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欧阳桃花 吴基伟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航展价值共创参与者的价值共创活动,分析航展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特征,聚焦中国航展如何与各参与主体互动,从而进行价值共创的过程。该研究能够指导会展企业如何与合作伙伴进行价值共创,形成信息共享、风险共但、利益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从而提升系统和平台的凝聚力、竞争力、发展力;有利于政府更清晰地认识新环境下会展企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会展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演进路径和发展方向,为政府指导蓬勃发展的各类会展业创立发展、提质增效、做强做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航展;会展经济;价值共创;商业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20) 01-0027-18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Value Co-creation Promoting the Commercial Ecosystem of Airshow China
OUYANG Tao-hua1 WU Ji-wei2
(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2.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value co-creation activities of the participants of airshow China,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ercial ecosystem of airshow, and focuses on how airshow China interacts with each participant, so as to carry out the process of value co-creation. This research can guide exhibition enterprises how to create value with partners to form a business ecosystem featuring information sharing, risk sharing and win-win benefits, so as to enhance the cohesion,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power of the system and platform. It is beneficial for the government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law of exhibition enterprises in the new environment, grasp the evolution pat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mmercial ecosystem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guid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various kinds of exhibition industry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make it stronger and better,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is.
Key words: air show,exhibition economy,value co-creation,business ecosystem
一、引言
(一)選题依据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我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航空产业是位于工业体系顶端的“皇冠产业”,而航展承担着航空装备交易、航空文化交流、发展和科技成就展示等多重责任,对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有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中国航展也是我国向世界展示国家科技硬实力的重要平台,展示国家蒸蒸日上综合实力的国际化窗口,借助举办航展契机,对“大国形象”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进行具象化传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航展的成功提升了举办城市珠海包括中国珠三角的城市形象,极大促进了会展业、旅游业、酒店业、通航业等产业的发展。2016年第十一届珠海航展的展会成交额为400亿美元,对珠海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总经济效应占珠海市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51%。2018年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展会成交额增长近50%,高达600亿美元。自1996年举办首届以来,中国航展现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中国航展一步一步实现从“政府办展会”到“多方建平台”再到“体系构建商业生态系统”跃升,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目前尚停留在经验助推层面,还没有系统的实践梳理和理论思考。
中国航展属于会展行业,会展行业在国际上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城市的面包”。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即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会议,展示成果,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一种经济形态。根据国际会议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数据,中国会展业排名第八;《中国展览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2017〕》显示,全国展览会营业收入达872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提升9.7个百分点。会展经济具有强烈的城市经济特征,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通过强大的带动效应促进商贸、旅游、住宿、餐饮、文创、娱乐等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能够提高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
中国航展经过了3个阶段的发展:①初创阶段,主要表现为行政主导的航展创立及平台“撮合”(1996—2007);②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航展平台发展巩固和航展品牌培育成长(2008—2014);③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航展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和快速成长(2015—)。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中国航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随着中国航展的不断发展,其参与主体已经从简单的主办方、参展商、供应商、普通观众为主的“会展活动”,扩展到酒店业、旅游业、物流业、餐饮业、专业观众群、多元供应商、国内外专业媒体等多个参与主体共创价值的会展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由Moore首次提出,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经济联合体,主要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包括代理商、销售渠道、銷售互补产品及提供服务的人)、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有力的成员(如政府部门、立法者和各种协会等)(Moore, 1996)。并且在这个系统内部,成员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单个企业无法创造的价值(Gr·nroos和Voima, 2013)。现代企业需要通过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才能为顾客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外部企业和核心企业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商业生态系统(Adner和Kapoor, 2010)。
商业生态系统内的主体如何创造和获取价值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问题,是商业生态系统成功构建和有序运行的关键要素。中国航展的发展历程就是各主体间不断调适价值共创的过程,如今中国航展价值共创参与主体不仅超越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二元互动,引入了更多更复杂的价值共创参与者,特别是中国航展一开始就不属于完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生态系统,初创和发展阶段政府机构不再是非核心的边沿参与主体,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重要甚至该生态系统内的主导价值共创参与主体,而到商业系统构建阶段,各主体间的角色地位不断演变,包括政府机构,正是系统中各参与主体角色地位的市场化演变推动了中国航展演化升级。而中国航展如何形成相互依存的商业生态系统,无疑与其核心参与主体价值共创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以会展行业中的中国航展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珠海航展20余年的发展历程,研究价值共创如何促进航展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本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层面:(1) 航展的价值共创结构:其价值共创的主体有哪些?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2)航展价值共创主体的价值共创机制是什么?(3)航展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结果具备什么特征?对日益发展的中国乃至国际会展经济有何借鉴和指导?
