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吉凯 陆德洛 潘彬彬
【摘 要】 本文以葫芦文化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葫芦文化的历史渊源、葫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葫芦的拣选、保养与收藏,葫芦与美术工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不仅如此,亦对葫芦文化在文博场馆的保护与展示、创新与传承等问题深入思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葫芦;文化;博物馆
葫芦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性象征,其种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首先,从造型来说,绝大多数葫芦口小肚大,象征财库饱满、纳财致福,人们视其为增加财运、广纳四方财之物;其次,内部藏有许多种籽,象征多子多孙、人丁旺盛;再次,葫芦二字与“福禄”谐音,人们不仅能讨一个口彩,更有利于葫芦文化的语言传承。从阴阳风水角度看,葫芦代表着天地宇宙的微缩,凝聚万物灵气,具有收煞、除厄、祛病的功效。风水学经典著作《雪心赋》云:“葫芦山现,术数医流。”意指见到山形如葫芦的地方,主出高明的术数家和名医。自古以来,从事医生、占卜、风水、算命或看相职业的人都喜欢在家中或办公室中挂个葫芦,来催旺自己的事业。正如古诗云:“墙头梁上画葫芦,九流三教用工夫,凡住人家皆异术,医卜星相往来多。”
一、葫芦与生产生活
我国种植葫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众所周知,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文字。考古学家在甲骨文中就已发现葫芦的对应名称。我国《诗经》中有多处关于葫芦的记载:“匏有苦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甚至还用“瓠犀”比喻美少女的牙齿。西周时期葫芦被人们广泛栽培并频繁出现于民歌民谣之中。葫芦在汉代之前被称为“壶”、“匏”、“瓠”等。汉代以后改称“壶卢”、“蒲卢”、“葫芦”。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壶卢”二字进行诠释:“壶,酒器也;卢,饭器也;此物各像其形,又可为酒饭之器,因以名之。古人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民以食为天,显而易见,葫芦在古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1、存储性容器
葫芦在古人的物质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仅被视作瓜果蔬菜,也被制成各种容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先哲们直接或间接褒扬了葫芦的容器功能,例如孔子以“一箪食,一瓢饮”赞赏弟子颜回的简朴生活;庄周在《逍遥游》中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夫瓠所贵也,谓之可以盛也。”葫芦不仅用于盛水,亦是重要的盛药容器。后世以“悬壶济世”称呼行医之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究其原因,其与中国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联。中华先民认为天生端正均匀、肌理光洁的葫芦是济世神灵们盛装仙丹妙药的法器,它不仅祛除厄运、吸收秽煞之气,还能增祥纳福,恢复干净清晰的宇宙空间。由此可见,在传统农业社会,葫芦早已成为普遍性、专业化的盛储容器。
2、陈列装饰品
葫芦具备实用价值的同时,亦用于陈列装饰。清代康雍乾时期,经过范制、加工后的葫芦因其多变造型和精湛工艺受到人们的钟爱。范制是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培育葫芦的特殊技藝。它利用葫芦幼时较嫩的特点,用模子抑制葫芦生长,使其在模子的有限空间中成形,待果实成熟,再将范模打开,刮去葫芦的表皮,再对表面上光,如此即可制成各种功用的范制葫芦。范制工艺简繁不一,一般分为夹范、素范、花范三种方法。夹范最简易,花范制成的葫芦品种最多,也最为精美。人们在范模上镌刻各种图文,通过花范即可获得戏曲人物、花鸟、鱼虫、山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各类纹饰及造型的器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匏制莲瓣纹瓶为范制葫芦的代表性作品。其高13.9厘米,口径4.2厘米,侈口直颈,鼓腹圈足,纹饰清晰,线条柔和,层次分明。口沿处饰回纹一周,颈下部饰仰莲纹,莲瓣上接卷草纹;中部环饰四个如意头纹,内部阳刻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识。[1]
3、民族乐器
按照植物学分科,葫芦可分为瓠子、大葫芦、扁圆葫芦、亚腰葫芦、长柄葫芦等品种。长柄葫芦顾名思义,因其存有长柄得名。长柄葫芦通长为60至95厘米,其中手柄长达40至60厘米。它不仅产量高、观赏性强,而且细嫩清甜、味道鲜美。古人将老熟的长柄葫芦制作成笙。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将八种不同材质的乐器称为“八音”。《尧典》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匏”专指长柄葫芦。这是长柄葫芦被古人加工成乐器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晋代崔豹《古今注》中有这样一段话:“瓠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用则漆其里。”著者认为“河汾之宝”的曲沃长柄葫芦是制作成笙的最佳器材。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行于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葫芦丝具有外观古朴、音色优美、简单易学等优点,且小巧灵活、便宜携带,因而受到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喜爱。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主要由两根(或三根)竹管及葫芦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葫芦丝在构造上保持着先秦时代葫芦笙的遗制,但其音管中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相近。
二、葫芦的拣选、保养与收藏
