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文/刘益鸣 林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民营经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市场竞争的重要参与主体、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民营经济用了不足40%的社会资源、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开展了6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组建了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吸纳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对中国经济从孱弱到强盛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民营经济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新时代下的民营经济如何开启新征程、承担新使命、发挥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对实现“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也明确指出,未来国家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不仅坚定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也给未来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连云港市经济的市场主体,截至2018年9月份,全市私营个体户数累计达35.8万户,同比增长21.7%;其中私营企业总数8.6万户,同比增长12.1%;个体经营户总数约27.2万户,同比增长25.1%。全市新注册私营个体户数61767户,同比增长26.2%;其中私营企业13939户,同比增长25.4%;个体经营户47828户,同比增长26.5%。全市新增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864亿元,同比增长68.9%;其中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756.5亿元,同比增长66.3%,新增个体经营户注册资本107.5亿元,同比增长89.3%。全市私营个体经济总注册资本达到4346.6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私营企业总注册资本达到4032.0亿元,同比增长18.6%,个体经营户总注册资本314.6亿元,同比增长40.1%。
截止2018年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4.3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市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为5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89.7亿元,同比增长22.0%,占全市全部税收68.9%。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收98.6亿元,同比增长48.4%;其中私营企业实现税收83.7亿元,同比增长47.7%,个体经营户实现税收14.9亿元,同比增长52.6%。全市共有民营外贸企业742户,占全市全部外贸企业的9.0%。实现进出口总额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3.8%;其中出口额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市全部外贸企业的59.9%。
依托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连云港市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高新科技企业等支柱产业,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优势产业领域的提档升级和实力提升,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种子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培强培优计划,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优势日益明显,特色产业板块加速发展,企业集群不断涌现,产业集聚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中国医药看江苏,江苏医药看连云港”,在100多平方公里的连云港开发区汇集了近3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其中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康缘药业等民营企业奠定了连云港市在全国新医药行业的龙头地位。2018年上半年,连云港市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运行良好,带动全市新材料产业量质齐升,应税销售同比增长27%。作为连云港市的特色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资源和区位优势,上半年实现产值257.4亿元,同比增长4.2%,应税销售83.7亿元,同比增长27%,集群发展效应初显,中复神鹰、华威电子、中鹏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一路领跑,产业影响不断提升。作为重点扶持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下,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连云港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绿色增长极。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光热、风电装备制造为主,其中核电、风电装备、光伏光热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18年以来,按照统一部署,连云港市各县区将招引民资民企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完善配套措施,来连投资民营企业呈超常发展态势。截止6月底,全市招引国内民营投资项目千余个,是2017年的1.2倍。外来投资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迅速壮大了连云港市民营企业队伍,扩大了民营经济的总量,成为连云港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批已经来连投资民营企业连年增资扩股,新进入来连投资企业规模趋于扩大,并向市县各类园区聚集,形成新的招商吸引力。目前,这些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来连投资民营企业,已成为连云港市民营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特色的重要力量,对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的不断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8年9月份,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为578.5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全部银行贷款余额的20.3%。全市私营个体经济银行贷款余额为280.3亿元,比上月末增加4.7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私营企业贷款余额209.6亿元,同比增长12.8%;个体经营户贷款余额70.7亿元,同比增长20.4%。
我国正在由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已经显化,一部分民营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产能过剩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连云港市部分民营企业不仅面临着竞争激烈、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倒逼压力等问题,而且还受到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生产要素制约。
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占主导地位,其增速放缓是近期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中国经济前几年来高速增长得益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需求的强劲增长,但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已经开始下行,再叠加贸易战因素,对我国国际贸易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尤其对连云港这样依托港口发展的城市影响较为深远。
从总体上看,连云港市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仍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大部分从事低层次的生产加工,产品结构单一、竞争优势差、市场占有率低。虽然连云港市支柱产业为“三新一高”企业,但在机械加工、化工生产等传统产业及其他资源依赖型产业方面,凸显出民营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内互相之间协调配套、联合发展的意愿不强。部分行业的企业仍然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与日益提高的产业发展门槛和环保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板块特色不够明显,产业链短,集聚度和关联度有待提高。