(二)研究意义
本文的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价值共创是商业生态系统的鲜明特征(崔淼和李万玲, 2017),当前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主体涉及了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简兆权,2016;Thomas和Autio, 2013),特别是中国航展的价值共创主体属于非完全商业化的组织,因此本文聚焦中国航展如何与各参与主体互动,从而进行价值共创的过程,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价值共创理论,揭示复杂主体包括特殊主体间价值共创的机制和特征。第二,补充和完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现有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缺乏更具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市场与非市场主体交融、线上与线下参与者交互的复杂系统,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航展价值共创参与者的价值共创活动,分析航展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特征,有利于丰富和补充会展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
本文的实践意义包括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本研究能够指导会展企业如何与合作伙伴进行价值共创,形成信息共享、风险共但、利益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从而提升系统和平台的凝聚力、竞争力、发展力。宏观层面,有利于政府更清晰地认识新环境下会展企业发展的规律,把握会展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演进路径和发展方向,为政府指导蓬勃发展的各类会展业创立发展、提质增效、做强做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研究目标
本文的理论目标是运用价值共创、商业生态系统等理论,以中国航展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航展通过与各参与主体不断进行价值共创,从而推动航展商业生态系统逐步成熟的过程。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本文以“会展经济”“价值共创”“商业生态系统”等为关键概念,检索并研读了百余篇中英文经典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价值共创的研究多侧重于企业与消费者的二元互动,缺乏与其他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创的动态过程研究。而对中国航展等特殊案例的商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尚未系统性开展。以下分小节详述。
(一)会展经济相关理论
1.会展经济的研究现状
会展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会展经济则是以会展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专题会议等,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孟凡胜, 2012)。会展业发展充分体现着城市社会资源的综合配套能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被认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本质功能在于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媒介与平台。会展业为企业提供了产品展销平台,强化了企业的品牌意识,使企业获得信息与投资机会,进而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集聚、互补与整合,为产业发展聚集了资金、技术与人才,加快了培育区域增长极的速度。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强,能够带动城市交通、通信、金融及其他特色产业等的发展,推动区域/城市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会展举办城市创造更多投资机会,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与竞争力。
会展经济的功能具有强烈的城市经济特征:首先,会展经济通过发展会议业、展览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其次,会展经济通过其强大的带动效应,促进城市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城市商贸、旅游、住宿、餐饮、特色产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远比它本身所得大得多的经济效益;第三,大型会展的成功举办不仅能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大大增加举办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国内外均有学者对会展经济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运用模型化方法揭示城市会展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李旭和马耀峰, 2008)。Kim等学者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各种会展收入的乘数效应及对韩国经济的影响(Kim, Chon和Kyuyoop, 2003)。Deyer等认为,在投入—产出模型中,产业间的互动关系未被考虑,会展对举办地经济的负面作用被忽略了,对举办地生产总值和就业的影响被夸大了(Deyer, 2006)。 Bermejo对对展览业在城市区域竞争力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论述(Bermejol和Cuadrado, 1995)。
国内对会展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展竞争力、会展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或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会展产业链等方面。(1)建立会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或利用计量模型等对会展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例如:王程凯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城市会展业外部环境因素、城市会展业支持硬件条件支持因素、城市会展业软件条件支持因素、城市会展业吸引力因素、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核心动因六个大层面,并进一步对上海会展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王程凯,2006);刘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会展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刘萍,2010);薛华考察了中国会展产业集群情况,对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薛华,2007)。(2)研究会展产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例如:罗薇对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罗薇, 2008);叶凯等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对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城市会展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指出会展业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 叶凯和田金信, 2011);胡平等对上海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上海展览业的拉动效应为1:8.4的结论(胡平, 2006);胡萌、王海玉认为会展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分为一次性直接经济影响和持久性间接经济影响,并利用增加值指标测度了会展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胡萌和王海玉, 2010)。(3)从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分类及运行等方面研究会展产业链。例如,殷瑞普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会展业发展影響区域产业结构的表现方式、机制以及约束因素(殷瑞普, 2003)。
可以看出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关于会展经济的相关研究仍集中在会展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与城市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等方面,对于会展业各参与主体如何进行共创价值,逐步提升会展的影响力、竞争力、发展力仍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研究。
