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4-04-25

姚蓉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陕南三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践,分析了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对策:营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社会氛围;健全绿色发展评估与监管机制;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关键词】 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策

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94%的区域属于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环保压力大。同时,陕南经济实力薄弱、财政紧张,贫困面大,加快发展是陕南的现实需求和百姓的期盼。如何服务国家南水北调大局,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陕西省、陕南三市地方政府长期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陕南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赢。

一、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践

1、强力关停污染企业,全方位治理污染

陕南三市关闭污染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项目。“十一五”以来,陕南三市已累计关停企业400家左右,陕南秦巴山区传统工艺的黄姜皂素加工企业基本关停,造纸、电镀等高污染行业已然绝迹,中药、缫丝、有色金属、钢铁等多个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受限。同时,各县区高标准配套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

2、发挥园区承载作用,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各县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同步建设融资、孵化、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挥园区对循环经济产业的聚集、承载作用,构建生态改善驱动力,引领产业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体系。

3、依托科技创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通过科技创新,运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改造提升有色金属、现代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促进初级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像黄姜皂素这样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也通过技术升级,走向了循环发展的道路,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4、创新发展机制,“飞地”模式互利多赢

安康市打破县区行政区划对资源配置的限制,采取“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在允许开发的地方划出一块区域建设产业园区,提供给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来使用,通过土地集约、产业聚集,生态地区的发展诉求得以承载,环境也得到保护。“飞地经济”改变了生态脆弱县的传统发展版图,为生态功能区山林经济、涉水农业、富硒产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腾挪出更多空间。

5、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保护山林水源

陕南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和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的统一,减轻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压力,促进了山地森林化生态建设以及迁出区域生态修复进程,促进了绿色、循环产业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二、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差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陕南地区长期发展的基本路径,但绿色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个别地方和部门不重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领导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认识不到位,绿色发展还没有成为社会共识。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解读不够全面,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绿色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发展规划,不能持续推进,难以形成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个别地方官员甚至认为绿色循环发展只是一种理论,绿色循环发展没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经济不可能赚钱,没有经济效益,忽视绿色经济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大局意识,致使不能全面系统地规划并落实推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水平低,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仍未根除。

2、资金、技术、人才供给不足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以绿色技术体系支撑引领的发展模式,需要大量资金、技術及相关技术管理人才。陕南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工业化水平低,高层次人才缺乏,开放程度低。陕南三市除汉中市汉台区外,其余县区都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区,为国家级贫困县,总体经济体量小,地方财政收入少。2015年三市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6.6%,地方政府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投入能力有限。同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体系尚未形成,缺乏高端人才和研发资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等低碳技术研发尚在初级阶段。此外,由于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不完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有限,地方投入极其有限,加之人才技术缺乏,陕南绿色经济发展普遍遭遇资金、技术瓶颈,难以支撑发展的需要。

3、绿色产业体系层次不高

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20.5:39.5:40调整到2015年的12.4:55.2:32.4,但农业比重依然偏高,第二产业中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份额不高,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而言,陕南三市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产业层次低的问题依然突出,资源型、价值链中低端产业等仍然占主导地位,产业绿色发展的配套能力有限,制约了三市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提升。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例,陕南代农业园区建设受制于土地供给不足而规模偏小,山林特产资源种类多但总量规模不突出,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职能单一,作用有限;龙头企业少且实力有限,对周边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短,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农业内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农业难以增产增收。农村农业的低水平发展不利于当地资源优势的转化,农民收入长期偏低,制约了二、三产业结构提升。

三、推进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对策

1、营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社会氛围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内涵及本质,形成绿色发展全民参与格局。首先,要加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宣传,让公众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作用、意义等,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其次,要大力推行绿色社会行动,鼓励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公共服务系统,鼓励绿色出行,倡导居民日常生活简约化;鼓励单位和居民从节电、节水等小事做起,形成节约资源的文明生活方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无纸化”、“网络化”办公,建设节约型政府。再次,要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研究绿色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绿色技术开发、对外合作、先进技术引进等重大政策,组织协调解决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健全绿色发展评估与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部门协调督导的工作机制,以及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机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确定不同区域的考核体系,实行考核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排污权、碳排放量配额和市场交易,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争取将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列入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改革试点范围。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行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和工业增加值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评价制度。

3、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改变以国家为补偿主体、省区对口援助的补偿方式,建立起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基础,生态受益地区(包括本省的关中、陕北地区)与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补偿为主体,社会团体及个人捐资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面向全国的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有偿使用权的交易平台,拓宽生态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陕南绿色发展基金,对生态建设县区、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给以对等的资金补助,对陕南地区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园区建设、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补偿,将生态产业转化为富民产业,调动当地群众绿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持续,应向国务院申请尽快设立南水北调汉江水源地保护区,由专门机构负责生态补偿和保护。

4、推进绿色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陕南绿色发展的支撑,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降低产业发展能耗,为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陕南要围绕山水农林、矿藏资源的开发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着眼市场需求,通过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产学研结合、科技金融结合等方式推进资源产业化难题。充分利用本省科教优势,借力安康高新区,加大与省内外、国际间的技术研发合作,搭建开放式共享式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破解绿色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建立企业研发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加大陕南绿色发展基金向企业研发的支持,建立开放、竞争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科研交易转化平台,吸纳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形成科技—研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環。

5、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基本路径,陕南绿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应根植于陕南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顺应产业升级的基本规律,重点在于如何改造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以及如何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有色、钢铁、能源、非金属材料、装备、生物医药、蚕桑丝绸、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产业升级规律,培育壮大信息技术、新材料、增材制造、绿色环保、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具体县区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布局特色产业创新链项目,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强化技术攻关、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绿色资源优势,以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建设为抓手,扶持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和新产品产业化,打造陕南特色中药品牌;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联合河南、湖北水源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水源地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辛锦凤.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陕西“十三五”发展的思考[J].明日风尚,2016.07.

[2] 刘福明、张德清.关于商洛循环经济理念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1.10.

【作者简介】

姚 蓉(1968-)女,四川成都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