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 文章认为民间童谣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和载体。论述了民间童谣对学龄前儿童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与意义:民间童谣具有审美教育功能;童谣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民间童谣蕴含生命教育意义。
【关键词】 民间童谣;幼儿;人文素养
童谣是我国民间歌谣的重要形式之一。历史上东汉的王充是对童谣做出定位的第一人,他在《论衡·纪妖编》里这样评价童谣:“性自然,气自成,与夫童谣口自言,无已异也。当童之谣也,不知所受,口自言之,口自言,文自成,或为之也。”他认为,童谣是演唱者的自然表达,其传播具有“不知所受”的集体性。明代的杨慎在《丹铅总录》这样评价童谣:“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明代吕坤在对童谣的思考过程中,高度评价其对儿童产生的教育意义:“童时习之,教子婴孩,蒙以养正”。在数千年的传唱演变过程中,童谣衍生出了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等形式,民间童谣具有其区域的生活特征,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为其产生教育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其内容简单易懂,语言便于朗诵,贴近日常生活等特点又成了实现幼儿教育价值的独特优势。因而,童谣对学龄前儿童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童谣有着数千年的传唱历史,蕴含着智慧的结晶,幼儿在传唱童谣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实现对幼儿的生命教育意义。
一、民间童谣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和载体
口头歌谣是我国民众自古以来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是对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实践的总结升华,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这些歌谣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童谣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童谣要能琅琅上口,口口相传,没有一点地方色彩,恐怕首先就无法为孩子所接受,孩子不接受,当然也就流传不开。故作为地方文化,自然富有当地的山河色彩、语言特点,从而形成一地风格。”[1]童谣用简短的语言,孩童熟悉的语音语句,生动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生活经验的集大成者,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载体。
1、民间童谣促进儿童对时令的认识
在传统社会里,我国的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传统耕作方式,衍生了我国重要的农业文明,而在科技兴农没有产生的漫长历史时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时令。古人观察天气、物候等变化与时令的关系,总结了大量的歌谣来表明时令的变化和相应的农业生产,这些歌谣由于简单易学并且包含丰富的知识,大人也会朗诵给幼儿,开启了他们认识自然的第一道大门,如《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莫使三春误过青》:“正月逢春来看花,后园雀仔叫吱喳;一声叫来阳春早,二声叫开牡丹花。二月逢春惊蛰天,千家万户齐落田;家里无牛隔邻借,莫使三春误过青。”此外还有《二十四节气歌》、《季节歌》:“正月锣鼓响通宵……”等,都是流传下来的表明季节时令的歌谣。
2、民间童谣体现各地的传统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拥有非常重要的各种节日,有大量的童谣都与节日相关。比如端午节有:“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金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这首贵州童谣语言押韵,朗朗上口,体现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其由来,“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讲述了端午节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的童谣。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着繁多又隆重的仪式来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关的童谣就更多,像在春节到来之前人们就开始盼望:“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儿要顶新毡帽。”根据各地新年习俗的不同,还有各种版本的《数年歌》,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尽管各地版本不同,但是里面都浓缩着节日习俗知识。
3、民间童谣展示优秀的传统美德
很多童瑶里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道德知识和劝诫勉励等教育性的内容,比如孝顺、诚实、节俭、珍惜时光、勤奋读书、自立自强等,这些童谣能够“陶铸儿童天良性”。例如孝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美德,我国人民历来重视孝道,这在童谣里有着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童谣唱道:“清明节,雨纷纷,家家忙着去上坟,祭先烈,祭亲人,从小就要懂孝顺。”重阳节童谣唱道:“九月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千万朵。登山节,老人节,我站山顶唱赞歌:尊老敬老好传统,热爱奶奶和爷爷。河南童谣:“小饺子,两头尖,下到锅里往上翻。金碗盛,银碗端,端给俺爷尝尝鲜。”这些童谣都反映了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此外,“小水滴,一滴滴, 汇成江河长千里。小米粒,一粒粒, 堆成粮堆高千米,一滴水,一粒米, 积少成多了不起。小朋友,要牢记, 一滴一粒要爱惜。”告诫幼儿要爱惜粮食、爱惜水资源;《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引导幼儿要学会关心别人并与人分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失却有寻处,失却光阴无处寻。”劝勉孩子要珍惜时间;还有劝勉孩子勤奋读书的《读书郎》等。这些童谣都体现了我國优秀的传统精神内涵,能够陶冶儿童的性情,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和品格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童谣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民间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吟唱童谣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处于审美心理的萌发阶段,审美能力在迅速发展,有了初步的审美偏爱和模糊的审美标准。”民间童谣统合了艺术美、自然美、人性美和情感美,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欣赏、以及创造的能力。
