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毛舒怡
【摘 要】 本文以户县北河头村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缺乏村办企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效的产业链。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突破产业瓶颈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应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
【关键词】 瓶颈;原因;突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按照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测算,今后十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在6%以上。再过十二年时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将比2008年增加1倍,名义收入将达到1万元左右。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影响要素很多,诸多要素又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如何突破农业产业瓶颈,实现农民增收。
本文讲的产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内部的产业分工,二是指农业产业规模。
一、产业瓶颈的认识
根据作者调查和阅读到的资料分析,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
2008年暑假,作者到陕西户县的北河头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调查。北河头村隶属户县甘亭镇,坐落在户县县城西北,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50户人家,1025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该村按照县以及镇实施的“一村一品”总体规划,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少量种植粮食作物,菜地占耕地面积的5/8。按一家四口人计算,(父母子女),可分到三亩左右的土地,三亩地种菜毛收入15000元,种粮毛收入不到5000元,且土地的产出已达极限,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蔬菜和粮食增收的空间很小几近于无。农民出售农产品所获得的价格收入,是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的情况是,蔬菜批发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看不到增收的希望。对此农民很无奈,在找不到新的出路前提下,只能维持对耕地的粗放经营,而这反过来又使农民收入进一步减少。
2、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缺乏导致其他村办企业缺乏
该村生产的蔬菜仅仅经过简单的淘洗和扎捆就送到市场上销售,没有任何深加工过程。既无产品品牌的附加值,也没有农产品加工的增加值。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莴笋去皮(加工笋)八毛一斤,不去皮五毛一斤,这是最浅层次的加工,如能将蔬菜腌制装瓶、装袋、无疑将会增加收入,这当然需要工厂来完成,也可解决剩余劳动力。该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过村办企业,后因种种原因倒闭,再也没有办过企业。
3、没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机制
该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没有相关的经济组织、经营实体。品牌意识薄弱,菜品无较为稳定的营销渠道。目前村上没有一个经济组织,均为各家各户自种自销,市场信息不灵,产销脱节,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4、缺乏有效的产业链
该村的蔬菜和庄稼秸秆,到处散见于田间村头,晾晒之后,被当作材薪燃料取暖做饭;蔬菜残叶、田间间苗、没有销售出去的过期蔬菜等也被当作垃圾堆放在村头,既没有发挥作为饲料的作用,同时也污染了农村环境。村民专注于种菜,极少有饲养家畜家禽的农户。
了解北河头村周边的村庄,基本情况与该村一致。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村庄产业结构合理,但是与周边村庄的联合和耦合,则可以有效的解决结构合理和规模壮大的问题。当然,这需要政府来出面规划和组织。
二、产业瓶颈的形成
1、传统产业结构的沿袭和农业劳动力素质低
我们调查的北河头村,在历史上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也有世代相传的种菜手艺,兼之有距离县城较近的销售便利条件,现在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种菜种粮和蔬菜销售的产业格局。该村的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年长者,除了有祖辈传授下来的种菜种粮手艺之外,别无其他技能。在本乡本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相对来说年龄相对较大、文化素质较差、技术能力水平较低,利用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比较弱。我们在对北河头村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现有的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三分之一、初中文化程度占一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是个普遍问题,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素质较高者,大都弃农外出打工、经商、贩运,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达三成。这样,没有外出劳务的农村劳动力就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的人力基础。但是这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栽培、养殖技术,新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这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把握农产品产销的大致趋势,导致农户经常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农产品生产出现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过剩,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地方政府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的长远规划和合理指导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统一规划和指导。近年来地方政府在这一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和整体指导,一些地方政府只看到了局部效益、眼前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整体效益、长远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造成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或者雷同。在查阅资料基础上我们发现:首先,传统产业和优势产品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一乡多业、一业多品,区域内集中连片的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不多,靠价格拉动增收、靠政策扶持致富、小富既安的小农经济意识和有基地无市场、有市场无基地的问题同时并存,制约了农产品生产和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其次,加工龙头与生产基地组织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重加工、重流通,轻培育、轻服务;基地建设重生产、重数量,轻市场、轻流通,龙头和基地、企业和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以及运作这种机制的保障系统,制约了农村经营向纵深发展;再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机制十分脆弱。一些企业和农民的诚信意识差,各自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供大于求时,产品外销无路而积压,价格暴跌,企业撒手不管;求大于供时,农户纷纷抬价,企业“等米下锅”,甚至“无米下锅”,致使契约和合同成为一纸空文,成为农企和农民走向市场的重大障碍,直接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再次,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出现不一致,目前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的要求。如果没有健全的科工贸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以及法律公正、农技推广、防疫检疫、技术标准、技术咨询、环境保护在内的服务组织,就不可能在广大农村构筑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如果不按照市场原则,组织农民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就不可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国外,非盈利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桥梁,从欧洲到泰国、菲律宾等几乎都有不同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扶植,受到来自农户的直接监督,忠实代表了农户利益,取得了很好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很多农村都是空白。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也存在法律不健全,章程规章制度不规范,工作程序、服务范围和合作程度等还很不完善的情况。
