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 文章叙述了印度保留制度的源起:印度国家独立后,实行保留制度,旨在解决国内不平等现象,增强社会和谐,加强国家凝聚力。该制度既来源于英国殖民统治的传统,也来自印度社会的新兴民族国家现实。印度保留制度受挫的根源,从阶层固化的视角来看,其受挫根源在于两点:一是受制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束缚;二是因经济分配的不合理制度所致。
【关键词】 印度;保留制度;宗教文化;落后阶层
保留制度,通常被视为国家传统与现实链接的一个重要手段。印度在新兴民族国家建立之后,启用保留制度。该制度主要是针对社会落后阶层的识字率低、工作岗位普遍处于低端职业、在政治上没有话语权的群体展开。诸如在高等教育方面向这些弱势群体倾斜、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等的就业方面为其保存一定名额、在立法机构为其保留席位,等等。旨在解决国内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以增强社会和谐、加强国家凝聚力。從《印度宪法》的颁布起,历经98次宪法修正之后,迄今保留制度已在印度实行了近六十余年。学界对印度保留制度的研究,主要涉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其内容、作用和局限的考察,以其经验启示研究主导;[1]二是,考察保留制度与社会公平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尤其以高等教育入学的差额比例来剖析印度社会的平等问题。[2]本文旨在从阶层固化视角,通过印度保留制度的源起,剖析其受挫的根源。
一、印度保留制度的源起
印度独立之后实行保留制度,具有特殊的历史渊源。
首先,保留制度源于英国殖民时代对印度社会的干预和歧视。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对印度的“分而治之”政策中继续沿用印度传统社会的宗教观念和种族制度加以统治。但在公共事务领域中,为便于殖民统治,又强制植入资本主义的管理观念和制度,对一些社会歧视现象加以干预。1856年,孟买管区南部达尔瓦地区的马哈尔(贱民)少年想进入一所公立学校就读,但遭到拒绝。于是,该孩子的家长向当地政府提出了申诉。孟买政府以贱民入学将导致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为由加以否定。最后这一案件由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最高决策机关董事会进行决裁。董事会决定:公立学校原则上应对印度所有人进行开放。结果,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印度教徒的强烈不满,全国各地出现了对贱民以及贱民儿童迫害的事件。为此,英国殖民者专门为贱民建立一所公立学校,以缓和印度社会的矛盾。[3]这所公立学校的建立促使了印度保留制度的萌芽,为社会的最底层——贱民种姓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直到20世纪30年代,殖民政府将其编列成册,称其为“表列种姓”,并且在政治上给予保护,为其在立法机构保留相应的名额。
其次,保留制度是印度社会精英、知识分子领导改革的结果。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为使印度更好地服务于宗主国,特培养了一些印度知识精英。这些社会精英留学欧洲、美国,受到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强烈冲击和影响,憧憬着“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罗姆·摩罕·罗易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印度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宗教和社会改革家,被人称为“近代印度之父”。[4]1828年,他建立了“梵社”。在梵社庙宇中,不限制肤色、种姓、信仰,只要崇信“梵神”的人都可以入教。他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否定不可接触制思想,呼吁禁止“萨提”(寡妇殉葬)、童婚等社会不良习俗。他创办了印度第一份民族报刊,开创了印度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的新风尚。[5]继他之后,还有达耶难陀·萨拉斯瓦蒂、贾蒂巴·普勒等社会精英,力主通过社会改革来解决印度社会不平等问题。这些社会精英的言论和行为,成为保留制度重要的思想来源。
最后,保留制度是城市工人为了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持续努力的结果。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出现了一大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大部分属于贱民),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受到歧视。由于大部分是贱民和贫民,所以他们的接受教育权、就业权、政治参与权等都受到严重的不平等对待。他们经常在城市里举行游行示威,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些城市底层的人民在亚格乌卡尔、班素迪、坎普列等人的带领下,建立自己的组织,发行报纸、出版书籍,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大声疾呼。[6]他们打出了“反对不可接触制,提倡人人平等”、“反对经济剥削和压迫”等口号,积极争取在政府和公共机构中有就业机会。这些口号和行动成了保留制度建立的直接动力。
印度保留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包括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后阶层”,统称为“落后阶层”。从历史视角上看,保留制度的确立既有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外部原因,也有印度社会本身的直接内因。
二、保留制度受挫的根源
印度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英国殖民者侵入之前,种姓制度、宗教文化等早已使印度社会阶层固化严重。客观上,保留制度的实施,是为了打破这种阶层固化,以缓解新型民族国家建立之后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保留制度的实施非但没有解决阶层固化问题,反而有加强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持续影响。印度教是印度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约占总人数的79.8%。印度教宣扬的男女不平等思想和等级制度,是实施保留制度的“绊脚石”。
由于存在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印度社会落后阶层中的女性的权利和机会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印度教的早期经典中,都提到女儿是父亲的负担,妻子应无条件服从丈夫,这严重阻碍了印度妇女自身的发展。直到现在,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并未消除。[7] 2001年7月,印度社会发生了一起举国震惊的事件,贱民出身的国会女议员普兰·德维在首都新德里遇刺身亡。贱民出身女性,就算有着很高的职位,也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这种男女不平等思想影响下,落后阶层中的女性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限制。由于对女性的严重歧视和偏见,保留制度实施过程中大量的保留名额都被分给男性,使女性得到保留制度好处有限。现在印度社会中女权运动此起彼伏,其部分原因就是这种不平等思想影响了保留制度正常实施,阻碍了女性在社会上获得入学和就业的权利,没有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效果。