2.中国航展发展历程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我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自1996年举办首届以来,迄今已经成功举办12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展会现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中国航展经过了3个阶段的发展:①初创阶段,主要表现为行政主导的航展创立及平台“撮合”(1996—2007);②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航展平台发展巩固和航展品牌培育成长 (2008—2014);③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航展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和快速成长(2015—)。珠海航展的参与主体已经从简单的观众、参展商和主办方为主的“会展”,扩展到酒店业、旅游业、物流业、餐饮业等多个参与主体共创价值的会展商业生态系统。航展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如图1所示。
中国航展在20多年的发展探索中,逐步把“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作为办展目标,既为参展商在航空航天乃至大防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广阔平台,又逐步发展为世界航空航天制造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契机。这一演化过程历经10余届展会的艰苦探索,也是在对标国际展会的发展经验中,实现中国航展与各参与主体间价值有序共创、商业生态系统不断演进优化的发展历程。
从历届中国航展参展的主要装备看,就航空武器装备来说,几乎每一届都有新的装备参展,每一届都给公众予新的期待,这也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20余年的发展进步,见证了广东珠海乃至中国航展平台效益的衍生。具体如图2所示。
(二)价值共创理论
1.价值共创的起源与内涵
19世纪,Storch曾指出“服务过程需要生产者和顾客之间的合作”,暗含了价值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决定的思想。“共创”理念出自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消费生产者”概念(Stigler, 1977)。随后,Normann等正式提出价值共创的思想,他们认为供应商、顾客等企业之外的价值创造系统是一个成功企业应该关注的,并指出互动是价值共创的基本方式(Normann和Ramirez, 1998)。
消费者利用企业这一大平台积极的参与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同时及时的将体验感受反馈给企业,从而使得企业第一时间了解顾客的需求(李丽娟, 2012)。消费者与企业的这种发现价值的有效互动,打造了出不同的个人体验环境,创造出真正的企业价值(赖珍珠, 2016)。Douglas等将价值共创的参与者进行了扩充,认为除顾客意外,还应该包含一切其他利益相关者(Douglas和Lambert, 2012)。
目前对价值共创的研究分两类:由Prahalad和Ramaswam提出的价值共创理论,在生产逻辑的主导下价值是由企业和顾客共同创造的,能够增强消费者和企业的关系黏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Prahalad和Ramaswamy, 2004)。这类学者学者对价值共创的价值的界定基于传统价值链。他们认为企业仍为价值创造的主导者,消费者主要通过自己的需求信息对价值创造产生影响。另一类是由Vargo和Lush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理论,认为顾客将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通过网络分享使用体验。将消费者仅仅是经济系统的理性参与者转变为消费者也能够创造价值,实现了消费和生产的统一认识(Vargo和Lusch, 2004)。
以上两种价值共创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存在的差异。首先,研究视角不同。Prahalad和Ramaswam是基于生产逻辑下的企业经营战略的微观选择;Vargo和Lush是基于服务逻辑下的经济发展的宏观模式;其次,价值共创的内涵不同。Prahalad和Ramaswam认为价值共创是二者通过互动共同创造消费者个性化体验的过程,具有广泛的内涵;Vargo和Lush的价值共创指使用价值共创,只在特定的使用和消费阶段。最后,价值创造者不同。Prahalad和Ramaswam的价值共创理论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合作企业;Vargo和Lusch的价值共创理论包含的是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合作者网络。
2.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
价共创值自2004年在管理学中被明确提出,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和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价值共创内涵特点、管理方式和模式构建等热点问题,具体如表1。
3.价值共创与商业生态系统
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价值共创视角下,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中首次提出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概念,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经济联合体,主要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包括代理商、销售渠道、销售互补产品及提供服务的人)、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有力的成员(如政府部门、立法者和各种协会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Moore, 1996)。在传统的结构中,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是单向线性的价值链,而在生态系统中企业间关系、企业与客户间关系以及单纯的客户关系组成了价值网,不同于传统的价值链。生态系统应该包括核心企业、服务供应商、各类消费者三种角色。利用单向线性分工来适应供应方主导的价值创造与获取模式,是传统的价值链,它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以平台为主的经济环境。而生态系统可以通过降低沟通、中介等主体间的交互成本提高用户参与价值共创的能力;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架构设计促进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规范系统内各主体的行为平衡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矛盾,它重塑了产品或服务的边界,通过资源的重组将同时带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如表2所示。
4.价值共创与赋能
“赋能”这一概念起源于“授权赋能”,围绕“授权”进行拓展。“赋能授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容,强调组织内部的权利分配问题,即通过建立员工授权机制,实现组织群体的“增权升能”(Rosabeth,1995)。从组织行为学出发,“赋能”一词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如农业生产领域的还权赋能和司法领域的法律赋能。Acar和Puntoni( 2016)指出,互联网时代顾客交易地位的提升,迫使企业同顾客开展快速、开放、持续的对话(Acar,2016)。因此,在传统员工赋能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了顾客赋能的新视角,主张企业通过赋予顾客更多主动权,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Acar, 2016)。除去顾客赋能外,现有文献多是对“授权赋能”理论的进一步扩展与深化,并未跳出组织治理中权利安排的范畴。
此外,Schmidt 和 Rosenberg ( 2015)在《How Google Works》的序言中提出,赋能有三点原则:(1)强调激起人的创意与动力;(2)强调文化与价值观的营造;(3)强调组织本身的设计、人和人的互动(Schmidt, 2015)。郝金磊指出,大型的组织或平台,通过创造互动场景、开放平台接口和技术转移转化等手段,赋予利益相关者创新、生产和竞争的能力,以实現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利用,达到同外部组织或个人共生、共享、共赢的理想状态,是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之一(郝金磊, 2018)。
也有一些学者从赋能对象的角度研究了数字化赋能,并将其分为员工赋能和顾客赋能。(1)员工赋能: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员工赋能的重要工具,促进员工之间的直接沟通和信息的自由获取,方便做出更准确复杂的决策,有助于跨职能的过程改进和决策制定(Kathryn, 1999);员工赋能既包括让员工分享信息及配置资源等权力,也包括帮助员工培养相关技能及自我管理的能力(Barner, 1994),还包括通过权力赋予改善员工工作信念、增强自我效能感所激发的内在潜力(Spreitzer, 1995; 刘芸, 2011)。它是工作环境提供了信息享用权、学习和成长机会、对工作所需资源的获取(Kanter, 1993)。(2)顾客赋能: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被授权,获得了参与和表达的新能力和新途径(Makinen, 2006),利用数字资源满足自身需求(Cheema, 2015)。借助数字工具,企业能凝聚顾客力量,利用顾客数据更好地服务顾客(Saarijarvi, 2013)。顾客赋能不再限于交易权和信息权,而是进入营销活动与企业共创价值,同时顾客之间相互交易,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各方实现共赢(Labrecque, 2015)。
5.价值共创与资源编排
价值共创本质也是对生态系统内的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利用,因此资源编排理论能为商业生态系统内的价值共创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我们也简要对资源编排理论进行了分析整理,以期能够更好的分析和更深入的理解中国航展的价值共创机制。
