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移动支付:互联网的下一个战场

时间:2024-04-25

十几年前,你是否幻想过这样的画面:出门不用带钱包,上班打车用手机支付;超市购物、餐厅吃饭用手机支付;约朋友看电影用手机支付;缴纳水电费用手机支付;菜市场买菜用手机支付……甚至,路边摊卖煎饼的阿姨都在小车上张贴了付款的二维码;摩的师傅也会在结账时掏出手机跟你扫码支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付款时掏出手机而不是钱包,移动支付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方式。

近几年,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继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手机支付俨然成为新宠,出门不带钱包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潮流,移动手机支付同样能够使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

出门逛街,只需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为自己买单,过年回家,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拿着手机抢红包拜新年,甚至连打麻将的结算方式都改为线上支付。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不带钱包只带手机可以逛一天的商场,不带手机只带钱包可能连找路都困难。

移动支付的中国世纪

央行数据显示,近几年数字化支付的交易笔数正以每年翻倍的速度持续攀升,2015年的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更超出200%。据美联储估测,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6169亿美元,相比2015年同比增长37.8%,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还只有600亿美元,这其中重要的增长一极来自中国。随着打车、外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手机支付已成为年轻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有84.9%的中国网民使用过移动支付,其中,95%的网友只选两个工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如今微信支付用户已达4亿,电商领域排名第一的支付宝目前更是坐拥超过4.5亿人的实名用户。

这意味着什么呢?尽管英国人认为在未来15年内英国将成为“无现金国家”,如今在英国,电子和数字化支付手段也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但个人对个人而非个人对商业机构的移动支付在英国人之间依旧很少发生。而中国使用移动支付覆盖的人群规模却远超过英国,并且还有很多支付手段和方式显然并未被统计,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在中国,不仅在高中档场所可以使用移动支付,还有许多非常意想不到的环境里也可以体验移动支付。只要有一台能用的智能手机,无论怎样的服务,中国人都能实现移动在线交易,超市、菜市场、路边摊……支付方式越来越生活化、平民化,这样的移动支付情况,很难被相关的研究机构统计在内,移动支付正在逐步内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从现金到银行卡再到如今的移动支付,支付方式的变化源于技术的不断完善。而高度依赖互联网生活的中国青年,在移动支付方面显然也比国外更能体验到方便,毕竟有着广泛移动支付需求的国人会迅速扩展移动支付的可能性。这显然将是一个移动支付的中国世纪。

“支付”这件小事

从早期的物物交换,到后来货币、信用卡的出现,支付方式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手机在线支付的比例越来越高,“支付”这件小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有谁能想到,如今的我们,“不带钱”也可以正常生活。新型交易工具的不断诞生颠覆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当我们带着好奇、惊讶的目光走近它们时,这些新产品也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移动支付创造了新的使用场景,也使用户与这些支付场景产生了理念化的新关联。现在,当我们在谈移动支付时,我们会想到各种“脑洞大开”的支付方式。从最初的短信支付到后来诞生的扫码支付、NFC移动支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掌纹支付、刷脸支付、光子支付等,诸多眼花缭乱的移动支付服务,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与支付介质变化相对应的是支付场景时代正在逐步取代账户为王的时代。

创新引爆革命。在“支付”这件事情上,也许一个新玩意还没来得及完全玩上手,我们就该准备迎接下一个新玩意了。两三年前,我们还只是拿着支付宝给淘宝购物买买单、打开微信也只是为了聊聊天,没有用手机软件打过车或发过红包,也没有在商家的收银台前掏出手机扫一下码就付了钱。那个时候,我们或许没料到,只需要两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网支付就会如此快速地席卷而来,以至于有标题党已经打出了“银行卡将沦为废品”的大标语。

如今,伴随着苹果Apple Pay、三星Samsung Pay、华为Huawei Pay、中兴ZTE Pay等各种Pay的陆续上线,手机支付领域越来越热闹,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两强相争变成了“多军之战”,王者争夺战已然打响。消费不再依赖银行卡和现金,这让消费者有了全新的支付体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移动支付不能“玩”的,这场无声的战争,让消费者乐在其中。毕竟,对于新技术,人们总是抱着期待的态度,比如去年马云在汉诺威CeBIT展现场演示的“刷脸支付”。在金融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这种看上去很酷的新型支付方式,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难道你不期待?

安全!安全!安全!

Apple Pay来了,Samsung Pay来了,拉卡拉支付手环来了……今年上半年,移动支付这一金融“时尚”不断撩拨着人们的消费热情。作为用户,我们当然希望移动支付能不断为我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便捷的生活圈。但在享受移动支付的种种便捷之处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支付安全。

诚然,支付宝、微信等主流移动支付方式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包括支付安全、产品真假、消费者隐私权、“流量偷跑”以及网络虚假广告等在内的诸多支付问题。

网络的开放性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息泄露的潜在危险,消费者银行账号和密码一旦丢失就必然造成财产损失,一些伪基站、手机病毒、恶意无线信号等恶意软件故意侵入网络消费者的移动设备,均会对个人支付账户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并且,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安全能力参差不齐,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支付宝等主流支付平台依靠其强大的风控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及时识别、拦截异常交易,安全性较高;而一些小型的移动支付公司却因为缺乏大数据,账号体系不完善,风控能力弱而力不从心。

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支付遇上移动风潮,无论是手机制造商、第三方支付企业抑或是手机用户,都需要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移动支付企业还需不断对支付的安全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政府也应该进一步完善移动支付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支付安全这一方面,依旧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