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牛冲槐 王亚南
摘 要:“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正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催化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作为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是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特点与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是否一致,以及当前我国发展“互联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从政府、企业、教师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以促进我国“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6) 03-0005-05
一、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需求已经从以生理需求为主发展为以心理需求为主。针对这一现象,林左鸣提出了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广义虚拟经济,他将广义虚拟经济定义为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满足心理需求为主),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1]。 “互联网+教育”是人们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知识精神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正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性质。虽然国内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很多,但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理论、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很少有人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得出“互联网+教育”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为了能促进我国“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快速发展,本文还对“互联网+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 互联网+教育
(一) 互联网+
“互联网+”最初是由易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提出的[2]。在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并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3]。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4]。可见“互联网+”是一个备受各界关注的新的理念。当前虽然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互联网+”统一的定义,但很多学者表示“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简单的结合起来,而是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催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起来,以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融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环境,促进传统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行业结合起来,并激发教育行业的发展潜能,就形成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能够实现公平。此外“互联网+教育”仍以教育为本质,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期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5]。
三、“互联网+教育”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
(一) 追求知识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而现在互联网的门槛要求很低,只要是能识文断字且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教育”具有大众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只要会使用互联网的人就可以加入“互联网+教育”的潮流,获取自己想学科目的相关资料。在广义虚拟经济下,人们会更多的追求心理需求的满足,而“互联网+教育”的大众性特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使人们对知识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如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科学化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入,使其心理满足感增加;大学生通过类似慕课、翻转课堂等教育网站可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使自己可以在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 知识的高效流通和转化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通过简单的教学设备从教师那单向获取知识,而在课下由于场所、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解疑答惑。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学习者可通过互联网选择学习内容,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论坛、Email、在线提问等各种方式及时与教师、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可见“互联网+教育”就是将知识、信息进行及时传输和交换,使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广义虚拟经济正是以知识和信息的高效流通和转化为标志[6],可见“互联网+教育”与广义虚拟经济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三) “以人为本”的理念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的传统教育方式,它主要是以学生课前学习、老师课上解疑为主要教育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学习意愿,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进步,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广义虚拟经济所强调的“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除了能提供各种学科的教育资源外,还能将传统教育资源以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电子书等多种形式呈现于学习者面前。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教育”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突出了个性化教育[7],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与广义虚拟经济的“以人为本”理念相一致[1]。
(四)追求公平的心理需求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单向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常常会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学生间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等优秀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共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重点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这样就可以消除信息鸿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在广义虚拟经济下,人们在心理上越来越重视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消除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使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得到满足。
四、当前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广义虚拟经济环境下,“互联网+教育”不仅降低了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还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因此各界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但我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 基础设备覆盖不全面
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前提是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设备。当前许多高校虽然覆盖了局域网,教室里也安装了多媒体,但是老师们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PPT放映,与学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中小学学校害怕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耽误学业,仅在老师的办公区域覆盖网络,导致学生不能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另外很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室没有配置多媒体,老师仍然只利用黑板进行教学,这断绝了学生通过互联网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二)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对于物质上的满足,人们会更多地追求心理上的满足,虽然“互联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由于当前很多学校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感。例如,在很多地方,教师只是利用互联网下载课件,采用简单的PPT投影进行授课,很少有老师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习者对“互联网+教育” 了解程度低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背景下,为了通过“互联网+教育”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公平,学习者首先要对“互联网+教育”足够的了解,但当前学习者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本自学与老师上课讲解这两种方式,也有学习者会上网查找资料,但很少有学习者会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网站进行学习。以山西省为例,据调查,仅有4.4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互联网+教育”,有23.89%的人表示没有了解过“互联网+教育”,还很多人表示对类似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网站不是很熟悉。可见学习者对于“互联网+教育”的了解程度不够是阻碍 “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部门
