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与微博暴力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4-04-25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状况及与微博暴力的关系。指出,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和微博暴力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与微博暴力显著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是大学生在网络这个特殊的虚拟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同时,微博暴力的形成也与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及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存在相关。如果个体的自我意识较高,责任感较强,且微博能够最大程度的实行实名制,那么个体在微博这个特殊的网络情境中可能会更少的表现出攻击谩骂等暴力行为。

【关键词】 网络去个性化;微博暴力;关系;大学生

一、引言

国内许多学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定义了去个性化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卷 》提出,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失去身份和责任感,导致个体在正常的个人条件下做出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的现象。[1]郑雪等人将去个性化定义为个人身份感的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下降的现象。[2]郑岩认为,去个性化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人们失去了自我控制,变得不典型时,融入了一个群体。也有学者指出,去个性化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群体中的个人行为不是以个人的方式,而是在一个群体中,失去了他们的辨别能力。[3-4]

自微博及伴随的微博暴力产生,就吸引了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概念。有人认为微博暴力指在微博中用户发表的信息内带有强烈的非理性化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为态度偏激、言辞激烈,往往造成不良的现实影响。具体的表现有微博骂战,微博“审判”及微博谣言;[5]也有人认为微博暴力是指网民在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参与评论的过程中,在微博上攻击、虐待、侮辱或者压制其他使用微博的人或者根本不使用微博的人,对个体造成一定的暴力伤害,特别是心理伤害。[6]

回顾之前的研究,心理学家都认可个体在网络交往中使用暴力,也认为去个性化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研究者提出了两个观点用来说明去个性化与网络暴力的关系。第一种观点是Kiesler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去个性化效应可促使暴力行为的产生,个体出现去个性化肯定会产生暴力行为。[7-8]因为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匿名的交往方式,个体不能找到社会性交往线索,因此个体有了去个性化,个体出现暴力行为。第二种观点是Spears 等人提出,“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同一模型”,网络交往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可能不是因为匿名性,去个性化并不能导致网络暴力行为。[9]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站搜索发现,微博由于诞生时间较短,对微博暴力的专项研究较少,而单独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更少,国外的相关文献难以找到,故本文没有与此相关的文献。

匿名性影响个体的性格以及情感,在微博的使用者中,有很多人属于匿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比较保守、内向、有道德感的人,在微博这个去个性化的环境中会更加大胆、冒险,说一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所顾忌的话并参与或制造“骂战”或“谣言”。[10]匿名性降低个体心理压力并使个体发泄自己的愤怒。微博中人们往往还是匿名的,匿名性可以降低其心理压力,不必在意自己的话语对自己的影响,更愿意使用自认为快意恩仇的语言以及谩骂来发泄自己的愤慨。尤其是大家都在挥舞着道德的大棒打向当事人的时候,每一个个体其实是去个性化的,是融入群体之中的。[11]匿名性使个体责任意识降低。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匿名性的特征让微博暴力肆无忌惮。网民在隐匿身份时,出现去个性化,下意识认为无需对发表的言论负责,就会出现夸大、扭曲事实的行为,并且把语言暴力当做吸引注意力的工具。[12]这些虽然不是单独针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但大学生作为这些研究的一个样本,这些研究对本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性。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安徽中医药大学所有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180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共计168份,

2、研究工具

国内学者郑燕等人对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测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尝试编制了一个调查问卷,命名为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共24个条目,以1~5级评分,分数的高低代表着程度的不同,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整个问卷分为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两个维度。

国内学者赵峰,高文斌等人编制的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是对网络攻击行为测量较常用的工具,应用颇为广泛,该量表分为四级评分制 。本研究将其一部分改成微博攻击行为,删除一定条目,保留其11个条目,增加两个条目,共13个条目,并改成五级评分制,以1~5级评分,分数的高低代表着程度的不同,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者微博攻击行为就越高。由于自主改变,可能导致信效度改变,不过由于其大部分内容未变故信效度改变幅度不大。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多因素方差分析

