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燕信
内容摘要:收入水平和消费现状是宏观经济基本的体现,良好的收入水平、切实可行的消费行为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2018年前三季度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居民收入与消费具有必然联系,收入分配差距与消费倾向成反比,收入差距的缩减有助于刺激消费。在此基础上,文章研究了收入对消费的作用机理,通过基尼系数模拟得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收入差距 消费需求 宏观经济
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水平和消费现状是宏观经济基本的体现,良好的收入水平、切实可行的消费行为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两万一千元,同比上升6.6%,如图1所示。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三万元,实际同比上升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万元,实际同比上升6.8%;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约一万八千元,同比上升8.7%,中位数约占平均数的四分之三。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约两万七千元,同比上升7.4%,是平均数的9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九千元,同比上升9.2%,约占平均数的四分之三;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约一万四千元,比2017年同期提升8.5%,实际同比上升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4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分别增长4.3%和9.8%;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063元,同比提高5.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最大,为28.5%;其次,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269元,升高1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两者占总消费比重一半以上,表明目前居民的消费类别仍为生存资料消费,如图2所示。其中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约2000元,同比提高7.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5%;人均衣着消费支出约900元,同比提高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约1500元,同比提高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9%;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費支出约900元,同比提高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3%;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75元,同比提高1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约360元,同比提高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精神文明类消费占比较少,表明居民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的高低、商品的价格、消费心理的刺激、国家经济形势等(金振宇,2011)。从整个经济环境来看,国内价格指数和生产总值同样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单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居民银行存款及个人工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因。此外个人所得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
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和收入现状,得出目前居民的收入相比之前有很大提高,消费者个人的消费能力得到增强,消费类别则走向多样。研究表明,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所以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其收入状况成正比,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
国内生存总值。GDP是国民经济的核算指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则GDP也会随之上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就会得到提升。因此GDP逐步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相反,GDP下降,那么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就会降低,其消费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政府财政支出。政府财政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三个部分。政府具有强大的购买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增加采购来刺激和带动消费。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影响。这些消费性支出包括公益活动消费、公共服务消费,尤其是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环保、文化等方面的支出。这些公益性和公共服务的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政府财政支出为居民消费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和物质保障,政府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居民年龄结构。在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备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居民人口老龄化导致了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劳动人口经济负担加重,从而降低了居民消费水平。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总效应取决于老龄化正负效应的大小。所以居民人口老龄化应作为一个影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在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前进行消费结构等调整(毛中根,孙武福,洪涛,2013)。
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本文认为,在居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居民年龄结构等几个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为居民收入差距水平。通常认为收入差距可以分为两种: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其中,可以通过货币或实物衡量的指标称为绝对收入差距;而通过收入比重和收入相对额表示的收入差距称为相对收入差距。相对收入差距指标又包括了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等。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消费需求的关系
当今,城镇地区的电子商务已成为扩大城镇消费的重要一环。在过去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小时,很多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差不大,其消费习惯趋于固定。然而,随着现今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拉大,“B2C”(Business-to-Customer)电子商务的消费模式出现,使得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网络消费,这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以此,相关部门要紧紧把握住当今的机会,掌握创新管理平台,优化电商各种办事手续,进而创造消费的多样化,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带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应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资金支持,例如适当的降低电子商务企业的准入门槛,为其提供投融资信贷支持。
(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消费需求的关系
数据表明,农村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较小,消费水平也相差不大。基尼系数可以明显的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和平均消费的需求关系。数据显示,1985-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变化,但总体下降。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899,是 1985-2018年间的最高值,但在 2012年则降至 0.750;1990-2012 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了14.29%。而1985-2012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则在逐步扩大。1985年我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仅为0.226,而2012年则升至0.407,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情况较严峻,如图3所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密切。根据温特劳布有效需求理论,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和平均消费倾向分别表示为RG和RAPC,并建立计量方程:RAPC=a+b*RG,再运用 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回归结果:
RAPC=0.945-0.440*RG(25.217) (-3.898)
R2=0.322 P(F-statistic)=0.000
从RG系数来看,其值为-0.440,当农村收入差距扩大值为1时,消费需求降低0.440,而其值为负值又说明二者为负相关关系,但是较之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明显。可决系数R2较小,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差,并进一步证明了农村收入差距并不是造成其消费需求波动的最主要原因,还可能存在其他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因素。
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
提升消费倾向促进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大體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低、中、高,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财富过多的已经集中在高收入阶层手中。根据国外学者的观点,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对于高收入者来说,他们本身的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更多的收入被用于投资或其他方面。消费能力的不足,导致购买力相对过剩,高收入者即使收入增加也不会进行更多消费。而中低收入阶层尽管其相对消费倾向较高,且具有更强烈的消费欲望,但限于收入水平较低,支付能力不足,其实际消费远低于意愿消费,无法对社会的消费倾向提供其应有的贡献。加之我国当前中低收入阶层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如何通过税收措施,将高、中、低各层间收入再分配,缩减收入差距,直接决定了我国整体居民消费需求的水平,与此同时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有效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降低储蓄率改善消费需求。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居民,由于受其收入水平过低的限制,其消费潜力较大,消费倾向较高。由于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很少有钱用于储蓄,且当收入增加时也首先会用于消费支出,因此这一阶层居民的储蓄率相对很低;而中等收入阶层,他们会拿出部分资金进行消费,同时也会拿出部分资金进行保险性活动,为预防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针对高收入者来说,由于其消费倾向较低,且远远低于平均消费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且远高于平均水平。中、高收入阶层的储蓄意愿和储蓄率均比较高,这必然会挤占一部分的消费,而低收入阶层居民虽然消费倾向较高,但由于其收入水平过低而导致消费无力。针对收入差距过大,政府应该为不同收入阶层居民设定不同的储蓄率。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居民收入差距会影响储蓄率,要通过调节储蓄对消费的挤占效应,从而影响总体消费水平。
调整供求结构提升消费需求。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会影响供求关系平衡,从而导致消费水平的下降。与高收入者相比,低收入阶层具有很高的消费需求,但市场上对应其消费能力的商品依然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状。同时,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远不及其消费需求,随着这种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占比会越来越小,这些现象的不断恶化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下降;通过分析富裕阶层,结果表明,其日常衣食住行等常规消费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但目前奢侈品消费发展仍未健全。高收入阶层宁愿出国消费旅游、购物,也不愿在国内消费。所以,开拓国内奢侈品市场,提升国内旅游产业水平,对于高收入阶层国内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振宇.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及其对消费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
2.赵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
3.田园.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毛中根,孙武福,洪涛.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 2013
5.戴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