2018年,连云港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发展规模稳中有降。截至2018年9月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1319户,占全部规模企业的87.5%;实现销售收入1324.2亿元,同比增长-6.8%,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低2.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01.0亿元,同比增长-9.2%,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低2.7个百分点。
根据相关部门对连云港全市66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有51家被企业反映对发展资金有需求,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占被调查企业的77.3%,与全省抽样调查企业64.4%的高比例相比还高出12.9个百分点。调查资料显示,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因流动资金短缺进一步扩大,生产的能力受到制约,产品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民营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在间接融资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融资制度一直是以政府导向型的间接融资为主,其中银行信贷是间接融资的主要形式,再加上我国企业内源融资不足,又长期存在着信贷软约束,使得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有过度的资金需求。同时,由于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单一,使本应通过其他渠道来满足的企业资金需求,也必须由银行来承担。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也大大地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连云港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率表
连云港市相关部门早前发布一项有关多家主要民营企业的融资途径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融资无论是初创期还是发展时期,其资金来源都严重地依赖内源融资,自我融资是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被调查企业融资结构中自我融资的比重占了90.5% (经营年限短的企业所占比重更高),仅有9.5%来自外源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4%,来自非金融机构的份额占2%, 其他渠道占2.9 %,可见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的现实困境较为普遍。
在直接融资方面。一是主板上市的门槛较高,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达到上市标准;同时,申请上市所必须支付的法律、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费用,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二是创业板市场虽然为成长型的中小民营企业上市带来机遇,但仍难以让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创业板圆创业之梦。证监会对创业板高成长性的市场定位,使之不可能为连云港市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管理当局为控制和防范风险,对拟进入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资格审查也更为严格,加上上市评估的高昂费用支出,都将使创业板市场的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借款成本,甚至高于主板市场的融资成本,故对连云港规模以上的大企业来说,这一条直接融资的路径基本上很难走通。截止11月末,注册地在连云港的7家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率如表所示。
2017年连云港市户籍人口为532.53万人,有80.69万净流出人口,且流出人口较流入人口更显年轻化;此外,连云港市民营企业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短缺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连云港市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上矛盾突出,企业拥有的管理技术人才与其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相比非常低,根据相关市政府相关调查报告,全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民营企业职工仅占28.5%。近年来,随着连云港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特别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大,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的企业明显增多,以及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行业的兴起,连云港市民营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更加短缺。
在民营企业治理机制方面。据相关调研分析,现存连云港民企65%以上是家族企业,在治理机制上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治理结构不科学、不完善。由于创业者一股独大,甚至独资独股,股权高度集中,而股权高度集中带来的后果就是治理权高度集中。创业者通常实行家长式管理,内部缺乏有效制衡,监事会、董事会、股东会形同虚设。二是“一言堂”的议事方式。由于企业治理权集中到创业者一人手中,无论是股东会议还是董事会议,或是办公会议、经理会议及其他会议都是创业者的“一言堂”。三是决策方式不科学。企业内部的重要决策均由创业者个人拍板,一锤定音,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民主讨论的决策方式,常常出现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在民营企业整体信用度方面。现代经济学上认为企业自身规模偏小而带来的信用差、风险大、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连云港市民营企业在市场上的契约地位较低, 决定其经营管理上比较被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其财务状况受市场影响较明显, 缺乏稳定性。许多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并且相当多的民营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 技术、设备落后, 生产工艺水平低, 科技创新慢,产品质量差, 竞争能力弱,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管理能力明显不足。此外,60.1%的民营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较为正规、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生活消费开支与生产经营未真正分开,不能及时给相关主体提供各种反映企业资金状况的信息, 加之社会信用的普遍缺失以及担保体系的不健全, 使得市场难以了解到企业的全面信息, 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更难摸清其经营风险和收益状况。
从上述情况看来,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虽然总体较好,但部分行业受中美贸易冲突或者国家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影响发展艰难。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对暂时困难的行业和企业加强引导、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又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作用,尤其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使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能够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将连云港市一人公司、合伙公司升级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敞开吸股和参股大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对没有按照公司法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及财务总监的,不给予登记注册;公司制度没有按照公司法要求设计的,也要令其整改,整改不合格同样注销其营业资格。这样才能让连云港市民营企业逐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为民营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根子在金融制度,不从制度上改变一切都无从谈起。中国人民币存款资金并不缺乏,而缺乏的是与民营企业对接的金融体制。