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文 / 古璇 古龙高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已经成为连云港市鲜明而响亮的“发展话语”。“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次认识的飞跃,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引领;“工业不强是连云港市的最大短板”,需要补工业这个短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系统有效的政策支撑;“全市上下必须把绿色作为高质发展的底色,坚定不移走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依然良好的路子”,需要始终突出绿色发展主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彼岸。
1.解放思想,要准确把握“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战略定位。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不能就连云港论连云港,“我们连云港现在的发展站位不能局限在本市考虑,而要放到全省、全国乃至整个‘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中审视、思考。”(项雪龙,2018)将思想统一到在更广领域引进国内外各种发展要素、在更高层面谋划和推动连云港发展的步伐上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连云港的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门户,连云港的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正是因为如此,***总书记对连云港提出“一个重要的嘱咐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即“打造标杆与示范项目”;省委娄勤俭书记在省委全会上提出,要“提高连云港的发展站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按照标杆和示范的要求、倡议支点的定位,连云港要审时度势,明确历史坐标;理顺方位,把握历史趋势,从对新形势和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分析中找到指导方针、勾画蓝图的科学依据,制定政策,落实到位。
2.“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是发展的辩证统一。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首先是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高质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转型,实质上就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转型,也是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提升。速度问题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有一定约束力的硬性政策目标,只有保持快的增长速度,质的发展才更有意义。由小到大的转型,以快增长实现后发先至。“发展不充分是连云港最大的市情”(项雪龙,2018),因此,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在较长发展阶段都将是连云港发展问题的逻辑基石。质的发展是以产业高度化为引领的发展,要以产业高度化促进城市经济转型。适应全球化导致产业的空间转移日益加剧的趋势,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要以新产业空间规划为引导,以各类开发区为依托城市拓展空间,促进城市功能转型。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基础,突破三大产业中工业存在的明显短板,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也是目标与路径的统一。“加快发展是全市上下最大的愿望”,但如何发展?对于发展路径,高质发展首先是目标,只有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后发先至;对于后发先至而言,高质量发展又是过程,通过高质量的发展,达到后发先至的目标。
3.解放思想,要充分认识“工业强市”对“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决定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发展才能走到相应高度。“连云港这座城市确实有点偏安逸的了,确实有点小农意识、小农思想,确实有点保守或者说没有敢为人先的气魄与追求。”(项雪龙,2018)解放思想,要充分认识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导到工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工业成为连云港市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未来发展看,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将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工业兴则连云港兴,工业强则连云港强。从当前实际看,发展环境严峻复杂,竞争更趋激烈,资源要素制约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连云港市工业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协调性不足问题比较明显,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工业立市,是落实“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1.“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实现工业率先突破。
项目是发展的标杆,“现在讲高质量发展,也是看有多少高质量的项目、高质量的投入。”(项雪龙,2018)项目是发展的生命,“提高发展站位、树立新的追求、理清新的思路、推进城市工业化,最后都要落实到抓项目、抓投入上。”应聚焦大项目,从招商入手“以大招商汇聚发展新动能,以招大商形成发展新依托”,瞄准重点区域,锁定目标企业,排出招商计划,绘制招商地图,突破大项目,形成聚合效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经济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工业倾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广借外力促发展。同时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上市和开放式重组,促进工业迅速做大做强。
2.“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要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产协调发展。
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有较大提升;形成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各类园区、专业镇建设迈上新水平;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全面达到市十三届人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3.“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要坚持特色发展和集约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提升园区承载水平。鼓励新上项目向经济园区集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规划建设专业化园区,推动产业由“分散无序”向“集中有序”布局。园区实现规模效应、特色发展,产业实现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实行科学定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推进集约节约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大力实施重大节能工程,推动传统基础制造工艺向绿色化、节约化发展;推进国家级、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业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实施创新驱动。
要坚持创新发展为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2018)“江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娄勤俭,2018)中国如此,江苏如此,连云港更要如此。企业层面,要使“三新一高”产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聚新动能。政府层面,要通过增加高质量的制度供给,给市场运行主体创造优良的环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放大东中西合作示范区、高新区、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平台效应,通过“政产学研用”,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升级创新载体;支持企业为主导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制造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2.实施人才拉动。
要坚持以人才支撑为根本。有了人才,才能使设计借“云”、生产添“智”、产品加“芯”、管理到“端”、服务融“产”、质量追“溯”等新模式成为常态,才能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设计、自动化制造、信息化管理、网络化经营。要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让人才的智慧充分释放、创造的力量充分涌流,进一步形成人才促发展、发展兴人才的生动局面。“任何一个先进城市、任何一个先进民族,都有一群仁人志士去为之拼搏努力。”(项雪龙,2018)用好用足现有人才政策,探索新的人才集聚发展路径。要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仅成为市委用干部的导向,具有“引导力,”更要使其落到实处,具有“震慑力。”
3.实施龙头带动。
要坚持以龙头带动为核心。要培强做大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龙头带动型企业,推动全面提升生产、销售、服务、人才和管理水平,加快国际化步伐;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发挥好以“四新”促“四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发展新动能。要提升发展单项冠军,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争创更多国家和省级单项冠军。打造产业集群。做好以“延链、补链、强链、育链”为内涵的“铸链”文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加强对重点产业的政策支持。深化对石化产业、三新一高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共性技术以及关键技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争取尽快出台系列性的旨在推动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对集成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领域,引进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高端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组建专门班子,在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特殊支持。
