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OFDI逆向溢出效应与我国流通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玉明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也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量不断增加,流通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比较大的行业。本文选取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借鉴C-D和L-P模型的基础上,测算我国流通业OFDI是否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OFDI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逆向溢出促進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规模都有助于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溢出效应 影响因素

引言

自从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策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2015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45502.9亿元,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流通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占很大比重。流通业可以辐射区域经济,可以对消费进行服务,可以对上游的生产性企业进行控制,由于流通业具有上述特点,使其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基础。流通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直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我国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流量为192.2亿美元,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比1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27.3亿美元,占比1.9%;住宿和餐饮业占比为0.5%,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合计占比为15.6%。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的研究有很多。国外对于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研究已经很成熟。Mac Dougall(1960)是首位研究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人,他在研究OFDI与东道国福利之间的关系时,将OFDI作为一个变量。虽然他开辟了研究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先河,但是早期研究方法和角度都比较简单,后续对于OFDI的逆向溢出效应的研究则比较深入。Vahter(2005)通过对爱沙尼亚跨国企业的研究发现,爱沙尼亚跨国企业的OFDI存在逆向溢出效应。陈岩(2011)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中国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国内研究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文献很少。朱瑞庭(201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流通业如果想“走出去”,需要中国政府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保障体系,同时需要中国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伴随着中国政府实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不断增加,而流通业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流通业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吸引了很多外国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如沃尔玛、家乐福等。这些外国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压缩了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随着我国流通企业实力的增强,开始尝试“走出去”,以获得更大的市场。

本文研究的流通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三个行业,而这三个行业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比例较大的行业。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显示,我国批发零售业的流量为192.2亿美元,存量为1219.4亿美元;交通运输业流量为27.3亿美元,存量为399.1亿美元;住宿餐饮业流量为7.2亿美元,存量为22.3亿美元。我国流通业流量和存量在2004-2015年间总体趋势增长。流通业流量从2004年的163038万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267000万美元,净增加值为2103962万美元;流通业存量从2004年的1244463万美元增长到16408000万美元,净增加值为15163537万美元。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一)实证模型

(二)变量选取说明与来源

本文选用的数据是2003-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各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中国金融年鉴》。流通业的相关数据来自于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三个行业。

Y表示我国流通业的产出,用以衡量流通业发展程度,我国流通业的总产出数据用我国流通产业的年增加值表示,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K表示流通业资本存量。流通业资本存量采用永续存盘计算得来:

Kt=Kt-1+(It-Dt)/Pt

在上式中,It和Dt分别表示表示当年的名义固定资产总额和名义折旧额,P表示当年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It、Dt、Pt都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L表示流通业中的就业人数。

Sofdi表示我国流通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外国资本流量。本文在L-P模型基础上,参考国内文文献的处理数据方法获取Sofdi数据。处理Sofdi数据的公式如下:

式中,Sit表示i国t时期的OFDI存量,GDPit表示i国t时期的GDP,Stofdi表示t时期i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的外国资本量。

由于本文所用的是面板数据,所以要得到各省市的海外资本量。各省市所获取的海外资本量的计算按照各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全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所占的比重计算获得,计算公式如下:

实证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数据的平稳性对于一个模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模型数据采用ADF检验,变量不做差分处理的结果都是不平稳的。因此对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处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模型中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都是平稳的,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由于都是一阶单整,所以需要进行协整性检验。

(二)协整性检验

本文面板数据检验采用Kao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p值是小于1%和5%的,即拒绝原假设,本文所使用的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存在协整关系。

(三)面板回归结果的归纳与分析

模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为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即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拒绝原假设就选择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于模型(1)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endprint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存在逆向溢出效应的,这种逆向溢出效应为正,且促进了中国流通业的发展。

模型(2)、模型(3)是研究OFDI逆向溢出影响因素的模型。对于模型(2)、(3)的檢验同样运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模型(2)是验证经济发展程度对OFDI逆向溢出效应影响的模型。从表4可以看出,lnSofdixlnPGDP交互项为正,说明人均GDP提升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这个研究结果与李梅(2010)的研究结论相同。

模型(3)是研究对外开放程度对OFDI逆向溢出影响的模型。从表4可以看出,lnSofdixlnOPEN的系数为正,说明经济开放程度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中国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人力资本和资本存量都促进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但流通业OFDI逆向溢出对流通业发展的贡献却没有人员投入和资本存量作用大。

第二,国内经济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都有助于我国流通业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经济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流通业OFDI逆向溢出的吸收起到积极作用。

(二)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文对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我国流通业应该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我国流通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除了资源获取型和市场获取型之外,还可以增加技术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我国流通业需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我国流通业需要对产业标准化和产业信息化方面加强技术创新。我国流通业的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增加流通业研发资金,聘用相关人才进行自主创新;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我国流通业需要融入世界市场,与世界上知名流通企业建立信息交流通道,促进我国流通业标准国际化。

第三,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实行“走出去”战略,并且建立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支撑体系。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对“走出去”的流通企业实施税收和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并完善流通业相关法律,减少流通业融资阻力,促进流通业运行规范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1.Mac Dougallgda.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al approach[J].Economic Record,1960,36(73)

2.Bruce Kogut,Sea Jing Chang.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1,73(3)

3.Bruno 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Frank Lichtenberg.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3(3)

4.陈岩.中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分析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1(10)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