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至今,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Barney和Ketchen 等, 2011):关注资源的本质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将资源基础理论应用到战略管理和其他研究领域;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概念视角,并出现与其他理论视角的融合。在静态资源观的基础上引入动态视角是资源基础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更好的解释企业管理者与资源的互动过程,Sirmon等(2007)基于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的逻辑框架,提出资源管理(Resource Management)理论,将其定义为:为了实现向用户创造价值和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对资源实施结构化、捆绑和利用的综合过程(Sirmon 等, 2008)。资源管理理论虽然尝试打开了企业资源到价值转变的过程,对资源基础理论进行了补充。但是资源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变化的双重影响,然而,该理论忽视了这一影响。
同时,Helfat等(2007)基于动态能力的逻辑框架,提出资产编排(Asset Orchestration)理论,主要包含搜寻/选择和重置/部署两个主要过程(Helfat和Finkelstein, 2007)。资源管理和资产编排在各自的框架都聚焦管理者对资源相关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提升竞争优势,而且这两个理论在内容上却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资源管理中资源剥离(Resource Divesting)和资源战略部署(Deploying Strategies)是资产编排所没有的,而资产编排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和治理结构这些要素在资源管理中也未强调。
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的研究表明,资源基础和资源动作在获得竞争优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资源管理和资产编排两类研究在不同方面相辅相成(Sirmon 等, 2011)。于是,Sirmon等(2011)在资源管理与资产编排的基础上提出资源编排(Resource Orchestration)理论,以便于在资源和能力的逻辑框架内研究管理者对资源的行为(见图3)。该理论从过程视角探讨资源的形成和演化,延伸了资源基础观对于静态资源存量的假设,试图打开资源与能力之间的黑箱(许晖和张海军, 2016)。资源编排理论认为管理者对资源的动态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动作:(1)资源结构化,通过资源的获取、积累以及剥离形成关键资源的组合,进而与外部环境匹配;(2)资源捆绑,通过资源的稳定化、丰富化和开拓,形成核心能力;(3)资源利用,通过资源的调动、协调和战略部署,利用市场机会并创造价值(Sirmon 等, 2011)。
(三)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1.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和内涵
(1)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
Moore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经济联合体,主要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包括代理商、销售渠道、销售互补产品及提供服务的人)、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有力的成员(如政府部门、立法者和各种协会等), 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Moore, 1996)。企业是嵌入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理解企业的竞争行为需要把企业嵌入所在的生态系统中来考察,企业也不应被视为单一行业的一员,而应是跨越多个行业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Moore, 1993)。其后学者们就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等进行了研究(Thomas和George, 2001; )。Iansiti等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占据不同但彼此相关的生态位的企业所组成(Iansiti和Levien, 2004)。Garnsey等将商业生态系统视为业务的直接交易环境,除了价值链上下游的主体,还包括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监管机构等(Garnsey和Leong, 2008)。也有学者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具有共生关系的企业组成的经济共同体,并且在这个系统内部,成员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单个企业无法创造的价值(Gr·nroos和Voima, 2013)。
近年来,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产业环境日趋动荡、消费者对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期望越来越高,产业边界逐渐模糊,跨界合作与价值共创成为潮流,商业生态系统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构建商业生态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Iansiti和Levien, 2004),构建稳定的价值网络(Peltola, 2016),获得互补创新(Adner, 2006)和降低交易成本(Pache, 2013),使得企业获得整体竞争优势(Williamson, 2012),从而更好地响应和满足市场变化和顾客的多样性需求(崔淼, 2017)。商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和共同演化(Gr·nroos和Voima, 2013)。
增加商业生态系统内企业的分类:第一类:微隙型企业。这类企业数量众多,在整个系统中占有了绝大多数,这类企业实力不强,相对于其他企业也没有很明显的竞争优势,他只能专注于某一个狭窄的市场领域,通过自身某一项资源的优势在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第二类:主宰型企业。这类企业与微隙型企业相比,在某一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并试图在系统中最大限度的获得自身利益。第三类:骨干型企业。这类企业实力强,规模大,处在整个系统的顶端,是整个系统的大腦,同时为系统内其他成员提供共享资产。
(2)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商业生态系统是由生产商、投资商、供应商、营销商、消费商等组成的统一体,具体如图4所示。
(3)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
2.商业生态系统的阶段划分
在商业生态系统的阶段划分上,Moore( 1996)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开拓、扩展、领导、死亡或自我更新四个阶段:
(1)开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网络核心型企业寻找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和服务,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期。网络核心型企业作为系统的核心,要为商业系统提供吸引其他企业加入系统的有利条件,并确保能维持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探索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协调系统各企业的关系至关重要。
(2)扩展阶段:该阶段需要网络核心企业维持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吸纳更多其他企业加入系统。在这里网络核心型企业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作为系统的领导者,在其他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系统间发挥重要作用。
(3)领导阶段:领导阶段,网络核心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担任起领导者角色,维持系统的发展和创新,使各企业处于各自生态位发挥其各自的职能,在此阶段,系统中各企业的地位均得到巩固,核心型企业为系统创造出更多价值。
(4)再更新阶段:此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此时,处于整个系统领导地位的网络核心型企业必须紧跟环境的变化,摸清市场规律及其变化,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措施,巩固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固步自封,不能及时改进自我,那么就会有走向灭亡的可能。
3.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形式
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首先要建立在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之上,有时候仅仅信任还不够,还需要承诺甚至协议来保证。商业生态系统的合作形式以动态联盟以及信息互动为主,反映了各成员之间的物理实体、商业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合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供应链的合作、插入兼容、虚拟合作和转包类型等。