在广义虚拟经济下,学习者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以较低价格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其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但“互联网+教育”现在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还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这使得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在教育资源质量及课程收费价格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给学习者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困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很多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的公司们将关注点放在教育平台的搭建上,忽视了开发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导致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学习者难以分辨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的企业们对课程资源的收费价格也有所不同,这有可能会出现学习者以高价格购买了低质量课程情况,降低了学习者的心理满足程度。
(五)信息糅杂,给学习者带来不便
“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但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会使互联网包含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这些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常常会伴随着信息糅杂,这会给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8]。一方面,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是一个讲究知识快速高效传输的时代,而教育资源选择过多,会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查阅带来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共享虽然会使学生的选择增多,但同时也会使互联网上出现教育资源重复的现象,这会使学习者在查找资料时出现信息反复阅读的情况,降低了学习者查找的效率,降低了学习者的心理满足感。最后,网络信息混杂,会使学习者在查阅信息时难以辨别真伪,从而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五、广义虚拟经济中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需求。虽然当前我国在发展“互联网+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但可以通过政府、企业、教师共同努力来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会剥夺一部分学习者享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会阻碍一部分学习者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所以说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阻碍“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一些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使偏远地区的学习者能够享受到“互联网+教育”所提供的优秀教育资源,从而改变因地区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更多的学习者的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2. 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机构
当前,政府缺少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部门,这导致“互联网+教育”的市场秩序紊乱,出现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乱收费等现象,为了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机构,对“互联网+教育”行业进行监管。政府教育部门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监管:
(1) 设立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标准
由于政府没有设立关于教育资源质量的评价标准,当前互联网上教育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还有许多教育资源重复出现的情况,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这会给学习者带来一些困扰,从而会降低学习者的心理满足感。所以政府应该设立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标准,只有通过评价标准的教育资源才能上传到在线教育的网站上供学习者查阅。另外政府在进行教育资源质量评价过程中还要进行重复率评价,当被评价的教育资源和已有的教育资源重复时,系统应自动拒绝该教育资源的上传,以降低教育资源的重复率。
(2) 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
现有的各个在线教育网站对教育资源的收费标准不同,导致“互联网+教育”行业出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的现象。在广义虚拟经济下,混乱的“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会降低人们的心理满足感,因此政府要规范网络课程的价格,使学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3) 要求“互联网+教育”教师要持证上岗
目前有很多“互联网+教育”教师没有持证上岗,经常会出现兼职大学生充当老师上课现象发生,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互联网+教育”行业环境,所以政府应该要对在线教育网站的教师进行监督,对那些雇佣无证教师的企业警告或罚款,以降低无证上岗教师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二) 企业层面
1. 加大“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力度
“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但目前很多学习者对“互联网+教育”还不是很熟悉,这不仅会阻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还会使一些学习者追求教育公平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使学习者更加地了解“互联网+教育”的相关内容,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们在完善网络教程的基础上要加大“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习者加入到“互联网+教育”的潮流中。例如企业可以进入高校进行“互联网+教育”知识的宣传,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服务,让学习者亲身感受“互联网+教育”的优点。
2. 完善网络教程
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在加大自身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其网络教程,保证其提供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只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才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进而才能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要完善网络教程,企业不仅要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还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设立一些“教师成长系列计划”,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以完善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广义虚拟经济下,教师培训计划还可以满足教师在精神层面、社会地位感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可以在促进“互联网+教育”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方面的精神需求。
(三)教师层面
1.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在广义虚拟经济中,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教师要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习者的弱点,并针对其弱点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这些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采用多种模式或混合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和设计的创新等方面,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和检索知识
由于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教育信息和知识,这会降低学习者的查询信息的效率。广义虚拟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高速传输为特点的,信息的高速查询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为了能使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快速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查询、检索信息。
参考文献: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85-88+108.
中国新闻网:《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计划 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015年3月05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3-05/7103116.shtml.
杨莉萍.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09:232-235.
薛晔,牛冲槐,赵欣,宋磊.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定义及内涵[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78-82.
“互联网+教育”将让“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5,06:4.
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06-09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