因此,要深入学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大深化金融改革力度,从市场体系、金融创新、融资渠道、政策扶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方能解决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1.完善连云港市金融市场体系。改变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切实改变民营企业融资体系缺位的状况,构造有利于连云港市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要积极建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一是在连云港市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中,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贷款协调部门,保证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化和比例。二是在商业银行中,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成立市专门扶持民营企业的贷款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全国层面来看,要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使其真正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以增强国有金融资产的控制力。国有商业银行活力增强能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来了,国有商业银行就会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间比较公平的进行评估选择。
3.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品种。面对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金融品种创新需提上日程。以市属金融控股国有资本支持实例为例,其围绕支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已累计投资民营企业70余家,投入资金6.5亿元,投资领域涵盖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健康等各个行业,相继扶持培育5家企业挂牌“新三板”,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同时,为进一步改善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市属金融控股集团出资3.5亿元,设立全市首家市级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和专业化的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政府推动及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服务于各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经济,提升全市担保行业的业务水平和担保能力,为地方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金融支撑。具体相关措施如下:一是要增加信贷种类。针对连云港市金融机构现有的信贷品种与连云港市民营企业信用素质不匹配的情况,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必须加大金融品种的创新力度。对一些有效益、有信用的规模大企业,在规避风险的条件下,可采取循环授信、联合授信等方式直接发放信用贷款;针对连云港市民营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矛盾,应在普遍采用的房产、土地等有形资产抵押基础上,把企业无形资产和动产纳入抵押范围,探索推行无形资产担保贷款、动产担保贷款、信用担保贷款、互保联保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保险贷款等新的担保贷款方式。还可以积极探索异地联合协作贷款、买方贷款、项目开发贷款、个人委托贷款、保理业务等新的贷款品种,使连云港市民营企业扩大融资范围提高融资能力。二是继续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等业务。租赁投资由于投资额在租赁期限内以租金方式逐年分摊,因而具有现金投入少、担保形式简单、方便的优势。融资租赁可从根本上杜绝企业挪用、挤占融资资金的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风险。以金融控股集团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为例,利用该行业的“乘数效应”并依托上海金融资源,引入境内外低成本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为裕灌农业、海福特科技、广晟健发、鹰游纺机、天明机械等60余家民企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累计投放资金7.1亿元,支持各类民企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实现“产融结合”。
4.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扶持上,建议如下: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连云港市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是解决民营企业担保难,打破银行与企业“胶着”状态的有效措施。国际上有超过半数的国家以这种形式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大对连云港市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对连云港市金融业的发展加以科学的规划,推动连云港市金融业协调和稳健发展。在中间业务收费、贷款利率浮动等方面制定统一和灵活的相关政策,并在财税政策上支持连云港市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三是完善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类似的国有企业要主动加大对相关领域内的民营企业帮扶,促进其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合格和优秀的债务人。此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健全法制环境,给予连云港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待遇、培养金融人才、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等。
防治污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当前,各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深入,环保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而环保攻坚战对实体企业经营有着多重影响。一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大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受益于环保攻坚战,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二是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因环保设施不合格,或者所处的化工园区关停,只能关停企业,影响自身经营。三是部分重污染企业关停导致市场上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018年6月,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碧水、蓝天、净土的保卫战。因此,我们建议就环保攻坚战对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影响,以及受影响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连云港市绿色金融体系作用,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工具的广泛运用,支持企业改造环保设备,创建绿色企业,以及金融市场服务打赢环保攻坚战目标的具体举措。同时,建议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连云港市有条件、具备可能性的优质民营企业抓住环保及新能源产业扩张的机会,以及因高能耗、重污染行业供给收缩、供需改善、行业集中度提高带来的机会,实现绿色的高质发展。
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创新力度,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中智力贡献的占比。引导连云港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制造业中的粗加工、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服务业中的低端产业,物流业中的汽车矿运、汽车石运、汽车客运等提高创新溢价能力。连云港市高科技民营企业要重视招聘科技创新人才,努力建设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平台——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研究院(所),加大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创新机制的作用,推动产业升级。
民营企业要健康发展,不断推进发展模式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要把握好前所未有的契机与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