商業生态系统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保证了系统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为企业自身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合作使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赢得市场机遇。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形式为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进化,这一进化形式正是由上述特定的合作方式以及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共同决定的。
协同,即通过互相协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协同进化具体体现为:系统的要素之间,系统要素和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实现整体效应大于两者效应之和的效果。进化可以解释为低级向高级、无序到有序的动态变化过程。协同进化是自然界中比较高级的一种进化,协同进化的效率较单一的进化要高很多。而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是系统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争夺有限的资源,在竞争之下不断寻求自身的强大,成员之间的协作则表现为同一个系统内部的成员相互促进,共享资源,共同推进系统进步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发展。
在自然界中,协同进化可能发生在食物链的前后端,也可能发生在处于同一等级的食物链之间的竞争当中。进化是商业生态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消费者选择的必然结局。协同进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竞争,二是系统的外部环境选择的力量。商业系统的协同进化,包含系统内方方面面的进化,既有系统内部成员与其竞争对手、供应商、分销商等相关企业之间的协同进化,也包含了各附属子系统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有商业生态系统以外相关系统的进化。这一协同进化可以帮助完善系统内部各方面的水平,例如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生产能力、性能和服务水平、营销水平,等等。在系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系统内部成员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大幅提升,这是商业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系统的最大不同之处。
4.商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网络
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各个成员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每个企业成员在系统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他们运用自己独特的运营理念实现企业增值提高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之间又联合起来相互调整各自的价值链以实现合作和协同进步,每个企业之间都有效地关联起来从而减弱竞争带来的损失,使得系统所有企业的价值增值远大于单个企业的价值增值之和,产生正的溢出效应。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商业生态系统存在的价值在于实现企业间信息、现金流和物流等的自由畅通流动,给系统内所有企业以及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带来额外的价值增值。
如果系统内不同成员之间利益产生矛盾不能兼得时,就需要商业生态系统从大局出发以整个系统的价值增值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内部协调并做出选择。广大消费者是商业生态系统内部价值链增值的源泉,因此,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系统的物流(产品或服务)开始于供应原点,终止于消费,物流开始于自然界,结束于自然界;而资金流则刚好相反,开始于消费者,结束于供应点;信息流则没有固定的方向,它可以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不断的循环流通。处于节点处的企业则通过物质流动来产生价值的增值,同时伴随着相反方向的现金流动。系统实现这一过程的功能远大于单个企业成员的功能加总之和。
(四)研究小结
国内外学者对价值共创、商业生态系统等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但仍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第一,在价值共创的参与主体上,以往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企业与消费者的二元互动( Gebauer等, 2010),但近几年对价值共创主体的研究逐渐由企业与消费者转移到更广泛的服务系统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简兆权等, 2016; 冯长利和刘洪涛, 2016),其他一切利益相关者也属于价值共创的参与者(Lambert和Enz, 2012)。而现有研究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共创过程缺乏必要的探讨。同时从实践界看,企业实践活动表现为与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价值共创理论的这一不足降低了该理论对企业实践的指导性。
此外,现有的研究多从商业企业的角度研究价值共创,而中国航展生态中的价值共创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是政府主导下的价值共创,现有理论尚且缺乏相关的探讨。因此,有必要在更广泛的参与主体的基础上研究价值共创的动态过程。
第二,已有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核心企业如何与商业生态系统协同从一个阶段进化到另一个阶段尚未系统开展。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更多侧重于核心企业与商业生态系统单个阶段的截面分析。例如,Moore(1993/1996)揭示的商业生态系统四个不同阶段,分别以四个不同核心企业的生态系统揭示。Iansiti和Levien (2004a/ 2006)认为商业生态系统围绕着核心企业基础架构的进化而发展,以三个不同核心企业的生态系统揭示了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模块化和松散耦合三个不同阶段。无论是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四阶段还是三阶段,均缺乏如何与核心企业协同从一个阶段进化到另一个阶段的全面思考,对商业生态系统整体演化过程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第三,现有的价值共创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内涵,以及相关价值共创管理方式、模式构建的文献分析研究,聚焦在企业的实证研究尤其是最贴合实践数据的案例研究较少,这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已有价值共创和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有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对于其他传统行业如会展行业鲜有涉及。中国航展自成立到今天,生态系统内的各相关方不断共同创造价值,多个参与主体、行业都受益,并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案例研究方法适合从企业实践活动中发现并构建新理论,也有利于详细描述“现象”是什么、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发生(欧阳桃花,2004)。因此,有必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会展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价值共创促进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分析框架
鉴于国内外已有文献研究不足以及中国航展的实践,本文以中国航展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国航展如何与各类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共创,进而促进航展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理论分析框架如图5所示。
关于价值共创结构和价值共创机制的思考(见图6、图7):
(二)技术路线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8所示。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规范性案例研究方法,扎根于中国本土企业和平台,总结与提炼价值共创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案例研究是基于某一环境中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考察的一种经验性的研究方法(Yin, 1994),也是通过典型案例,详细描述“现象”是什么、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从中发现或探求现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的一种方法(欧阳桃花, 2004)。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情境下的探索,其目的在于理解一个源于情境的现象(陈晓萍和徐淑英等, 2008)。