健全政策体系。应强化基金和专项资金扶持,设立特色产业园建设基金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金;整合各类支持工业发展资金,设立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对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及大石化等产业领域国家和省支持、产业导向明确的项目,争取按照国家支持资金额度1∶1、省支持资金额度1∶0.5的配套,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方向和连云港市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方向的新上或技术改造单个大型项目,可按照设备投资额度给予补助;对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及其他领域高端项目,按照投入额度给予补助。
支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基地建设。对列入国家战略层面、重要领域的中外合作项目,投资营建的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和产业示范基地,对引进建设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国内高端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可连续5年、每年一定给予资金支持;对引进建设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研究机构,对省级唯一产学研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通过“政产学研用”建设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可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补助。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金融保障,力争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增幅;设立一定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市县两级财政和金融机构、骨干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设立一定规模的信贷周转金,为中小企业还贷续贷提供过桥服务;充分利用各种融资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拓展金融服务新品种,加大金融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对工业企业贷款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担保体系和贴息制度,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资金的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展。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列入大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集成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重点支持。对入选“江苏100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对列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上设备投资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可按项目设备投资额的3%予以补助。
支持品牌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意见,对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三品”战略试点示范企业、工业精品企业,对获得省级质量奖、中国质量奖的组织,对获得省、国家“质量标杆”的企业,对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单位,分别给予一定额度奖励。对获得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荣誉称号的企业,其发展项目贷款可优先安排财政贴息贷款。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作用,鼓励采购品牌产品。鼓励企业实施工业设计创新专项,创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对新认定的工业设计中心,享受与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同等政策。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市政府公布的重点工业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实施的千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在项目竣工投产或购置的生产性设备投入使用后,按设备机器投入额(以设备购置增值税发票确定数额)给予一定补助;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总投资额百万元以上的,按当年实际应用软件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
鼓励企业搬迁改造、兼并重组。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发展,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搬迁改造的,其企业原址土地出让后的收益,扣除应缴税费后全部支持企业搬迁改造、转型升级;企业搬迁用地享受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对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资产过户形成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涉企收费项目按下限收取;原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继续享受。企业兼并重组后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以上,对重组过程中资产过户所涉及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地方留成部分,可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全额补助;涉企收费项目有上下限标准的,按下限收取;原企业享受的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继续享受。
支持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挂牌。制定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对纳入市级规范化公司制改制计划并完成股份制改制的规模企业,聘请符合规定条件的中介机构产生的审计费、评估费、律师费等,由市、区(县)财政按实际发生额给予补助。企业在境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的,分别给予一定额度补助。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项目合同文本,明确项目开工、竣工、投产时间以及投资强度等内容,尽快让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投资效益。
1.优化制度环境。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推动推动高质发展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理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及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构建有利于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制度环境。强化工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及监督管理职能;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根据工作分工,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紧密合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推行主要行业“一业一策”、重点企业“一企一档”的政策及服务,完善政府服务企业工作机制。
2.优化考核体系。
建议市委、市政府把高质发展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提高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考核权重,严格兑现奖惩。如建立健全工业强市工作评估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利税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等速度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工业品牌数量、两化融合指数、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企业数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耗等质量指标。建立月度分析、动态报告等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交流和督导,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项督查。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定期研究工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做到力量向工业集中、政策向工业倾斜、资源向工业配置、资金向工业投放。
3.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优惠政策,带动和引导全社会诚实守信、亲商重商,营造诚信环境;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巩固扩大“多证合一”成果,全力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并联式审批,依法严厉查处办事服务中索拿卡要、设租寻租、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畅通政企联系渠道,营造服务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同一监管事项禁止多头执法、重复检查,营造市场环境。严厉查处涉企“三乱”、涉项“三强”等行为,严肃查处在工程建设中规避招投标等行为,严厉查处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全力打造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营造执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办理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佳的“四最”发展环境。
1.突出产业重点。