1、民间童谣具有音乐美
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童谣,就是小孩子们所唱的歌谣”。[2]而“歌唱是儿童自发性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和歌唱是他们生活体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他们表达的自然性语码”。[3]民间童谣在产生之初就带有音乐性,供人们咏唱。所以童谣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例如“小珍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擦桌子,擦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好孩子。”还有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那些流传至今的童谣,也被人们配上音乐,在孩子当中传唱,如经典儿歌《小白兔白又白》、《小老鼠上灯台》、《拉大锯扯大锯》等。
2、民间童谣具有画面美
童谣能够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与感悟能力,很多童谣地域性童谣思想淳朴,通过描述人们美好的生活场景,表达美好的情感愿望。如《打麦歌》:“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多,麦子黄,磨面做粑喷喷香。你一个,我一双,长大学耕多打粮。”和着音乐感,在明快的节奏里,这首歌谣为人呈现了一幅幅画面优美、色彩斑斓的丰收图景。还有《点点虫》:“点点虫,虫会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狗,狗会吠,点点鸟,鸟会飞”描绘孩子们体验过的玩耍场景,孩子们通过活动的画面和自己的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出游戏的状态和情景,使孩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
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認为情感和趣味是人类生活的源动力。童谣中蕴含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内容,其情感美、人性美使儿童在吟唱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如经典传唱的童谣《摇啊摇》:“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对我嘻嘻笑。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说,好宝宝,外婆给我一块糕。”,表达了外婆和儿孙之间浓浓的骨肉亲情,这种亲情美很容易感染人。还有我们小时候常坐在姥姥的膝头,听姥姥念这首美丽的童谣。
此外,童谣里面包含的审美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有的童谣里包含着人们的人格审美期待。如《巧姑娘》:“锣鼓打得咚咚响,听我唱个巧姑娘:一学梳妆巧打扮,二学裁剪做衣裳。三学庭前会洒扫,四学走路莫轻狂,五学知人会宽容,六学煮饭慢厨香,七学抛梭会织布,八学描龙绣凤凰,九学重阳会做酒,十学贤惠李三娘。”用朴实明快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姑娘形象,这是人们对女性从外在到内在的审美期待。比如童谣里所包含的传统美的内容,则加深了幼儿对人性美的认知。
三、童谣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童谣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媒介,童谣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其思维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童谣以其形式简短、句式押韵的特点,特别便于朗诵,并且带有一定的音乐性,语言简单,具有趣味性,适合儿童理解与习得,引导正在学习说话阶段的幼儿说唱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童谣是学龄前儿童能够接触到的词汇量最为丰富的语言形式之一,所以童谣在儿童的语言形成阶段对扩充他们的词汇量有很大帮助。并且童谣作品的语言极具艺术化,简练、生动又饱含情感,是日常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体,儿童能够借助童谣学习日常生活交流时很少用到的词汇,扩充词汇量,并且童谣能够帮助学龄前儿童理解一些抽象意义的词汇,如诚实、信任、督促、激动、盼望等。像童谣《读书郎》:“小儿郎,把书读,白儿读,黑喽读。今也读,明也读,月月读,年年读。不要父母去督促,字字句句都背熟。”此外,简短的童瑶也含有简单的故事性,这些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构建语感。
2、童谣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1900年美国学者何德兰编译的《孺子图歌》在美国出版,共收录童谣 138 首,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附了大量的儿童游戏、母子嬉戏场景等与歌谣内容相近的图片。他认为,中国童谣里充满了儿童童真的天性流露,是很宝贵的佳作。很多童谣都有一定的游戏性,并且这些游戏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几个孩子协同合作来表现童谣的内容。比如传唱度很广的童谣《丢手绢》:“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这首童谣本身就是为“丢手绢”的游戏而作,可以容纳四个以上的小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蹲下 ,其中一个小朋友A站起来,拿着手绢,开始在小朋友们身后,绕外圈走。蹲着的小朋友开始唱歌“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歌曲结束之前丢手绢的小朋友必须把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B的身后,然后快速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被选中的小朋友B必须第一时间发现手绢在他后面,拿起手绢追上丢手绢的小朋友A,算是胜利,否则就是失败,需要接受惩罚。像《你拍一 我拍一》《跳皮筋》等游戏,都需要孩子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这些游戏,这些集体性的游戏,需要孩子之间协同合作,给了他们更多的相互交往的机会,能帮助他们建立人际关系。所以,童谣以及相关的游戏是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人际交往中,遵守规则也是孩子需要学会的重要内容。童谣游戏,会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在这个规则里进行游戏,输了就要接受惩罚,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能够自觉地遵守游戏的规则,这种自发遵守规则的过程,能够帮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树立起合作意识,