3、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不强,拉动作用不明显
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它的带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进程和效益。但现阶段总体来说,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产权及产品结构都很单一,吸引的外来资本和社会投入不多,规模效益低,带动能力不强,带动面窄,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有限。龙头企业这种不大不强的局面,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初期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毕竟无法带领更大范围农业和更多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据湖南省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湖南60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仅203亿元,实现利润仅7.5 亿元,只与河南省的3家肉食加工企业春都、郑荣、双汇相差不远;240家市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总和仅65亿元,规模相对更小。以株洲为例,目前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仅有唐人神集团和普兰特公司2家,其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强,全市加工转化农产品的数量仅占株洲本地农产品总值的40%左右。其中唐人神集团年肉制品加工消耗本地的生猪量仅占出栏猪的3%左右,与农户发生经济关系比较简单,一般表现为季节性产品供销合同关系。带动农户仅占全部农户的14.2%。少数龙头企业没有建立什么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就更小了。
三、产业瓶颈的突破
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农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得到较高收益。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农业内部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种种不适应,这就需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是农业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
1、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资金投入
以规划为龙头、项目做支撑,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地区分工调整产业,引进项目。各地应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的资源实际,如土壤、气候、温度、生产技术等,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种植、养殖业等,重点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全国来说,这种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合理地区分工,可使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优势互补,减少重复生产和不必要的竞争,共同受益。
2、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不会自然形成市场竞争力,其生产的农产品也不会必然受消费者欢迎。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选择填补市场空缺的特色产品大力发展。要减少销路不好的农产品产量,扩大优质产品产量。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农产品质量概念,已不是农产品本身的物理质量和生物质量,而是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质量综合体,具体表现为物理、化学、营养、卫生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质量要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农产品本身可度量的质量参数有相当高的要求,而且对生产农产品的环境质量也有严格要求,甚至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方法提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对农药、化肥、除草剂、落叶剂等化学品使用的限制,对使用生长激素的限制,对转基因技术应用的限制等。
3、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在政府的支持下推进农产品多样化、产业化经营,使低价值的农业初级产品变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化产品,把本该留给农民的利润更多地留给农民。国内外农业实践证明,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有效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走产品深加工的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将红薯加工成薯粉,其产值可由1元升值为1.8元,蕃茄加工提炼成蕃茄红素后,其价值相当于鲜果价值的数十倍。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约占农产品总量的80%,我国目前只有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3倍,我国仅为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后、产中的产值比例为2∶1∶7,而我国正好相反,为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大,发展潜力较大。农产品深加工需要相当的技术力量、生产设备和资金,还要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仅靠农民自己的力量难以达到,这就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鼓励有市场营销经验、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充当“龙头”企业,这样,既解决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问题,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组织,对需要加工的农产品,通过“企业+生产基地+农户”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农业生产。由企业加工并销售加工产品,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对于不需要深加工的农产品,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包装和运销,形成“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
在目前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农民必须考虑农产品销售。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农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帮助农民走向市场,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实践证明,发展“订单”农业是有效的选择。“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是以国内外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实现农民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完全对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避免市场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农民能否增收,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突破产业瓶颈。清楚的认识产业瓶颈,有助于我们认清增收的症结所在;对于产业瓶颈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广大农民增收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LO];人民网,2008-10-12.
[2] 赵永平.二〇二〇年农民收入翻番为何能实现(政策解读)[N].人民日报,2008-10-21.
[3] 姜义军.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系统工程[N],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4(84).
[4] 刘顺国,周凯.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瓶颈及发展建议[EB/LO],常德农经网,2005-01-14.
[5] 秦兴俊,常建坤.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研究[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30).
[6] 赵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突破体制瓶颈制约[N],农村经济,2004.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