工业主导产业的重点,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依托港口资源,以“大型化、园区化、循环化、清洁化”为导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优化发展冶金产业,打造全省精品钢产业基地。以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端高端产业领航区为目标,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突破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IGCC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优势产业的重点,以国家新医药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重点,积极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天然药物、创新中药和先进医疗器械等产品群,推进新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以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推进关键共性技术与核心零部件研发及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和新型复合材料、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建设新材料产业高地。
新兴产业的重点,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链高端,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端适用产品,加快发展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兴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新兴产业的技术、产业和市场竞争力。
传统产业的重点,以绿色化、安全化为发展方向,推动化工、现代冶金、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技术转移平台,加速制造业国际化进程。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规模效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增强产业竞争力。
2.以创新驱动激发工业发展活力。
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围绕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和发展需求,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加大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强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推进企业创新载体建设。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创业环境、完善投融资体系,大力培育以众创空间、创客之家、星创天地、创客小镇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孵化新业态,打造以园区为重点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鼓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徐圩新区等国家级园区及各县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为突破口,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等,带动创新型产业发展。高新区要打造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创新高地,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产城融合、绿色集约的城市新区。
加强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方法,加强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强化需求侧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利用首台套保险保费补贴等财税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
1.企业技术创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科技创新—产业化—品牌经营”有机统一起来,使科技创新与企业和产业项目紧密结合,政产学研与产业化紧密结合。支持大中型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机构和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互动,推动企业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议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制定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人才引进、创业辅导、技术服务、投融资等方面全方位做好配套服务,多方面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强化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建设,搭建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推进核心知识产权转化,引领带动重大成果产业化;强化产业技术联盟及行业协会建设,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完善中试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升技术成果产业化组织实施能力。
2.企业管理创新。
发挥管理创新价值的增值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引进培养,发挥企业家以及职业经理人管理创新的核心作用;推进企业股份制改制和上市,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支持企业优化发展战略及商业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推广一批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搭建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平台,提供高水平咨询服务。
3.品牌价值创新。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从发挥名牌带动效应、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支持、大力扩大名牌带动影响等方面,支持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支持名牌产品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的制订或修订,促进企业从质量优势、品牌优势、专利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培育一批以地理标志、集体品牌、区域商号、区域龙头企业名牌等为载体的区域品牌;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用自有的技术、专利和标准开展品牌输出。建立健全品牌发展服务体系,推动专业特色集聚区和特色功能载体发展,打造一批区域品牌;鼓励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加大企业国内外市场拓展扶持力度,鼓励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类展会、论坛或主题活动。
1.营造创新环境。
建立市场和应用导向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建立连云港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探索发布连云港创新指数。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国际创新合作,在引进国际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在连合作设立分支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方面取得突破。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提升政府科技创新服务管理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2.构建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创新领导体制,把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纳入综合考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强化对科技研发支出占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量、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基层创新扶持等与发展创新型经济密切相关指标的考核。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以改革促创新、求突破。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推动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提高政府效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稳步推进价格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内在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政企、事企分开,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有效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加大对国有企业服务力度,支持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努力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3.强化创新奖励激励。
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应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等有关文件,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工业新产品的、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的、对新评定为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企业研发经费给予后补助;对市场占有率在全市50%、全省30%、全国1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在企业标准创新方面,对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制订牵头起草单位的,对企业产品标准直接申报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的,对新认定为省级标准创新示范企业的,可分别给予相应等级的一次性奖励。
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信息化示范企业的,对新认定为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的,可分别给予相应等级一次性奖励;对省和国家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对新认定的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对经省和国家认定的首台(套)装备,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可分别给予相应等级一次性奖励。
1.发展循环经济。
