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分析

时间:2024-05-04

姜云莉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作为基础性产业的流通业仍属于粗放式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1998-2016年期间我国流通业每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并分析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指标体系,选取各个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综合评价、动态计量、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得出1998-2016年期间流通业各个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贡献,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通业   发展方式转变   全要素生产率   贡献率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对流通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流通无用论”、“流通从属论”转变到市场经济下的“流通先导论”、“流通基础论”。当前,我国流通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己经从总体短缺转变为总体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流通業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进入21世纪,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商品消费服务的质量、效率、便捷有了更高要求。作为消费和生产纽带的流通业,应当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业都是粗放型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进行研究,以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研究对象,从流通业发展转变衡量指标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和贡献角度分析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在我国商务部发布的《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纲要》中,将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餐饮业及居民服务业归入流通业。由于统计数据限制,本文研究的流通业只包含批发业、零售业及餐饮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指除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物质要素之外,其它所有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为了便于评价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效果,本文中的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杨勇(2008)基于C-D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表达形式,具体形式见以下模型设定。

(一)模型的设定

在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时,应用最广泛的是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来估算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要素(资本和劳动)C-D生产函数为:

其中Yt是第t年的流通业总产出,Lt是第t年的劳动投入,Kt是第t年的流通业资本存量。α、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份额。(1)式两边分别取对数有:

μt为残差,假设规模报酬不变(α+β=1),上式变为:

凭借对上式回归能够求出劳动产出弹性α(α=1-β)和资本的产出弹性β,所以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是: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

其中gT、gY、gL、gK分别是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值、劳动投入、资本存量增长率。

(二)相关数据说明

C-D生产函数三个重要指标是总产出、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本文利用这些数据估算1998-2016年间我国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选用流通业增加值来衡量总产出,为了消除价格影响,以1993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基数计算各年的流通业增加值;劳动力投入应该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资本投入主要以我国流通业限额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年末值为基础对资本投入进行估算。基础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由于篇幅有限,每年实际增加值及增长率统计表未列出)。

(三)模型结果

使用EViews7.2统计软件,用广义最小二乘法(OLS)对式(3)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1。根据表1可知,1998-2016年,流通业资本产出弹性为0.3818,劳动产出弹性为0.6182。根据式(4)和(5)可以计算出1998-2016年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率,见表2所示。从表2数据来看,1998-2016年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几何年均增长率为9.4%,增长速度较快,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一)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衡量指标体系

本文从流通业规模、结构、效益、环境以及流通现代化这五个方面探析流通业发展方式的改变。转变指标衡量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分析可知(由于篇幅有限,关于流通业各衡量指标转变的数据分析表未列出),我国流通业在这几个方面转变明显,2005年以后尤其明显,到了2016年速度又趋于缓慢,这就代表能够对流通业发展方式的改变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

(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

流通现代化的衡量指标由于数据限制无法用于本章的实证分析,因此采用四个二级衡量指标用于实证分析。

1.主成分分析法模型。主成分分析是因子分析的一种,理论模型是全分量模型。为了消除不合理的负面影响,需在分析主成分之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变量矩阵为:

矩阵X是由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处理的矩阵。主成分为:

其中,F是主成分矩阵,模型满足m<n,即新变量个数小于原始变量;

Fi与Fj(i≠j)不相关。其中,F1的方差是最大的,其它主成分变量方差依次递减。

2.样本数据。取自于1995-2016年的年度数据,原始变量采用第三章的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部分变量,具体原始变量说明见表3所示。

3.提取主成分。首先,采取SPSS 21软件,来检验KMO和Bartlett数据,以明确是否展开因素分析。结果得知(由于篇幅有限,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未列出):KMO值为0.791,该样本数据较适合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568.10, p值为0.000,拒绝零假设,说明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从表4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高达95.378%,可以对变量的绝大多数方差进行解释,具体包含了所有观察变量涵盖的信息,因而选择前两个主成分来当作评价指标。

(三)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把体现流通业发展方式改变的因素具体归纳成两个公共因子F1、F2,此两个的公共因子属于解释变量,把全要素生产率当作是因变量来构建以下回归方程:

