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祝娟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的流通,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背景下对商品流通的又一次探索,这源于生鲜商品的特性对于商品流通环节的时效性有着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特征与流通模式的基础上,指出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中存在的流通主体过于分散、产业布局不合理、现代化低温存储保鲜技术落后及物流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文章针对生鲜商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目的是要降低生鲜商品运输中的商品损耗,保证生鲜商品的质量。
关键词:电商企业 生鲜商品流通 产业布局
引言
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夏凡,2017)。生鲜商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流通过程中的难度更大,如原产地过于分散、商品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大、运输过程中对运输工具、仓储条件的要求较高以及由于需求弹性小而带来的高销售风险等(王华等,2016)。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由于中间环节多、供应链长,不适用于生鲜商品的流通(孙统超,2017)。而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也使生鲜制品远距离的销售和运输成为现实(王春兰,2016)。
尽管由于生鲜制品流通模式的改变和升级,让生鲜制品的有效流通成为可能,但在流通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使生鲜制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潜在的损失。因此,在生鲜商品流通中要特别注重商品的保鲜存储、提高流通效率、并注重流通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本文在研究现有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模式的基础上,明确了生鲜商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对策与措施。
生鲜商品流通特征
我国生鲜制品的生产加工以小规模作业为主,而且生鲜制品的品种在本质上并无较大差异,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产品的竞争力较差(王蕾,2016)。从运输角度考虑,生鲜商品原产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不利于商品的大规模流通和形成规模经济。而从生鲜商品本身的特点来看,在采摘、运输和存储中也极易腐败变质,给生鲜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带来严重损失(熊维,2016)。为提高生鲜商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生鲜商品在流通中多采用冷链保鲜运输,以扩大流通半径,延长生鲜商品的保鲜期。目前生鲜商品的质量监管主要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很难覆盖到生产流通的全部环节,因此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鲜活商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本期产品的市场价格将决定下一个周期的商品供给量,从长期来看,生鲜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围绕均衡点呈现出一种蛛网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P* 和Q*为生鲜商品需求与供给均衡点的商品价格与供给量,生鲜商品的市场价格和供给量将会围绕均衡价格做出变化和调整,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周期通常为一年。当本期生鲜商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农户就会降低下期的商品预期,这时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就会较少,价格上升,如此循环反复直到达到均衡的价格。生鲜商品的供需量会围绕均衡点而呈现出一种蛛网式的收敛,具体表现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的持续波动。
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模式
从事生鲜商品销售的电商企业,即目前生鲜电商模式依托于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在电子商务模式下销售新鲜的水果、蔬菜和水制品。与传统的流通模式不同,生鲜电商以开放的互联网为交易媒介和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在线的沟通和联络,使消费者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能够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汪旭晖等,2016)。目前的生鲜电商模式打破了传统生鲜制品销售的时空限制,扩大了生鲜制品的交易范围,也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由于生鲜制品不易保存,对于商品运输时间有严格的要求,而电商企业将商品的运输环节交给更为专业的物流企业,缩短了商品的交付时间。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为生鲜商品的流通提供了新的契机,生鲜商品流通渠道中不同环节的流通主体之间进行了深度合作,缩短了传统生鲜商品的供应链长度,也减少了冗余中间环节。电商平台首先拓宽生鲜商品的营销渠道,实现了生鲜商品的异地营销,有助于打破地区的价格垄断;其次现代物流业和货运冷藏技术的发展,使生鲜制品的运输保鲜期得到了延长;再次互联网平台使生鲜制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直接对接,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生鲜制品生产者在价格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杨怀珍等,2017)。电商环境下的生鲜商品流通模式,有效解决了生鲜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匹配的弊端,不仅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而且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实惠。
电商模式下生鲜商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一)生鲜商品流通主体分散
流通主体分散主要指生鲜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及个人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许多农户或生鲜商品加工厂实施多种商品共同经营的策略,不仅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也给物流运输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谭莹等,2018)。物流运输的分散化也导致了生鲜商品流通过于分散,不利于生鮮制品的保存,也不利于商品流通规模效益的产生。为进一步调查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主体的分散性问题,本文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向X省范围内的生鲜商品供应者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共收回462份,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在全部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蔬菜供应商121家、水果供应商75家、禽蛋供应商69家、肉类供应商105家、水产品供应商92家,由于调查样本中的生鲜制品供应商可能存在多种经营的情况,实际的样本数据范围要更大。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得出了电商模式下X省生鲜商品流通主体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X省的生鲜制品的电商组织化程度不高,低于50%,特别是蔬菜和水果的电商流通专业组织化程度更低,商品流通主体的分布过于分散,而导致了生鲜制品流通主体总体分布过于分散,降低了总体流通效率。生鲜制品分散流通方式比重越大,就会越导致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的虚高,影响消费者和生鲜商品生产商的利益。
(二)电商生鲜商品流通组织布局不合理
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设置,是生鲜商品流通组织布局的关键环节之一,物流中心布局的合理化将影响到生鲜商品的流通效率及产品的质量(刘哲,2018)。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电商企业的流通业务尽管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远远没有达到全方位、高水平的要求,东西部地区的生鲜商品流通存在显著差距。其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分布较为密集,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构建也较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问题进度缓慢,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生鲜商品的流通。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些特色蔬菜、水果和肉类的主产区,由于流通组织布局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电商物流体系节点,因此这些特色生鲜产品不能及时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也制约了当地生鲜制品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生鲜商品流通中的保鲜防护技术相对落后