因葫芦拥有天然朴素的质地、素雅清新的色泽以及精巧雅致的艺术加工,后世竞相拣选、保养与收藏,进一步增加其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拣选、保养和收藏的技能技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熟透干燥、结实耐用
无论葫芦是否为实用器,或是被艺术加工,葫芦的保养与收藏均以熟透干燥、结实耐用为前提条件。上手的葫芦要有沉坠的感觉,葫芦越沉坠说明其密度越高、生长期越久。当年采摘的葫芦,颜色越黄则熟得越透,色泽较淡乃至发白为未熟透葫芦。干燥的葫芦有助于防虫、防霉、防污渍。熟透干燥的葫芦结实耐用,其表皮细密、光洁度高,若用手指敲击会发出类似金属的清脆之声,手感也圆润光滑,为把玩、艺术加工之最佳。不结实的葫芦表皮松散暗淡、发音沉闷,则此类葫芦缺乏保养与收藏的基础,更不具备艺术加工的价值。
2、周正匀称、紫润古朴
为了更好地保养与收藏,周正匀称是对葫芦外形提出的要求,紫润古朴则是对葫芦皮色提出的要求。无论葫芦是否经过范制还是天然长成,其各个部位均须端正无偏斜。周正匀称的葫芦口部尖圆,腹部鼓起,两侧曲线力求对称;底部要求平整或浑圆,花脐最好位于底部正中央。概括起来说,葫芦口部、颈部、腹部三者粗细应协调,比例能到位。成熟的葫芦时间过得越久,皮色也越来越深,会由黄逐渐变红,再由红逐渐变紫。紫色葫芦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把玩,表皮形成一层“包浆”,愈发润泽,古色古香。
3、打皮阴干、预防破碎
为了使葫芦经久耐用,打皮晒干、预防碎裂是基础和前提。青皮本长葫芦的表皮未干,可用薄竹片打皮;范制葫芦的外皮已干,可用热水将外皮浸湿,再用薄竹片缓缓地打皮。打皮为何用薄竹片而不用铁制刀具?主要因为使用铁制工具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外伤”。打皮结束后,用温水清洗干净后阴干。多雨的季节里应频繁晾晒葫芦,可有效防止表皮受潮而发霉。对于老熟的葫芦,因质地纤维老化,预防破碎是最为紧要的举措。比较考究的做法是用绸缎或棉布将葫芦紧紧扎住,既能保温,又可避免葫芦表皮不被磕碰。
三、葫芦与美术工艺
葫芦与美术工艺的融合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在葫芦上走刀划针,刻画出吉祥美好的纹饰图案。后来将烙画工艺运用到葫芦画创作中,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某种程度又融入西洋画的严谨写实技法。近代以来,水墨、写意、工笔等各类葫芦画作品又相继问世。葫芦美术工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前加工工艺,如勒扎、范制等,另一类为后加工工艺,即对成熟的葫芦进行加工和制作。中国北方地区的葫芦后加工工艺主要有押花、针划、火画、刀刻等,南方地区则以葫芦为载体,将绘画艺术与之紧密结合,创造出或古朴大气,或精致优美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葫芦彩绘作品。清代是葫芦后加工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清代北方火画葫芦和南方彩绘葫芦为例,两者均为复合型艺术创作,均以成熟的葫芦作为设计载体。艺术家们在原先火画或彩绘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各异的葫芦,创造出火画葫芦、彩绘葫芦等多种艺术,大大提升了葫芦文化的价值和艺术魅力。
1、火画葫芦
火画葫芦,俗称“烙花葫芦”、“烫画葫芦”,它是一种在葫芦表皮烙烫图案纹饰的艺术形式。从清代迄今,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火画葫芦系列作品,题材丰富,笔法细致,意境深远,令人惊叹。火画葫芦既具备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描等创作手法,又类似西方绘画,较好地突出层次与色调,立体感较强。火针和香是制作火画葫芦的主要工具。香为榆面特制而成,形状如大拇指。火针则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钢条磨出尖头。将香点燃后,迅速将火针插入香内,露出尖头即可。创作火画的时候,讲究“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火针的针尖较签字笔更为尖细,能够很好地表现画面中的精细之处,产生类似于工笔画的精致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不再使用香和火针制作火画,而是采用电烙铁进行艺术创作。电烙铁相较榆面香干净卫生,既不会出现烟雾缭绕、影响视觉之情形,又可调节烙铁温度,烫出浓淡相间的纹理。南京地区采用电烙笔创作火画葫芦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1962年出生的王高飞先生即为其中一位。他自幼酷爱绘画和雕刻,潜心研习葫芦火画艺术已有二十多年,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王高飞的烙画工艺注重“轻重缓急、深浅浓淡”,下笔时轻点成线、重点成面,根据画面的要求来把握烙笔力度,实现心手合一。王高飞的火画葫芦作品题材广泛,有花鸟、山水、仕女、百寿图、百福图等。近年来,他根据观众喜好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展了烙画题材,艺术创作中融入较多的现代时尚元素,力求让这门民间工艺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认可和共鸣。王高飞先后被政府相关部门授予“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使者”、“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2、彩绘葫芦
彩绘葫芦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其根据葫芦的造型起稿,用毛笔在葫芦上涂色绘制而成。创作彩绘葫芦对素描和工笔画的要求较高,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传统葫芦画作品题材包括福禄寿喜、吉祥动物、花卉、宗教等各类图案,色彩则搭配鲜明,对比强烈。创作彩绘葫芦的颜料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油画颜料,另一种为丙烯颜料。大多数人偏好丙烯颜料。油画颜料需用油来调色,而且干燥时间较长,费时费力。丙烯颜料则可用水来调色,不仅如此它还具有颜色鲜艳、着色牢固等优点。绘制葫芦时如需涂改修正,可以用湿布、棉签进行擦拭。待丙烯颜料晾干后即具有防水功能,表现力极为丰富,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彩绘葫芦现已被列入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里有一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苗先生,早在1995年即成立了“金陵宝葫芦”工作室,他以“让宝葫芦放射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彩”为目标,常年潜心研究彩绘葫芦艺术,创作了一系列风格独特、富有神韵的彩绘葫芦作品。