其中,c为常数项,a1、a2为变量的系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1.平稳性检验。选择ADF法来对平稳性进行检验,这里面最优滞后期通过AIC以及SC最小准则得到,得到三个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上表现为非平稳。针对其展开一阶差分之后,三个变量分别在其显著水平下对存在单位根假设予以拒绝,所以深入验证变量间协整关系(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未列出)

2.协整检验。采用Johansen检验法协整检验,见表5所示,发现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3.回归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方程:

上述结果表明,两个公共因子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为了进一步判断每个具体变量的影响,将公共因子用经标准化处理过的因子代入,得到了如下等式方程:

对上式中系数按大小排序,结果见表6所示。

上述结果表明:衡量指标中两个指标的系数为负,它们分别是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產业比重、流通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比重,表明它们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反向推动作用,其余11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是正值,代表其增大对转变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规模转变的衡量指标中人均流通业增加值、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0.3763、0.3760、0.3473),在13个转变衡量指标中依次排在第二、第三和第五位,说明了它们对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四个结构转变衡量指标中有两个指标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成负相关性。由回归结果可知,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使得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三个效益转变衡量指标流通业从业人员人均年销售额、流通业资本产出率和流通业从业人员人均产业增加值,均与全要素生产率成正相关性,且回归系数很高(分别为0.3496、0.3470、0.3148),这表明流通效益的提高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

(四)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由流通业发展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回归系数,可以算出1994-2011年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由于篇幅有限,贡献表未列出)。经数据分析发现,1995-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8.30,十三个转变衡量指标总体贡献达到10.43,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变化,这说明这十三个转变衡量指标背后存在共同的驱动力,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有重叠。此外,数据显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贡献了1.24,贡献率达15.00%。这一期间,流通业总体零售规模的增长是最主要原因;人均流通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为1.21,贡献率为14.5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为1.05,贡献率为12.63%。所以,流通业规模扩大是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三个规模转变衡量指标的贡献非常大,分别排在第一、第二和第四的位置。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贡献了1.24,贡献率达15.00%。在这一期间,我国流通业总体零售规模的增长是最主要原因;人均流通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为1.21,贡献率为14.5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为1.05,贡献率为12.63%。现在的流通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所以流通业规模扩大是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结构指标中流通业从业人员人均产业增加值、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的贡献较少,分别为0.26和0.04,贡献率分别为3.17%和0.52%。可知,在1994-2011年期间,这两个指标在促进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较小。通过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这两个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的相关性。但这期间这两个指标总体是下降的,因此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也为正值;流通业增加值占一、二产业比重的贡献为1.19,贡献率为14.36%,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流通业所销售的商品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增加,这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很大发展。

效益转变衡量指标中的流通业从业人员人均年销售额、资本产出率和流通业从业人员人均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1.01、0.98和0.81,贡献率分别为12.19%、11.84%和9.70%。流通业效率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很大贡献。

外部环境转变衡量指标中旅游人次占人口比、城镇人口占比的贡献分别为0.94和0.82,贡献率分别为11.34%和9.87%,这两个指标的贡献也很大。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的贡献为0.18,贡献率为2.18%,相对来说这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少。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运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出1995-2016年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这一期间的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并计算出各个转变衡量指标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具体结论为: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极为迅猛,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同时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体贡献较大。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完善流通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流通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部门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并完善符合现实要求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流通业立法应侧重于流通市场环境建设,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

流通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部门对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只是起到规范引导作用,加快转变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还是流通企业。可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实现有差异的规模化经营。流通企业需掌握市场信息,根据特定地区、特地消费人群实现有差异的规模化经营。各种业态的零售企业应当根据消费需求实现有差异的规模化连锁加盟经营,从而提高规模经济,促进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效益。经营形式上,有实力的优势企业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提高流通经营效率;管理理念上,树立为顾客、为社会、为股东、为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信息技术上,用信息技术设备武装自己,利用信息化的思维和战略来统筹流通企业的运营;物流方面,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三是流通企业要实现与商品生产商、政府流通信息部门的信息共享。一方面,要及时将消费需求动态传递给商品生产商,使生产商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生产新产品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及时将统计信息传送给国家流通信息统计部门,将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和趋势等信息传递给流通部门做适当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刘永焕.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4(32)

2.王德章,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5)

3.上创利,赵德海,仲深.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4.雷蕾.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2(11)

5.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