生鲜商品流通中要特别注意采摘环节和运输环节对产品的保护,与其他商品不同,生鲜商品的保质期和保鲜期都较短,容易在运输途中腐败变质。目前,电商企业在生鲜商品流通的首道工序中就存在作业不规范的现象,而一些采摘工具和商品装具的不规范,也导致了生鲜商品在流通的初始阶段就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损耗。生鲜制品进入商品流通渠道之前的包装环节至关重要,包装不仅使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更重要的是包装能够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进行东西部地区之间生鲜商品的长途运输中,商品包装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尽管冷藏式公路运输集装箱技术已经得到推广和普及,但电商企业出于运输成本考虑,在生鲜制品流通过程中低温运输、保鲜运输和冷冻运输的专用车辆使用比例仍较低(杨利勤,2016),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专用运输工具的使用比例更低。
(四)生鲜商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电商企业现行的生鲜商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服务层、流通服务层和消费服务层。从生产服务层来分析,流通主体以农户和小型服务组织为主,生鲜商品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从政府的监管角度来说效果不明显,不能够完全发挥出生鲜商品市场调控的全部功能;而流通服务层服务体系落后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不及时,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够敏感,给电商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而消费服务层的体系落后主要表现在不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市场开拓进度缓慢。
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改善对策
完善流通体系布局与机制建设。完善流通体系布局,需要整合与重建现有的生鲜商品流通市场,将其改造为大型多功能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重点调整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域布局,以物流中心为节点扩大电商生鲜商品的销售流通网络,积极探索生鲜商品超市、便利店等新的零售模式,扩大终端消费市场。完善生鲜商品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生鲜商品的在途时间。完善生鲜商品主产区的市场管理机制建设和法律体系建设,严格规范生鲜市场准入机制,保证生鲜商品的检验检疫安全。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建立生鲜商品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保证电商生鲜商品的质量安全,并以政府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逐步完善流通体系总体布局。
提高生鲜商品流通的信息网络服务水平。生鲜商品属于易腐商品类别,对于流通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没有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的支持,电商企业的生鲜商品运输就无从谈起。改善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的信息网络服务水平,需要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处理中心,强化电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流通主体合作组织可以为电商企业提供相对准确的行业信息,减少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的流通损失。生鲜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是供应链中的核心节点,除了发挥物流配送的职能外,还可以为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的运输、销售提供指导。
加大技术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的有效流通离不开现代化物流技术和存储技术的支持。造成我国生鲜商品流通中损耗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与技术落后。首先是我国海陆空运输网络的建设问题,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铁路、公路运输网络建设的投入,实现了东西部区域点、线、面的无缝对接,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从根本上提高了生鲜商品的运输效率,并最大限度减少了由于道路颠簸而造成的生鲜商品损失。其次是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布局调整。再次就是要加大现代化采摘技术设备与冷藏运输技术设备的投入,这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生鲜商品的运输损耗,保证生鲜制品的质量安全。最后就是要加大对电商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对于专业化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强,作为提高电商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高质量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将决定电商企业未来的成败。因此,解决电商企业生鲜商品中的一系列问题,培养全面的物流人才是重中之重。
由此可见,要解决电商企业生鲜商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同步进行。完善电商企业流通体系总体布局与机制建设是基础,同时优化生鲜商品的流通組织结构,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并加大资金技术投入,重点培养现代化的物流人才。只有多种措施并行,才能尽快完善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的总体布局,提高生鲜商品的流通效率。
结论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生鲜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有助于实现生鲜商品的跨地区销售、调配与运输。由于大部分生鲜商品属于易腐商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较高,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商模式下生鲜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流通总体布局、流通主体分散、保鲜技术落后及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目前我国电商企业生鲜商品的流通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从实践中进行模式的探索与调整,并做好技术投入与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夏凡.商品流通渠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有效拓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2.王华,张毅.“互联网+”战略对物流金融的创新模式影响机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6(11)
3.孙统超.谈流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内在机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7(2)
4.王春兰.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问题及创新[J].价格月刊,2016(1)
5.王蕾.面向“互联网+”时代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改进研究[J].农业经济,2016(6)
6.熊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研究[J].农业经济,2016(5)
7.汪旭晖,张其林.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基于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的双案例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2)
8.杨怀珍,李灿灿,刘瑞环.基于“农超对接”的S集团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9.谭莹,胡洪涛,李大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农产品产业链的价格冲击研究——基于供需双方“议价能力”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8(7)
10.刘哲.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机制与影响因素仿真研究——以大蒜产品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
11.杨利勤.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6(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