研究制定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循环经济3R原则,以废弃物资源化为核心,研发、推广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循环模式创新和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清洁生产审核、再制造基地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打造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性服务业产业体系,构建循环型社会体系。强化源头管控,建立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对列入清单的建设项目,不予招引和批复。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争创国家、省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为抓手,开展市级绿色制造体系评选,推动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效率最高。
2.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提高整个经济结构中绿色经济的比重。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切实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依法关停不达标企业,从源头上防范安全环境风险。以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为载体,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着力打造生态工业发展的“新标杆”。构建新型低碳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注重能源配售和消费领域智能化创新,加强对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应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立完善具有特色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建筑技术体系。
3.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结合大气、水污染综合治理和工业废弃物处置,加快膜法水处理、淤泥脱水技术等研发应用,着力发展工业废气、废水、废渣资源化利用为主导的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上层次,壮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重点推进大型节能环保项目,优化节能环保产业结构,扩大节能环保产业总量,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推广徐圩新区临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一批关键补链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善单个企业、产业链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种植、养殖、深加工等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动固体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推进生活系统和生产系统循环衔接。
1. 扎实开展节能降耗。
走“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依然良好”的路子,推动环境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本点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切入点在于抓好节能减排。实行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对高消耗及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强制性淘汰制度;制定鼓励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政策,促进其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回收利用率;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等“绿色技术”,实施一批节能工程,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和土地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从源头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做好重点领域节能,在石化、钢铁等行业树立节能低碳标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管理等技术,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在线监测,建立能源管控平台。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引导高能耗行业落实节能降耗措施;重点抓好企业节电、推广绿色照明、节约和替代石油等节能工程的实施,全面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节约。
2.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机制。
“严格执行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对照项目环境负面清单,严把项目准入关口。”(项雪龙,2018)研究制定实施三年节能循环经济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连云港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企业节能水平,提高用能效率。强化用电情况、高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分析,适时启动节能预警调控机制。
3.切实强化安全生产。
切实强化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持属地监管和行业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构建本质安全体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促进产业集聚。
强化园区的产业载体地位,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园区集中,提高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加大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资力度,促成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环保型项目在园区落户,促进有技术、品牌优势的主导产业依托特色园区的品牌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形成龙头项目带动、关联企业集聚、协作配套完善的区域性产业集聚中心。强化入园项目审批、以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严格设定入园门槛,逐步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率,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在原有土地上的增资扩产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加大对项目建设投产的跟踪监督,确保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坚决杜绝土地的闲置浪费。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引导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专业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配套条件好、产业规模大,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基地。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整合、优化工业园区资源,合理确定特色园区主导产业,优化专业分工协作路径,延长做强产业链,提高产业链间协作配套能力。“持续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推动‘两灌’化工园区彻底整治到位,来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 (项雪龙,2018)
2.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治理。
优化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把环保准入关。从区域环境容量和资源保障能力出发规划产业布局和工业项目建设。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促进环保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开发和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加强对进入连云港市的燃料含硫量的监控,从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加强水污染防治,以水道综合整治为重点,继续加大对一批重点污染河段的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产业污染控制,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提高工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大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封闭城镇生活污水入海入河排污口,所有排放的有机废水都要实行集中处理。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三个一律”: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实施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计划,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饮用水源保护、黑臭河道治理、Pm2.5防控、土壤面源污染治理、连云港碱厂搬迁等问题。
3.加强生态保护。
“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效提升连云港的绿色覆盖率。”(项雪龙,2018)坚持规划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全力实施大绿工程和全民绿化行动,着力推进郊野公园和街心公园建设,同步抓好道路、河道、社区、村庄等绿化,改造提升公共绿地系统,实现目之所及皆是绿。“要深入实施湿地保护、山体修复等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好山好水好风光。”(项雪龙,2018)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施“显山、露水、秀城、融绿”工程,重点抓好沿海海洋特别保护区、沿海重要水源涵养区、沿海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以及湿地保护性开发、植树造林、专类公园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沿海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用制度引导规范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探索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建立体现资源生态价值的有偿使用机制和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碳排放权管理和市场交易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建设。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