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及优化建议

时间:2024-04-25

何邦倩 公衍娜 刘奔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资助政策宣传方式落后,“显性”认定与资助方式不尽合理,忽视精神资助,缺乏心理关怀等。提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优化建议: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做好资助政策宣传;推行“隐形资助”,优化认定与资助方式;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提供精神支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发挥资助育人功能等。

【关键词】 贫困生资助;政策优化;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1]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资料显示,贫困生占全体高校生的15%~24%,贫困生群体因经济困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直都是政府、社会、高校关注的重点,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事关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才建设,事关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根据福特基金会PHE项目调查数据显示,高校贫困生在学校时期最需要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经济、学习(两项并列第一)、心理、人际关系、视野、就业等。[2]因此,贫困大学生的需要不仅停留在物质需要与生存层面,而且其个人发展需要与精神层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3]强调了教育投资对于提高社会生产率和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作用。国内关于贫困大学生群体现状的研究较多,主要侧重于对该群体心理状态、人格发展和就业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李金德,刘慧珍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4] 潘祥臻指出贫困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就业竞争力,总体就业情况不乐观。[5]关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韩俊江,郭晖艳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6]代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综合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各方面力量,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的重要性。[7]

现有关于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的研究忽视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具体落实。此外,我国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和对西安市多所高校贫困大学生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资助体系进行探索,分析现行资助体系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优化建议。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资助政策宣传方式落后

贫困大学生作为资助政策的主体,其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直接影响了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与资助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着宣传不足的现象,宣传方式仍然以辅导员宣传、学生手册等传统媒介为载体。大多数正在接受或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生对于我国高校资助政策里了解程度低,只是简单地了解所属学院申请资助的流程。

2、“显性”认定与资助方式不尽合理

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认定流程主要以学生家庭所在地“贫困认定书”为依据进行申报,经过班级民主小组的评议、学院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组的审核,学校资助工作小组最终审议通过来确定,認定参照因素主要是学生家庭收入。但在学生家庭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复查途径,无法判断数据真实性,难以确保认定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在贫困生资格申请过程中,受贫困生性格、思维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会主动放弃申请。调查显示,高达81.48%的学生认为贫困生的身份会给学生本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部分学生因为班级民主评议等完全公开化的认定程序而羞于反映家庭真实情况甚至产生不满的负面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资格认定的不合理,给学生带来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具体开展造成困扰。

3、忽视精神资助,缺乏心理关怀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普遍以经济资助为主要内容,以无偿性的资助方式为主的资助仅仅停留在“济困”层面。但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承受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心理上的“亚健康”。一方面,贫困资助会拉开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距离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正视贫困这一问题,公开化的认定与评选将学生贴上贫困标签,引发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些贫困生由于自幼生活环境的影响,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社交能力弱、焦虑、害怕失败、自卑、压力大等问题,如果高校资助工作仍然以经济资助为主体,容易导致学生成为经济与精神的“双重贫困”。

另一方面,以无偿为主的资助形式激励作用低,容易使贫困生产生“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产生依赖心理和安逸心理,培育发展能力不足。2017年国家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重视能力拓展。而目前除了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两种形式外,其余都为无偿性的资助,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次调查显示,高达85.19%的贫困生更希望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其自立。但是,目前高校勤工助学项目存在着岗位少、报酬低、工作内容单一、与专业不衔接等问题,难以发挥培育功能。

三、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优化建议

1、搭建网络宣传平台,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资助政策的宣传是开展资助工作的有效前提,各高校应该注重资助政策和资助理念的宣传,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两种形式有机结合,全方位的展开政策宣传,强化学生对于资助体系的了解程度。建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自营平台,连接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开设政策解读、贫困生申请、解答疑难等栏目;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电话,解答贫困生政策疑惑与申诉服务;利用高校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平台,定期进行政策宣传,通过后台互动,接收反馈信息。

2、推行“隐形资助”,优化认定与资助方式

建立高校贫困生大数据系统,借助大数据对学生的社会活动、消费水平进行信息统计分析,结合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基于多角度的信息数据统计后进行贫困生资格认定,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推行隐形资助,中国科技大学利用网络技术对贫困生心理状况与家庭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联系辅导员、班干部了解的学生实际生活情况,联合学生资助中心、网络技术中心、饮食服务中心、财务处建立贫困生数据库,通过对学生的校园卡消费情况监测,设定贫困线,将累计每月在食堂消费超过一定次数,消费金额不足一定金额的一卡通用户自动存入一定金额的补助,为贫困生提供隐形资助,避免公开评选认定对学生心理、精神带来的压力。

3、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提供精神支持

资助工作的具体落实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贫困生的个人隐私,提供人文关怀,完善心理危机的预防、监测、控制机制。一方面,重视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为贫困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解决异常心理状况,定期开展心理辅导。积极疏导,引导学生正视贫困问题,帮助其树立自信。同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贫困生心理资助能力培养和感恩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宣传优秀贫困大学生事迹的活动,发挥榜样作用,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与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

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高校应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搭建校企联盟,产学研合作,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部门,组织实习与参观,提供与贫困生所学专业相衔接的勤工助学岗位,注重提升贫困学生专业技能,引导贫困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就业创业指导与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

高校资助体系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与完善,应结合新的社会环境,以贫困生的合理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济困与扶志并重,显性资助与隐形资助有机融合,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物质帮助、精神激励、能力培养全方位、发展性的资助育人長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章建石.高等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第三部门——以福特基金会的PHE项目为例 [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09)22-29.

[3] Miehael Mum PER.Removing College Prize Barrier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lbany[J]. New York Times,1996(136)113-126.

[4] 李金德,刘惠珍,伍业光.中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经济发展的相关[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1005-1007.

[5] 潘祥臻.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为例[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6] 韩俊江. 郭晖艳.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2.25-27.

[7] 代磊,盛磊,刘雪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点与对策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5(03)248-250.

【作者简介】

何邦倩(1997.01—)女,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