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演变趋势研究

时间:2024-04-25

苏晓慧 杨艳花

【摘 要】 本文從数量增长、社会参与、组织建构、活动领域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分析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为。

【关键词】 社会组织;演变趋势;社会参与;组织建构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在推动个人参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融合等方面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又名“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泛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社会阶层的公民自觉发起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等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兴起、90年代的转型与规范、21世纪初的前进与探索,近10年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组织已然成为新时期全方位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内涵不断深化。我国首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中提出社会组织的三种具体形式:是经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当然有学者提出补充,基层社会组织和工商注册的NPO也应属于社会组织。[1]本研究重点关注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即2006年)以来的十余年间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在数量增长、社会参与、组织建构、活动领域等四个方面的特点,探析我国社会组织生成发展的演化趋势及其内在规律。通过研究得出:政府扶持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极大地驱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类型日益丰富和完善,其社会治理效果开始显现,同时社会组织也面临从重数量增长到重质量提升的一个转型发展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的趋势及特点

根据中国社会组织网发布的全国社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截至2018年5月底,全国社会组织共有80.1万个。相较于2008年,社会组织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从近10年的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见图1),2012年之前社会组织的发展态势比较平稳,2012年之后社会组织数量得到了迅速上升,2018年社会组织数量几乎增长至2008年的3倍之多。

但是,从结构上看,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增长的幅度较大不同。在三种社会组织中,民办非企业单位增长的幅度最大,社会团体增长的幅度较小,基金会增长的比例最小(见图2)。这和社会组织内涵的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用“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来称谓各类社会组织。前者是1949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主要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的政治组织。后者则是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开展经济、学术、行业联谊等服务自身的活动,其社会公益性明显不足。[4]而21世纪以来,社会组织的内涵已经完全超越原有的范畴,更加凸显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其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服务购买,还有部分运营收入和社会捐赠等。从内涵上看,社会组织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政府化和内部服务化的传统取向,服务外部社会成为社会组织的重要功能。这是近十年来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也是国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从各个区域的社会组织增长情况来看,社会组织数量居前十的省份分别是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四川、湖南、河南、安徽、湖北、甘肃。[6]这十个省份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城市化速度快,如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隐形社会矛盾开始浮出来水面,外来人口增多、人口异质性强,传统的家庭、家族等社会保障机制日渐式微,必须依靠外力来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稳定。(2)经济发展落后,灾难使得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如四川省。当前全国经济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各个省份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而特大自然灾难的发生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的负担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一方面需要外力介入驱动其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外力给予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二、社会参与的趋势及特点

研究发现,社会组织的发展实为个人或社会团体参与变化的过程。通过沿着时间维度进行细致比较分析后发现,在这十年间,社会参与的过程逐渐由政府主导参与社会管理转变为个人或团体主动寻找自身独立发展,并且参与主体更加多元。

公益孵化器对于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吸引社会参与起到了巨大作用。2012年我国社会组织孵化器仅有50个,但是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1400余家社会组织孵化器,其中绝大部分是在2014-2017年间建立的,而且我国社会组织孵化器每年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15%以上。最早的孵化器概念是由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实际上是以支持型组织理论为指导,根据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联合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力量、针对刚起步的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协助其转型,提高社会组织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运行模式主要有以民间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2009年以后,各地政府相继建立起公益孵化器,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搭建社会组织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提升社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逐步减少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但是研究过程中发现,公益孵化器在运营中存在着定位不清、能力不足、缺乏对社会组织的差异化对待等问题。因此,在通过公益孵化器加速社会组织发展的同时,首先要明确公益孵化器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政府-支持性组织(公益孵化器)-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良性的合作,坚持需求导向,开发个别化设计,改进和完善孵化流程和项目,打造社会组织品牌。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角色日益清晰,尤其是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新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实现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社会组织在搭建群众共建及公民共享的平台、活跃地方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推进社会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已然成为达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一种重要手段。拿共享单车产生的问题来说,深圳市南山区城管局封存数千辆共享单车,这对于城市管理、市民出行、企业运营都将带来极大不便和巨大风险,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安全隐患。面对城市“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城市管理者应当引入社会参与,以单车共享为契机,促进社会共治,既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又减轻企业运营成本,维护好单车停放问题。据数据显示,深圳市南山区现有社会组织1500多家,每个社区有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达10家以上,这些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表达居民诉求等方面潜力巨大。共享单车停放问题涉及居民需求,居民素质,企业运营,政府管理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具有天然的优势,成为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