3、童谣能够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格和习惯的初步形成期,在幼儿时期,孩子会接触到很多的童谣,童谣的内容必定会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童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手洗脸来手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不仅仅让孩子认识了自己的小手,更让他们知道双手的作用是让我们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自理自立的好习惯。《读书郎》帮助孩子养成读书好习惯,《洗手歌》、《乖宝宝》、《我要长高》、《大公鸡》等都是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童谣易于吟诵传唱,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借助童谣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更加自然,孩子较少产生抵触情绪。
4、童谣的游戏性质提高幼儿自控能力
孩子在家长怀抱里的生活是散漫自由的,而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培养合作意识、建立人际关系、养成良好习惯都是重要的方面,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适当的自我控制。在进行童谣游戏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在参与游戏,却不是每个幼儿都一直是游戏的主角,如前文提到的“丢手绢”“跳皮筋”等游戏,都会有人在玩,其他人参与配合并等待轮到自己,如果没有等待游戏的耐心,其他孩子则会放弃与他玩耍,他也失去了游戏资格,而有趣的游戏内容吸引着幼儿,让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等待游戏,对幼儿的自控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5、能够激发幼儿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童谣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与童谣产生地域的风土民情、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等方面息息相关。咏唱地域性童谣能够加深儿童对家乡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即便是在他们幼儿时期吟唱这些童谣时不太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幼儿时期的童谣却会在人们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成年之后,这些简单易学的歌谣中所传唱的内容,会具体化为自己的潜意识和价值观。并且这些带有家乡符号和记忆的童谣,能够加深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正如前文所述,民间童谣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场地,蕴含着我国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传唱童谣的过程中,我们会加深对这种思想的认同感,这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激发出我们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
四、民间童谣蕴含生命教育意义
1、借助民间童谣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前文中笔者提到了民间童谣具有重要的的教育价值,对学龄前儿童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伴随孩子整个童年时期的童谣在孩子的人格塑造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民间童谣加以引导,便可使其成为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工具。民间童谣里含有美好的情感还有优秀的传统美的,这些能够在人格价值观上给孩子以良好的指引。如《小板凳》:“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描述的就是孝顺老人的生活事件,其艺术感染力和教育功效不亚于黄香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传统故事;如《排排坐》就在引导幼儿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还要懂得分享、關爱他人;还有很多类似的引导幼儿向美向善的童谣。
2、引导幼儿欣赏并尊重生命
生命是大自然赋予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花草树木、飞鸟虫鱼,包括人类自身,都是有生命的,这种生命,生来纯洁和美好。民间童谣能够把儿童的视角放大到自然界的生命,观察其趣味以及美好。《小蝌蚪》:“小蝌蚪、细尾巴,身子黑、脑袋大,水里生、水里长,长着长着就变了,多了四条腿,少了细尾巴,脱下黑衣裳,换上绿裤褂,咦?变成一只小青蛙。”这首童谣讲述了青蛙的生长规律和变化,让幼儿更多地认识生命。还有《小蜘蛛》:“小蜘蛛,牵银线,荡来荡去打秋千。忙白天,忙夜晚,织出一个大网篮。网苍蝇,网飞蛾,网个蚊子当晚餐。”让孩子意识到自然界的小动物也有他们的生存规律和生存价值,他们可以是人类的帮手,是人类的朋友,能够和人类和平共处。
童谣里讲述的每一种生命都如此可爱,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生命的热爱之情,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童谣《小鸽子满天飞》就是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美好场景的形象描述。
3、热爱自我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童谣里有诸如《我有一双小小手》等作品让孩子认识自己生命特征的歌谣,还有劝诫读书、珍惜时光等歌谣,这些歌谣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引导,作为人,应该如果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努力读书,成为有用的人才就是一种价值指引。2017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重视童谣在学前儿童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传统地域童谣在当下儿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是使传统童谣这株古老的艺术之花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阐述了两个核心的问题:第一,在儿童的内部有一种力量能够引领孩子自我成长,这种力量就是“精神胚胎”;第二,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更是一个心理、情感的成长过程。在童谣的伴随下,幼儿可以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形成一个“精神胚胎”,在日后智力不断成熟的过程中,点燃“精神生命”的火焰,实现个体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习麟.儿童诗散论[M].山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2] 钟敬文.关于 《孩子们的歌声》 ——序黄诏年君编的儿歌集[M].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3] 罗尔·布约克沃尔德.王毅译.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方珠伴(1983.6—)女,汉族,广东开平人,硕士,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文学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