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李慧
【摘 要】 目前城乡教育差距过大已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农村教育经费匮乏,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观念落后,学习环境缺乏。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是: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多方融资;优化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改变教育认知,营造良好地学习环境。
【关键词】 农村教育;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存在问题;优化途径
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千万年来,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地积累、扩展,丰富著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今天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本质上说,教育本身没有高低、公私、贵贱之分,有教无类。由于教育的客观性赋予了教育所具有的公共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在实践中,教育资源便呈现出了不均衡性,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农村教育资源现状
1、农村教育经费匮乏
(1)办学条件艰苦。“普九”教育虽然已实行多年,但由于地方政府没有持续不断的投入,使得许多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艰苦不堪。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条件落后。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室又旧又破,操场就是一块荒地,连最基本的教学用具有时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多功能媒体教室了。学生上课仅仅围绕仅有的课本进行,枯燥乏味的学习一点点吞噬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在校生活条件艰苦。他们没有宽敞、干净的食堂;没有营养、美味的午餐;没有舒适、整洁的宿舍;没有方便、快捷的基础设施。蹲在地上吃饭,两人挤一张铺,夏季没有空调,冬季没有暖气的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
(2)正常运行困难。我国农村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生均教育经费与城市相差甚远。据了解,很多县由于经济困难,公用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农村学校普遍出现了正常的教育活动难以进行的现象,甚至负债累累,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2、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1)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差。调查显示,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同学历、同职称的城市教师相比,平均低三分之一左右,与城市一些重点学校教师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在其他福利待遇方面也是远不及城市教师。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改善这种情况,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处。因此,农村教师千方百计想逃离,而年轻教师更不愿去农村任教。长此以往,教师队伍后继乏人,情况堪忧。
(2)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乡村教师大多都是一些老教师,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出现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层现象;二是,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大多教师并非师范教育出身,有的更甚是临时代课老师。他们的学历水平远达不到标准,这样怎能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学科结构失衡。一些农村学校并没有专业的美术、音乐、体育等教师。都是一个老师兼代三、四门学科。就如笔者同学政治专业通过特岗教师考进一村镇小学,却带英语、历史、音乐三门课。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师专业发展前景渺茫。一些年轻教师希望能在自己专业方向有所发展,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几乎空白。往往能参加的培训也都是层次低、形式单一、脱离教学实际,而且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多是自筹经费。[1]这严重阻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给教师带来惰性心理。
3、教育观念落后,学习环境缺乏
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农民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资源的建设带来影响。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是否接受教育并不在乎,对孩子的教育得过且过,对学校的学习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这种落后的观念导致学生学习环境缺乏,影响学生学习。
二、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对促进教育公平的积极意义
一个公平的、民主的社会在教育领域体现了每一位公民都同等享有教育的权利和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缺失,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因素,阻碍了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2]十九大中,也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那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就成为教育公平的关键一步。教育的不公平归根结底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城乡教育云泥之别,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别,让农村学生可以享受更加全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真正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三、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多方融资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差别性原则和机会均等原则,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加大对农村生均教育经费的倾斜性投入,切实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标准。[3]以改变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过大的现状。另一方面,要鼓励多方融资。积极鼓励社会企业、爱心人士投资办学,通过多种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将社会闲散资金吸收起来。不断完善多渠道融资体制,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短缺,改变政府单一办学的模式。号召全社会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不断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1)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留住人才。农村教师工资低、待遇差,几乎成了农村教育的一个死结。造成了优秀教师外流,年轻教师无法补充等一系列问题。要想打破农村教育这一现状,关键还在于工资待遇。我国在这一方面可以多借鉴国外的做法,如英美日国家实行的方向分配制度。这一制度具体为:同一地区的公办学校教师的薪酬,按照地理位置远近,条件好坏实行方向分配,即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教师的工资待遇越好。以此来保障和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地区流动。[4]
(2)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农村学校渴望优秀的教师,来平衡城乡师资差距,促进农村教学水平的提高。 这就需要一批优秀的城市教师能奉献自己去农村教授其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另外,农村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去城市学校学习经验,充实自己。给教师创造一个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有效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还可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让农村教师也可以平等享用优秀教学资源。
(3)强化农村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城乡教师交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教师机会,不断完善自身。农村教育问题,关键还是在教师。应有计划的提高农村教师学历层次,确保教师能较好的适应课改的需要。此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3、改变教育认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与教师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认知。在优化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家长改变落后的思想。[5]意识到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意识到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才能从行为上重视。同时,还应注重学习环境的营造。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农村可以通过图书馆建设,通过宣讲会提高家长认知,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等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丽英,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决策参考,2016(2)11.
[2] 李群芳.论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J].学术交流,2007(7)183.
[3] 孙刚成,温保保.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村教育配置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4(4)116.
[4] 何永剛,夏宇尘.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与改进意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80.
[5] 朱平.探究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现状及对策[J].师资建设,2016(09)114.
【作者简介】
李 慧(1994—),陕西安康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