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言虚词的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4-05-04

张春凤/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中学

文言虚词的教学方法初探

张春凤/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中学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文言文教学中却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师讲究实效性,在教中突出对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掌握落实,而忽略了文章的人文性,思想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认识不深入,也就只停留在学习的外在动机上,即应付考试。长此以来,学生疲于应付,厌学文言文的情绪逐步加深,望文生畏,甚至排斥文言文。

文言文;虚词;教学方法

文言虚词与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词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意思,甚至分属好几种词类。古汉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好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好多虚词来用。我们在阅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去找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如 “于”字在古汉语中主要当介词使用,它几乎可以同现代汉语所有的介词相对应。例如: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当于“在”);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当于“自、从”)③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相当于“到”);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相当于“对、对于”);⑤归璧于赵(相当于“给”);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相当于“比”);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当于“被”);⑧业精于勤(相当于“由于”);⑨故燕王欲结于君(与、和、跟、同)。还有用法更多的虚词,如“其、而、以”等。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处许多,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反复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变化比实词大得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而文言虚词因为是从实词演化而来,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所谓“虚词不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差异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语气词,文言文中用“矣、哉、乎、也、邪”,现代汉语则用“啊、吗、呢、吧、呀”等,没有一个相同。文言虚词,基本不变的保留到今天,只是极个别。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阮元《经传释词序》)

荀子《劝学》中有言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水”字为何意,可以利用整个句子的大意加以推测。“水”本意就是源源不断地流水,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个实在的水。而在这里它被放在了情态动词“能”的后面,放在“能”后就有了动词的词性,因此,“水”这里就由名词做了动词。而它的意思则需要它所在的句子的前后句来推断。根据前后语句的大意,可知“水”在这里是“游水”“游泳”之意。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其中的“乃”,它的含义丰富,有“于是、就、才、你、你们、竟、竟然”等很多释义,如何正确选择它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可以根据它所在语句的前后语境来判断。如果选择“于是、就”,那么前后没有很明显的顺承关系。如果选择“才”,而前后两句间也不需要这样的条件关系。如果选择“你、你们”,那么前后语意将会变得混乱。最后,根据前后文意,我们选择“竟、竟然”之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朗读激趣,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真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够培养语感,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古人治学经验的结晶,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应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要用自己抑扬顿挫、真情流露的朗读来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准写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读出真情。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我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但同学们享受到了朗读所带来的乐趣。在后面的分析中,学生很快就把握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老师孔子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谨慎,曾皙的淡泊高洁。

某篇课文情节改编成舞台作品并演出。这种方式非常新颖,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较高。如在一年的元旦晚会上,我班学生成功将《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改编并搬上了舞台。这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揣摩人物形象的智慧结晶。他们真正做到了与课本主人公同命运,共悲喜。这种表演是很有效的激趣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但受课时、舞台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课堂上实际操作比较困难。

文言文的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虚词也不例外。所谓的语感,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印在脑子里。脑子里有这个表达习惯,或说有各式各样的模式,看到新的,旧的就会跳出来,新旧联系,就会知道新的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读《赤壁赋》中有“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中“此非……乎”表反问语气,以后再读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比照旧模式,立刻就能理解了。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这许许多多的模式,看见新的就会莫明其妙。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除“熟”以外别无他法。对于文言来说要想熟就得“多读”,因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而文言我们生活中已经基本不使用了。

《醉翁亭记》全篇用了二十一个 “也”。“也”在文中的语法功能不外乎判断、肯定、赞叹、解释说明这四种。 “也”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仅仅是判断解释说明之类那还有什么意思,谁听谁都会觉得索然寡味。从整体来看,全文由于“也”的运用,使得文章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全文24个句子,竟有21个结尾运用了“也”字,可谓一韵到底,这样的散文不是跟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正因为如此,使文章形成了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抒情表达效果,读来极具音韵之美。第二文中的21个“也”字句,每一句都是一幅色彩鲜明生动逼真的图画,或风景或风俗或人物或生活,每一句都再现了滁州山美、泉美、亭美、四季美、官民同乐美,“也”也是凸现文章主题美的一种技巧。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一主旨,正是在这21个“也”字句的一再亮相登场中才得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体现并酣畅淋漓地展示给读者的。“同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创调也”。

我们可以根据选文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把目光集中在一两个虚词上,如教《师说》可以学“之”,联系以前的知识,集中体会、集中训练,这篇文章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就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加上下一篇课文《赤壁赋》中的“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供适”,可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所有有“之”的句子,反复比较,看看这类句子是怎样说的,以后遇到类似的句子自然就知道了。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找到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备注: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研协作基地——基于“五环学习法”的特色发展研究基地(编号:14XZ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