对年级、性别、专业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显著,是(F=7.704,P=0.006),即性别在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的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变量并无主效应以及交互效应,结果见表1。根据调查可知,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自我意识降低,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攻击谩骂行为增加,助人行为增加这三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

2、微博暴力多因素方差分析

对年纪、性别、专业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显著,是(F=6.040,P=0.015),见表3。

3、大學生网络去个性化与微博暴力的相关性

网络去个性化与微博暴力的r=0.530,p=0.001。两者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两者在总体上相关。见表4。

四、讨论

1、性别差异分析

表1和表3结果表明,性别是对网络去个性化、微博暴力有着重要影响的变量,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结果与很多网络心理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很多心理学学者对网络心理进行大量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存在显著地性别差异。大部分研究结果证明男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概率大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下比女大学生更容易去个性化。这可能与男女个性、性别角色的不同以及父母对男生、女生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的。男生个性冲动,生性固执,争强好胜,易激怒,做事思考范围较窄,自我意识易波动,好帮助别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它不愿表现出心理脆弱的一面,所以更容易在虚拟微博上发泄自己的感情。女生个性沉稳,心理成熟较早,自我控制力较强。这一点在表4可以看出。由表3也可以看出,男大学生和女大學生在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的自我意识降低、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攻击谩骂等违规行为增加、助人行为增加这些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但本研究也发现,在促进人际交往和易于情感宣泄这两个维度上,男女没有显著差异。

2、年级差异分析

表1和表3表明,年级不是影响网络去个性化、微博暴力的重要变量,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巢湖学院郑燕的调查结果显示年级是影响网络去个性化的重要因素,郑燕老师认为这与其调查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关,她调查的学校皆为非医学类学校,大三安排课程比其它年级多,大四面临实习和就业几乎不安排课程,所以大三的学生没有较多的时间使用网络,导致大三学生的网络去个性化与其他年级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郑燕老师将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时间的因素,认为上网时间的多寡是影响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重要因素。本校为医学类院校,课程安排在各个年级皆较多,大四学生一般在医院实习,空闲时间也较少,因此这可能是导致此次调查结果与郑燕老师的调查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本研究结果与郑燕老师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本研究结果或者郑燕老师的研究结果是错误的,要正确面对这一不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多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要包括医学类院校等课程较多的学校,也要包括课程设置较少的一些学校。

3、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与微博暴力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在微博暴力高分组,低分组上呈显著差异,说明微博暴力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其网络去个性化的得分也较高,微博暴力得分较低的学生其网络去个性化的得分也较低,两者呈正相关性。网络去个性化得分较高的学生,自我意识下降,自我控制水平降低,攻击谩骂等违规行为增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微博暴力的发生,微博的匿名性、群体广大性也使得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得分较高,这与过往的研究有一致性。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分析,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是大学生在网络这个特殊的虚拟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并且它和个体的某些心理因素明显相关;另一方面,微博暴力的形成也与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及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存在相关。如果个体的自我意识较高,责任感较强,且微博能够最大程度的实行实名制,那么个体在微博这个特殊的网络情境中可能会更少的表现出攻击谩骂等暴力行为,即微博暴力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郑雪.社会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76-77.

[3] 郑艳.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从弗洛姆到罗洛姆的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2-3.

[4] 赵景杨,刘大文.青少年去个性化状态与不道德行为分析.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1-4.

[5] 李立田.微博暴力现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3.4-10.

[6] 丁陈锋. 新闻人须堤防“微博暴力”[J]. 青年记者, 2012.52-53.

[7] Kiesler,S.,Siegel,J. & McGuire,T.W.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1123-1134.

[8] Sproull,L. & Kiesler,S.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 :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492-1512.

[9] Spears,R.,Postmes,T.,Lea,M. & Wolbert,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products ? 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91-107.

[10] 邢全超,袁萌.从心理分析视角谈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 2011.2-5.

[11] 吴自强. 微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分析[J].群文天地,2012.5-10.

[12] 徐焦诗云. 微博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综合论坛,2014.8-10.

【作者简介】

侯光海(1993.4—)男,安徽亳州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