三、社会组织建构的趋势及特点

社会组织自身内部建构对于达成社会治理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发现,有两方面因素在社会组织内部组织建构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分别是:组织的自主性和凝聚力。

社会治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国家权力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解释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时,除了关注国家权力支配的范围与强调外,同样需要关注社会组织内部的组织基础。自主性是对国家权力涉入与支配社会组织强度的反映,具体体现在其人事、财务、日常管理等方面受政府干涉的程度;凝聚力更加凸显社会组织的内在属性,即组织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反映集体利益诉求的能力。根据这两种关系,可以将社会组织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合作型社会组织。这一类型中,组织和政府部门明确各自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组织的运转实际是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达成了共同的目标、寻找到了利益结合点。组织较好地承接了政府转移职能,降低了治理负担,提高了治理水平;社会组织也借助政府力量实现了自我发展和提升。二是对抗型社会组织。这一类组织主要致力于在政府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行集体抗争。这类社会组织所代表的群体有自主利益诉求但由于某些原因政府缺位时,社会组织就可能通过集体抗争来给政府施加压力。三是支配型的社会组织。在这类组织中政府出于治理需要而高度支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则由于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组织特征不明显,成为主要受政府意志支配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伙计”,是政府收集与传达信息的有效通道。支配型社会组织受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成立,自主性和凝聚力都较弱。作为管理的通道,该类型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消解集体事件的压力,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之间协调难题和主管部门出政绩。四是工具型社会组织,也被成为无活力的社会组织,缺乏实质性的意义,仅仅为个别成员提供特殊的利益。

从以上分析看出,国家与社会组织关系日渐多元,社会治理要聚焦社会组织理念上的功能是否能够真正发挥。自2016年起,中国社会组织开始步入整体性的变革时期,组织的构建步入初步良性发展。政府更加重视营造社会组织的内外生态系统激发内生活力,完善社会组织人才培育系统,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标准体系,重视社会组织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组织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根据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蓝皮书的分析,社会组织的构建应当把握“四性定位”,分别是自主性、自治性、主体性、合作性,即社会组织应强调自主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把“伙计”变为“伙伴”。在“四性”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化”发展,即人员职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透明化、服务专业化。这“四化”是未来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还需要牢记法律底线,价值底线和专业底线。三重底线是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脉络和各级阶段的发展重心。

四、社会组织活动领域的趋势及特点

从社会组织活动领域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在社区层面还是在整个社会层面,社会组织都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空间,逐步推动积极的公民意识形成和自身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

首先,在社区层面,养老服务将会成为社会组织最重要服务内容。当前,养老是一个全社会的重大难题,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搭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家庭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问题,对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与相关部委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强调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降低社会组织参与的条件限制,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让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我国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将朝着更加专业、规范的方向发展,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构建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

其次,在社会层面,随着中国迈入新时代,社会组织在世界的舞台上也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明确提出“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开展对外交流,参加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发挥社会组织在对外交流的辅助配合作用,在民间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社会组织进入国际视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国际大格局。此外,“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化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就需要加强民间社会组织往来,密切青年、妇女、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多领域交流合作有利于为“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可以说,近十年来社会组织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社会组织自身的组织建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仍需要不断提升,才能保证社会治理效果,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治理主体。

【注 释】

[1] 王名.中國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

[2]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search/orgindex.html.

[3]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data.chinanpo.gov.cn/.

[4] 王建军.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

[5]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data.chinanpo.gov.cn/.

[6]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data.chinanpo.gov.cn/.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祝西冰.中国的社会组织培育:必然、应然与实然[J].江西社会科学,2014.3.

[2] 王建军.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3] 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5(9).

[5] 马金芳.社会组织多元治理中的自治与法治[J].法学,2014(11).

【作者简介】

苏晓慧(1996—)女,广东广州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杨艳花(1982—)女,河南焦作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组织培育、社区社会治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