,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N].人民日报,2016-05-19.

[3] ***. 决胜全面建成新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18.

[4] ***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 ***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陈红斌(1991—)男,汉族,山西乡宁人,现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