1.长期跟踪与深度的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适合从企业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知识,揭示了现象之后隐藏的深层原因,构建新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需要与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共创,并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生态系统,从而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本研究选择中国航展为研究对象,期待更深入系统地探讨在新环境下会展行业如何通过价值共创促进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以及各阶段的价值共创主体,主体间关系、以及价值共创机制。中国航展二十几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众多的风雨坎坷,见证了中国力量的发展强大,这些感召本文作者深入研究这些“正能量”案例,提炼中国情景的管理创新的学术思想。依据论文目标设定,本研究案例对象选取中国航展进行深度调研。
本文将运用结构化(Structured)、实用化(Pragmatic)、情境化(Situational)的SPS案例研究方法(Pan和Tan 2011)。这一方法不但集成了欧美流派的精髓,使案例研究更具操作性,缺乏语言优势的亚洲学者,也可以写出高质量的案例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依据论文目标设定,本研究案例对象将关注中国航展的主办方、核心企业、政府、参展商、专业人士、广大受众、主流媒体等进行深度调研。
2.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管理学者需深入剖析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以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苏敬勤和李召敏,2011)。案例研究不仅充分考虑情境,也扎根于現有理论构建新理论过程(Eisenhardt, 1989)。本文正是通过对价值共创、商业生态系统等理论的系统回顾,直面新环境下中国管理创新实践的最前沿来从事案例研究。本文扎根于中国航展的成功实践,试图揭示会展企业通过价值共创促进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动态过程。
四、案例研究
本文选取中国航展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对珠海航展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共创的过程和具体内容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其次,分析不同阶段价值共创的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关键参与者和作用平台;接着,利用充分的数据和案例打开价值共创机制“黑箱”;最后,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特征。
珠海航展创立于1996年,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以进入国际航展的第三梯队,比肩莫斯科航展。2018年,中国航展成交金额达400亿美金,中国航展已经成为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平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带动中国广东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国际名片。其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同时3个阶段分别呈现出撮合式、兼容式与交互式的价值共创模式。
航展商业生态系统萌芽阶段的撮合式价值共创(1996—2007):该阶段的珠海航展属于初创及价值链“撮合”的状态,政府“撮合”并承担主要办展经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在这一体制下,中国航展的价值链各关联方从政府部门“拉郎配”到主动协同,从各自完成任务式的被动进入到主动策划参与争取效应最大化,从自娱自乐到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航展,并开始意识到共同维护航展平台的良性成长,珠海航展走过了10年的探索、发展历程。这一阶段,通过这种行政加计划“撮合”方式,推动了珠海航展商业生态系统的初创,并基本确立了航展平台作为基础价值平台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系统衍生发展和有序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航展商业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的兼容性价值共创(2008—2016):该阶段,中国航展发展即航展平台“兼容”发展和品牌培育成长阶段 (2008—2014),这一阶段,中国航展不断学习借鉴国际专业航展经验,开始政府行政主导与市场专业整合“兼容”式发展,专业展商、专业活动、专业观众、专业服务的共同打造与国际化能力提升的对标,使中国航展各相关方的价值共创“兼容”并进,航展品牌成长步入快车道,并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航展平台作为品牌价值共创平台,逐步扮演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协调者地位,形成了与系统内各相关方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与合作关系,确立了其在价值共创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推动着中国航展商业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发展。
航展商业生态系统成熟阶段的交互式价值共创(2016—):该阶段,中国航展成熟即航展商业生态系统“交互”迭代和快速成长阶段(2016—),中国航展更加清晰了“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新增聚合了6家国内最优质的主办方资源,通过专业领域和展览资源的“交互”共享,实现了商业生态系统构成更高端、更专业、更强大,使系统价值共创能力、效率、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组展、招展、展会运营等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利用APP、微信、智能工具等平台,使线下线下展会智慧含量提高,展商和专业观众高度关注的商务活动逐步精准化,航展商业生态系统被赋予了新的运行模式和能量。同时,生态系统中的国内外参展商、配套服务机构、专业观众、新闻媒体、其他衍生服务提供商、餐饮、娱乐、通信、交通等行业也被主承办单位纳入到生态系统联动机理中,实现了价值共创更加紧密的体系联动。
五、结 语
本文重点对价值共创和生态系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进行阐释,对本文研究成果与已有的国外先进理论进行比较,完善中国情境下价值共创和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价值共创结构和价值共创机制探讨会展企业的价值共创过程,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价值共创理论。当前价值共创的主体逐渐涉及了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简兆权等, 2016; 冯长利和刘洪涛, 2016)。而现有研究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共创过程缺乏必要的探讨,本文提出价值共创结构和价值共创机制的概念,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价值共创理论。此外,现有关于价值共创的研究多站在核心企业角度研究价值共创,而中国航展生态中的价值共创不是完全市场化的,是政府倡导、平台引领、市场决定的价值共创,因此本文的探讨价值共创的机制更进一步丰富了价值共创理论。
第二,提出企业价值共创促进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模型,对商业生态系统整体演化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中国航展商业生态系统甚至会展行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目前尚未有深入的研究,与蓬勃发展的会展行业和会展经济是不相适应的。核心平台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如何演化?政府主导的商业生态系统有什么样不同的特点?最终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结果特征?本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作出回答。
第三,选择中国航展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会展企业通过价值共创促进商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研究目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高度适配。首先,文献检索后发现,目前国内关于价值共创和商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实证研究多是直接引入国外研究的理论关系,使用国内的数据进行检验或者适当修正,可见国内现有研究对具有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创新仍然不足。真正弄清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来源,就是要对企业或组织进行全面地跟踪调查和剖析。因此,案例研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本文扎根于中国本土抓住机遇取得突破的重大平台和典型企业,采用擅长于发展新理论的案例研究方法(Eisenhardt, 1989),将有助于总结提炼出紧跟中国当代情境的管理理论(苏敬勤、李召敏, 2011)。
本文的基础研究成果特别是主要理论和案例研判,已应用到2020年即将举办的第13届中国航展前期筹备工作中,我们继续在实践中丰富这一商业生态系统的成长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Heimans J, Timms H. Understanding new pow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4, 92(12):48-56.
