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审视与重塑

时间:2024-04-25

【摘 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存在的话语权传播弥散现象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性弱化、主导性弱化、教育权弱化等方面。应通过完善媒体网络,研审传播内容;培养话语领袖,加强话语整合;建构专题网站,主动引导舆论等措施。重塑新时期互联网语境下思想政治话语权。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挑战;重构措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人们交流的极为重要的场所,更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助推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我国将“互联网+”提上日程。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 ”行动计划,并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1]该计划的提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向来被看作是我国教育的排头兵,所以,它更应该积极顺应“互联网 + ”发展的大趋势,“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网络平台交流的开放性、快捷性等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由于互联网平台交流信息的碎片化和交换方式的隐匿化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因此,国家和高校都应从不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来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一、“互联网+”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新特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明显特征就是教育者和意识形态的高度权威性、话语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传播内容的单调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及传播广度发生惊人的变化,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并且人們在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实时活动、自由发言。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一下“从天堂掉到地狱”。思政教育话语权出现了新的特征:

1、话语权主体的多样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主体是思政教育从事者,他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所有的受教育者,他们的话语权威性很少有人提出质疑,因为他们几乎是唯一的话语权主体,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层级以及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也就相应的变多,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络平台打破了以往信息界限的阻隔,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延伸了人们碎片化信息消费的时间和空间。不仅思政教育者是思想政治话语权的主体,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和其他社会群体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

2、话语传播方式的灵活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加以讲解,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信息的传播不仅仅局限在面对面的口头传播,而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形式进行传播,比如,微信、微博、腾讯qq等这些传播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体可以随时随地随时交流。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方式和描述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方式。

3、传播内容的复杂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延伸了人们的知识边界,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过度泛滥,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其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复杂性,为我国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内容几乎全是关于我国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很少出现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统一或者相违背的内容。而在互联网时代,在网络平台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言论,比如我国当代社会存在的主要的八种社会思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内容复杂性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这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互联网+”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面临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性弱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给我国大学生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主体及其内容的权威性和正确性不容置疑。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平台受到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追捧,从最开始流行的qq、飞信,到后来人们热捧的微信、微博等一系列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获取、交流、发布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广,也更加的便利。但是由于广大青年学生自身阅历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他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时,缺乏一定的筛选和辨识本领; 在享受快捷方便的信息传输、丰富多彩的网络体验的同时,他们有时候无法客观地看待“互联网 + ”的客观现实,也无法准确辨识所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和实际意义。面对网上的各种信息大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自己直觉判断认为正确的信息,甚至受到网上一些不正确信息的误导而怀疑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正确性。这种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威性严重削弱。比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网络上存在的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他们自身的主流意识形态。

2、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性弱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跨时空性等特征,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发表任何言论,随即各种各样的形式话语权纷纷出现。“互联网 + ”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更是为人们接收、交流、发布信息提供了便利,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可避免的在网络交互平台上出现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并通过互联网使不同群体接收到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并且对以往自己所没有接触到的知识更感兴趣。经实践证明很多非主流意识形态实际上是错误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话语权弱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因此他们的话语分量直接影响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成效。就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况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形式也并没有完全被学生接受,甚至出现抵触的现象。而互联网上出现的很多信息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因此很容易被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所接受。这从一定程度上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

三、“互联网+”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措施

1、完善媒体网络,研审传播内容

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下,如果高校工作者不能很好的应用互联网去了解社会动态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而机械的给学生教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教授予的知识,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突破传统观念和媒体素质的局限,提高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权威性下降除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技术不重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媒体网络不完善,很多高校可能只是在自己学校的官网上才设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而很多学生很少去学校官网浏览相关信息。面对这种状况,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积极拓展网络化教学渠道,完善校园网的建设,通过qq,微信、微博等媒体工具建立多角度,多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近几年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并适时发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但是相比较而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设立微博公众号并圈粉的现象还有待加强。微博相对于qq和微信而言,其信息量大更大,因此更受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所以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方面的微博公众号,并通过在学校宣传圈粉。除此之外高校工作者还可以设立思政教育专题知识竞技通道,通过让学生扫二维码进入通道答题,并对竞技成绩较高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互联网除了便捷性、开放性等优点之外,还有碎片化、随意化等一系列的劣势,因此在网上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与事实不符的信息,甚至会出现一些误导人们的信息,因大学生群体自身判断事物的能力不强因此更容易受到这些不当信息的误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研审网络上传播的各种信息,并通过给学生分析这些信息,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最终掌握正确的信息。

2、培养话语领袖,加强话语整合

“话语领袖 ”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 “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话语领袖”有着丰富的网络经验和众多的拥护者,在公共事件中往往能够处于话语表达的权威位置,甚至对某些公共事件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在一些事件发生时,“话语领袖”通过信息的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主导事件的发展动向。“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或具有舆论导向事件发生时,他们对学生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以出色的舆论驾驭能力将网络舆情加以引导,起到影响广大学生的作用。在面对纷繁杂乱的網络信息的时候,大学生群体很难筛选出正确信息,在这个时候高校“意见领袖”整合信息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可以通过自身较高的网络素养和网络经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筛选出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并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有用信息。因此高校应培养“意见领袖”,第一,高校应选出德才兼备且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队作为“意见领袖”;第二,我国各大高校不仅要在学校官网上传播“意见领袖”的有效言论,更要发动各方力量增加“意见领袖”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的影响力,并时刻关注“意见领袖”与大学生互动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3、建构专题网站,主动引导舆论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更换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就很可能错过第一手的新闻资讯,尤其是在信息混杂的网站上更容易出现此种现象。高校不能一味的将思政教育方面的信息仅挂在学校或者学院官网上,而应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提升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增强思政教育话语权。在建立思政教育专题网站时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模块:一是设置生活资讯、热点关注以及校园趣闻等模块;二是设置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网络视频,并开放、审核评论区,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三是设置思政教育方面的竞赛包括知识竞赛和趣味竞赛两个板块,并设立一二三等奖,给予相应同学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励。

4、提升网络素养,培养平等意识

受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多的采用理论灌输和一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话语权更多的在教育者一方,而受教育者则相对被动。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上经常出现一些图文声频并茂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平等的在互联网平台发表自己的任何观点,相对于枯燥的灌输课堂,大学生更乐于接受图文并茂所给他们传递的信息以及平等的交流方式,再者就是网络经常出现一些与高校老师在思政课堂上讲解完全不同的内容,而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又对自己以前不了的东西更感兴趣,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网上所传递给他们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教育者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威性。鉴于此,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实时关注各种新闻资讯,并将新闻资讯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交流,并给与学生正确导向。

【参考文献】

[1] 姜志宏.“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实现途径[J] .2017(03).

[2]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EB/DL〕.(2016-12,07.08)http://edu.jschina.com.cn/jybb/201612/t3229480. shtml.

[3] 徐海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5.12.6.

【作者简介】

彭丽丽(1992—)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