2006年,其葫芦画《国庆吉祥》获“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展”铜奖;2010年,作品《一品清廉》被选入“江苏省反腐倡廉美术作品展”并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展出。张苗先生创作的彩绘葫芦作品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并能兼顾南京地域文化的风格特点。他曾创作了一批“云锦铺地、吉祥如意”的代表性作品,借鉴南京云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适合葫芦画用的祥云图案。近期他耗费八天时间创作的“吉祥如意金陵门”,则以南京城墙为主题在葫芦上精心描绘了十五座城门并写下广为流传的城门童谣,朵朵祥云点缀其间,天真率意。张苗对笔者介绍说,祥云本身具有吉祥的寓意,不仅能够代表南京的云锦,更能说明“我们生活在‘云时代,现在流行‘云技术”。
四、葫芦文化与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特殊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充分调配各类资源、积极开展葫芦专题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科学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社会影响力显著。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保护、宣传葫芦文化最具普遍性和常态化的方式。葫芦专题博物馆根据广大观众的不同需求和接受能力,各选所宜,或动态、或静态、或动静结合地展示葫芦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占地1万平方米的天津宝坻中国葫芦博物馆为例,根据功能定位,该馆分序厅和“葫芦艺苑”、“葫芦与文化”、“葫芦与艺术”、“葫芦与自然”、“葫芦与生活”等多个板块,展品包括十六个类别、一千一百多件,既有产自国内新疆、甘肃、山西、云南、山东、江西、辽宁、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區不同风格的葫芦工艺品,也有美国、巴西、秘鲁、韩国、日本、南非等国家带有典型异域风情的葫芦艺术品。这批葫芦形状不一、种类丰富,小至花生葫芦大至冬瓜葫芦、从质朴的疙瘩葫芦到珠光宝气的漆器葫芦、从随形生长的打结葫芦到范制八不正葫芦等,突出了葫芦质地的独有性,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工艺技法的独特性,地域风格的多样性。展览通过设置不同的展区板块有力地揭示了葫芦与民俗、宗教、神话、美术等相关领域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开辟了葫芦文化动态体验区。广大游客在这里可以烙制葫芦、做葫芦酒、吃葫芦菜,他们的智慧、情感、心理产生了极大的感应与共鸣,进一步使葫芦文化得到广泛延伸和充分展现。
五、葫芦文化创新与传承
在社会持续转型、多元文化并存的21世纪,每一名文化战线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葫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此同时只有不断地创新与传承才能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安徽滁州市凤阳凤画传承人张维武先生在创新与传承葫芦文化方面突破惯性思维,勇于探索,将凤阳凤画与葫芦进行了首次“联姻”,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的葫芦凤画作品。这也成为继金箔凤画、水晶凤画、凤画扇面、凤画花鼓之后,凤阳凤画工艺中增添的一个新品种。葫芦固有的流动外形线条与动感的凤画紧密结合,不仅使凤凰形象更加细腻传神,更令葫芦凤画成为一种集拙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珍品。
我国幅员辽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葫芦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通过很多特殊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应当因地制宜,努力寻求葫芦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渠道,向创新与传承的目标奋勇迈进。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东昌葫芦雕刻历经千年的传承与演变,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地区特色和艺术风格,吸引了当地不同年龄层次的众多雕刻爱好者投身这门工艺。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通过举办雕刻葫芦大赛、民间绝活大赛等形式,让艺人们学习和交流;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了“山东省十大农民青年文化名人”、“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获得者李玉成等一批中青年高水平雕刻人才。当地还成立了多个葫芦研究基地、葫芦工艺公司等,开发出上千个新品种。“东昌葫芦一条街”、葫芦文化博览会等民间特色文化平台为传统工艺葫芦的创新与传承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结语
葫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古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其精神世界里也是举足轻重,最终形成延续数千年之久的葫芦文化。葫芦文化是中华先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集中反映,它需要后人永续传承和创新。博物馆在收藏葫芦工艺作品、研究丰富内涵、展示发展脉络、推动转化利用等方面大有可为,必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创新与传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晨光、何悦编著.葫芦把玩与鉴赏[M].P35,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