[2]Adner R, Kapoor R. Innovation ecosystems and the pace of substitution: Re-examining technology S-curv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 1-24.
[3]Du W D, Pan S L, Huang J. How a Latecomer Company Used IT to Redeploy Slack Resources[J]. MIS Quarterly Executive,2016,15(3):195-213.
[4]胡海波,管永红,胡京波,等.动态能力视角下共享经济的商业生态模式演化研究——设客网研发设计众包案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08):159-167.
[5]Leong C M L, Pan S L, Newell S, et al. The Emergence of Self-Organizing E-Commerce Ecosystems in Remote Villages of China:A Tale of Digital Empowerment for Rural Development[J]. Mis Quarterly, 2016,40(2): 475-484.
[6]羅仲伟,李先军,宋翔,等.从“赋权”到“赋能”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基于韩都衣舍案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7(09):174-192.
[7]Bharadwaj A, Sawy O A E, Pavlou P A, et al.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Toward a Next Generation of Insights[J]. Mis Quarterly, 2013,37(2):471-482.
[8]崔淼,李万玲.商业生态系统治理: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J].技术经济,2017,36(12):53-62.
[9]Rong K, Lin Y, Shi Y, et al. Linking Business Ecosystem lifecycle with platform strategy: A triple view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andorganis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62(1):75-94.
[10]Thomas LD,Autio E. Emergent equifina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cosystem creation processes[C]. 35th DRUID Celebration Conference 2013, Barcelona, Spain, June 17-19: 1-32.
[11]李德顺. 价值论在中国[J]. 哲学动态, 1993 (11): 39-43.
[12]亚当,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J]. 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72.
[13]Park C W, Jaworski B J, Maclnnis D J.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6: 135-145.
[14]Petty W. A treatise of taxes [and] contributions[M]. Brooke, 1769.
[15]Porter T F, Dildy G A, Blanchard J R, et al. Normal values for amniotic fluid index during uncomplicated twin pregnancy[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96, 87(5): 699-702.
[16]Brandenburger A M, Stuart H W. Value‐based business strategy[J].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1996, 5(1): 5-24.
[17]Lippman S A, Rumelt R P. A bargaining perspective on resource advantag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1):1069-1086.
[18]Ulaga W. Customer Value in Business Markets : An Agenda for Inquiry[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1, 30(4):315-319.
[19]Sheth J N, Sisodia R S, Sharma A.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centric marketing[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0, 28(1):55-66.
[20]Vargo S L, Lusch R F. Consumers Evaluative Reference Scales and Social Judgment Theory[M].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21]Prahalad C K, Ramaswamy V. Co‐creation experiences: 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04, 18(3): 5-14.
[22]Normann R, Ramirez R. Designing interactive strategy: From value chain to value constellation[M]. John Wiley & Sons, 1998.
[23]李麗娟. 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2):238-241.
[24]赖珍珠. 网络镶嵌、关系资本、价值共创与企业合作绩效之关联性研究[D]. 苏州大学, 2016.
[25]Douglas M. Lambert, Matias G. Enz. Managing and measuring value co-creation in business-to-business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 28(13-14):1588-1625.
[26]Gr·nroos C, Voima.Critical service logic: makingsense of value creation and co-creation[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3, 41(2): 133-150.
[27]万文海, 王新新. 消费领域共同创造价值的形成机理研究[J]. 经济管理, 2010(7):104-111.
[28]Sk·lén P, Pace S, Cova B. Firm-brand community value co-creation as alignment of practice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5, 49(3/4): 596-620.
[29]Ceccagnoli M, Forman C, Huang P, et al. Co-creation of value in a platformecosystem: The case of enterprise software[J]. MIS Quarterly, 2011, 36(1): 263-290.
[30]朱鸿, 王远怀, 郑达. 企业如何与消费者共创价值——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J]. 兰州学刊, 2012(7):144-150.
[31]Payne A F, Storbacka K, Frow P. Managing the co-creation of value[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8, 36(1): 83-96.
[32]任廷海, 张旭梅. 移动新环境下制造企业的移动商务模式及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21):107-110.
[33]陈菊红, 同世隆, 姚树俊. 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价值共创流程机制研究——以技术革新为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18-22.
[34]Moore J F.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 New York: HarperBusiness, 1996.
[35]Grover V, Kohli R. Cocreating IT Value: New Capabilities and Metrics for Multifirm Environments[J]. Mis Quarterly,2012,36(1):252-232.
[36]Kohli R, Grover V. Business Value of IT: An Essay on Expanding Research Direction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J]. Journal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 9(1):23-29.
[37]Gebauer H, Johnson M, Bo E. Value Co-cre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Success in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A Study of theSwiss Federal Railway operator( SBB)[J]. Journal of Service Theory&Practi ce,2010,20(6):511-530.