种姓制度,也是印度落后阶层身份、地位改变的“拦路虎”。落后阶层中大部分人是低种姓出身,表列种姓基本上就是由“贱民”和少量的首陀罗组成。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除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一个“贱民”阶层,也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种姓决定了一个印度教徒在哪出生,应举行怎样的出生仪式,应在哪里居住和居住怎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食物和怎样吃,穿什么衣服和怎么穿,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怎样从事,应得到怎样的报酬和多少报酬,享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以及负有怎样的义务和责任,等等。[8]这些规定几乎涉及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把每一等级的人进行固化,低种姓人基本上没有成为社会上流人士的可能。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许多最新研究指出,高种姓在媒体、公司董事、司法机构,甚至板球队和马球队中持续占统治地位。[9]高种姓掌握国家大量的生产资料,希望种姓制度继续延续,以维持他们统治地位。在就业方面,在公共机构和“公民团体”中,高种姓仍然占据压倒性的控制地位。[10]而保留制度为落后阶层在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保留的大量高级职位却出现空缺。在高等教育方面,在印度教的教义中宣称只有高种姓才能接受教育,低种姓没有学习权利。这导致高种姓在思想上总是对低种姓产生歧视,认为他们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种姓制度使高种姓天生具有优越性,而低种姓处处受到歧视,低种姓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具有成为社会上流的资格。低种姓由于对低等的社会地位不满,想打破种姓制度这一个阻碍他们上升之路的屏障,保留制度能够提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低种姓努力争取的结果,却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结果。在《印度宪法》中明确取消种姓制度,但是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的划分又是基于种姓制度之上的。保留制度的描述中人分为“先进阶层”与“落后阶层”,这只是把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的概念进行了替换,是另外一种种姓制度形式。可见种姓制度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一直因为保留制度的实施而加强。种姓制度在思想上把人分为若干个等级、禁锢阶层流动和发展,必然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这就使得落后阶层与先进阶层之间的流动存在一个巨大鸿沟,这也是为什么保留制度被认为是“印度社会和阶级矛盾的‘导火索和‘骚乱温床”的原因。[11]
第二,國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大了贫富差距,再加上社会分配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穷人的队伍越来越大,从而影响了保留制度的施行。
保留制度的作用是在学校、公共机构、议会等为落后阶层提供一定的机会,而不能解决落后阶层的经济问题。因此,保留制度实施对象的人数有限,大部分贫困人口根本无法享受保留制度,从而使得阶层固化更加严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巨大,社会底层越来越难获得身份和地位发生改变的机会,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爆发。据瑞士银行最新报告显示,1%最富的人拥有印度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5%最富的印度人拥有全国财富的68.6%,10%最富的印度人拥有全国财富的76.3%,全国一半以上的穷人仅拥有全国财富的4.1%。[12]由此可见,印度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果实被极少部分获得,而大部分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的贫困不单单表现在没有钱,而是他们最起码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都没有得到保障,没有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食物、水资源、住所、衣服、医疗卫生设施、以及儿童就读学校等。穷人与富人之间巨大的经济基础差距,使得穷人根本不具有成为富人阶层资格和机会,禁锢了穷人的发展空间。此外,就算保留制度为这部分穷人中被评为“落后阶层”的人在学校、政府、议会中保留一定的名额,但他们还处在努力解决温饱问题阶段,根本没有能力来培养孩子上学。从而导致连锁反应——落后阶层中没有人有能力进入公共机构、公司高层,只能从事低等职业。相反,落后阶层中少部分因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所以可以从小学到大学、大学到工作,一直享受保留制度带来的好处。这使保留制度的效果在落后阶层就已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因为保留制度作用对象名额有限,被评为“落后阶层”的人仅仅只是印度国内大量穷人中极少部分,而还有大部分可能与落后阶层之间的条件相差并不是很大,然而却没有享受保留制度的权利,使他们入学、就业方面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机会。保留制度不但没有促进社会和谐,反而拉大了社会间隙,这也是保留制度失效的根源之一。
三、结束语
保留制度,原本是新兴的印度民族国家为实现社会平等而提出的针对性政策。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渊源,以及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保留制度严重受挫。从阶层固化的视角上看,印度社会要想真正实现公民社会的平等性,除了政府的有力举措外,尚需要从传统观念加以改造、勃兴。经济社会的分配体系固然可以通过制度加以衡调,但是,观念的更新对于发展中的印度来说,更需要印度社会“从下至上”加以努力。
【参考文献】
[1] 贺永红.印度的“落后阶层”保留制度[J].中国人大,2010(15).
[2] 盛荔.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反歧视”政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3][8] 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5] 朱明忠.罗姆摩罕罗易——新吠檀多主义的先驱[J]. 南亚研究,2010(03).
[6] 马致远.印度近现代贱民问题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6.
[7] 张佳佳. 独立反印度世俗化政策与印度现代化[D].山西:山西大学,2014.
[9][10] Amartya Sen、Jean Dreze著,唐奇译.不确定的荣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81-185.
[11] 施晓光.印度教育“保留制度”问题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12] 人民论坛网:印度贫富差距悬殊 1%的人口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财富[EB/OL]. (2016-11-02)[2018-1-22].http:// www.rmlt.com.cn/2016/1102/44170.shtml.
【作者简介】
朱江山(1995—)男,汉族,重庆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