[38]簡兆权,令狐克睿,李雷.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顾客体验”到“服务生态系统”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09):3-20.
[39]冯长利,刘洪涛.网络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价值共创模型——基于陕鼓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6,9(05):472-484.
[40]Lambert D M, Enz M G.Managing and Measuring Value Co-creation in Business-to-Business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 28(13- 14):1588-1625.
[41]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7(2):100-105.
[42]Perkins D D, Zimmerman M A. Enabl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5, 23(5) :569-579.
[43]Conger J A, Kanungo R N. The Empowerment Proces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 13(3) :471-482.
[44]Vasant D, Arun 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business: a blueprint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7, 18(2) : 125-141.
[45]Chrysanthos D. The digitization of word of mouth: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online feedback mechanism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49(10) : 1407-1424.
[46]Oestreicher-Singer G, Zalmanson, L.Content or community· A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for content providers in the social age[J]. MIS Quarterly, 2013, 37(2) : 591-616.
[47]潘善琳,崔丽丽.SPS 案例研究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48]Ying W, Jia S, Du W. Digital Enablement of Blockchain: Evidence from HNA Grou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2018,(39) : 1-4.
[49]Du S M. Effect of Digital Enablement of Business-to-Business Exchange on Customer Outcome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Quality and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tics[M]. Atlanta: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2010.
[50]Spreitzer G M. So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Enabl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2) :483-504.
[51]Leong C M L, Pan S L, Ractham P, et al. ICT-enabled Community Empowerment in Crisis Response: Social Media in Thailand Flooding 2011[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16(3) :1-39.
[52]Thomas K W, Velthouse B A. Cognitive Elements of Enablement: An“Interpretive”Model of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4) : 666-681.
[53]Christens B D.Toward Relational Enable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12, 50(1) :114-128.
[54]Jacques R. Manufacturing the Employee: Management Knowledge from the 9th to the 21st Centuri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55]Mushin L, Joon K. Is Enablement Really a New Concept·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1,12(4) : 684-695.
[56]Kathryn A K. Digital empowerment: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and employee empowerment[D]. Canada: Faculty of Commerce Saint Marys University, 1999.
[57]Barner R. Enablement: The key to empowerment[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94,48(6) : 33-37.
[58]Spreitzer G M.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n the workplace: Dimensions,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38(5) : 1442-1465.
[59]劉云.自我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授权的中介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84-1593.
[60]Kanter R M. 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 New Edition[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3.
[61]Makinen M. Digital empowerment as a process for enhancing citizens participation[J]. E- learning and Digital Media,2006,3(3) : 381-395.
[62]Cheema A S. Digital empowerment of citizens in rural india: Issues and challenges[J]. Asian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2015, 3(9) : 25-29.
[63]Saarijarvi H, Kannan P K, Kuusela H. Value co-creation: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J].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2013, 25 (1) : 6-19.
[64]Labrecque L I. The Evolution of Consumer Empowerment in the Social Media ERA: A Critical Review[M]. Ideas in Marketing: Finding the New and Polishing the Old,2015: 582-582.
[65]Moore J F.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 Sirirajmedj Com, 1996.
[66]Moore J F . 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 71(3):75.
[67]Ecosystem Thomas Power, George Jerjian.
[68]IansitiM ,Levien R . Strategy as ecology[J]. Harv Bus Rev, 2004, 34(3):68-78.
[69]Garnesey E, Leong Y.Combining Resource-Based and Evolutionary Theory to Explain the Genesis of Bionetworks[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8(6) : 669-686.
[70]Gr·nroos C, Voima P. Critical service logic: making sense of value creation and co-creation[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3, 41(2):133-150.
[71]PeltolaT , Viana E , Aarikkastenroos L , et al. Value capture in business ecosystems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Comparison between two local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37:1270-1279.
[72]AdnerR . 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 Harv Bus Rev, 2006, 84(4):98-107.
[73]Pache A C , Santos F . Inside the Hybrid Organization: Selective Coupling as a Response to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56(4):972-1001.
[74]Williamson P J , Meyer A D . Ecosystem Advantage[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2, 55(1):24-46.
[75]孟凡勝,宋国宇,井维雪.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2, 31(04):32-37.
[76]李旭,马耀峰.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03):85-89.
[77]Kim S SS, Chon K, Kyuyoop C. Convention industry in South Korea: a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J].
[78]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5):533-541. Dwyerl, Forsyth P, Spurr R. 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events: a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79]Approach[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6, 45(3):59-66.王程凯.会展业评价指标体系与上海会展业前景研究[D].同济大学,2004.
[80]刘萍,李云鹤.基于AHP的城市会展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0,15(02):115-119.
[81]罗薇.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大经贸,2008(02):80-81.
[82]叶凯,田金信,施敏.城市会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02):157-161.
[83]胡平,杨杰.会展业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例[J].旅游学刊,2006(11):81-85.
[84]Rosabeth B Y, Peter B Y, On B O S T. Mary Parker Follett - prophet of management [Book Review][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5, 29(4):137-137.
[85]Ali A O , Stefano P . Customer Empowerment in the Digital Age: TABLE 1[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16, 56(1):4-8.
[86]Eric Schmidt,Jonathan Rosenberg. How Google Works[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5.
[87]郝金磊, 尹萌. 分享经济:赋能、价值共创与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猪八戒网的案例研究[J]. 商业研究, 2018, No.493(5):37-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