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周慧秋 梁荣成
内容摘要:本文从广义消费的概念入手,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及其研究假说,并利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数据就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
关键词:消费性质 农村居民 消费
消费(Consumption)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分为生产型消费和生活型消费,是人们用社会产品满足需要的过程。本文研究的消费性质主要是基于生活型消费而言的,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八大消费支出类别: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交通、文教娱乐、其他。此外,本文是在广义消费基础上提出的消费性质概念,为了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并解释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从广义上来说,消费不仅具有消费水平等数量上的含义,还具有消费性质等质量上的含义。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包含双重意义:第一,消费值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即消费值的增大会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第二,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即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消费性质的不同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假设
根据消费性质的永久性、不确定性、流动性、增长性的特点,本文结合图1,得出消费性质对农村消费影响具体理论的分析:
第一,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永久性的性质。农村居民对消费方面的八大支出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性,尤其是对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等生存型的消费属于刚性消费,弹性比较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居民对这方面的消费支出呈现递增之势,由追求温饱型向现在追求品质型转变,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同时,社会在其他方面(文教娱乐等)供给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品质。因此,不论是农村居民内生的需求性消费,还是社会供给创造的外生型消费,均刺激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第二,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不确定的性质。刘灵芝(2011)、王克稳(2013)均对此深入研究过,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比较典型的是易受突发事件影响,较为突出的是教育和医疗消费支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为使子女有美好未来,还会根据子女学习情况报各种辅导班学习,同时,伴随着子女上大学或读研、读博,这一切对农村居民家庭来说都会面临一项重大消费开支。此外,尽管新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已久,农村居民也获得一些实惠,但是,报销率还比较低,面对一些重大疾病,农村居民家庭还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无疑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支出。综上所述,教育、医疗等类似突发性事件增加势必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
第三,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流动性的性质。流动性主要是指跨期消费的问题,例如农村居民由于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可以天天去超市买新鲜商品消费,而是对于一些商品提前大批量的购买,这样无疑会减少现期对该商品的消费,反之会增加。再如当农村居民对某一方面消费支出(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心理满足感较高或消费后具有引发其对自己其他方面满足的正外部性,则在前期、现期、后期均会不断增加该方面支出。
第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增长性的性质。这一特性包含两方面含义,既短期内对于物品的消费呈现出量的需求的增长和寻求质的满足的提升,又长期内对于新型物品的消费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同时,农村居民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消费问题往往还表现出“有钱不想花、不愿花、不敢花”的特点,这也从侧面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巨大潜力空间,深入挖掘必定可以为经济发展增加又一强劲动力。
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H1: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H2:消费永久性、增长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
H3: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当消费出现预期之外的减少时,消费不确定性表现为负值,此时,消费不确定性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当消费出现预期之外的增加时,消费不确定性表现为正值,此时,消费不确定性对消费产生正向影响。鉴于农村居民消费上的保守态度,负向影响会大于正向影响,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实证检验
(一)模型推导
本文参考预防性储蓄理论(Leland,1968)中的典型代表缓冲存货储蓄理论(Deaton,1991;Carroll,1997),设立模型(1):Ct=f(Ci)+μ,其中,C为t时期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Ci为t时期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支出;μ为随机误差项。
当考查农村居民消费波动时,将模型(1)变形为?Ct=c+?f(Ci)+μ,结合本文研究的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将消费性质的永久性(Permanent)、不确定性(Uncertainty)、流动性(Liquidity)、增长性(Growth)纳入模型中,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别记为?Cpe、?Cun、?Cli、?Cgr,将模型(1)继续变形:?Ct=c+?Cpe +?Cun+?Cli+?Cgr+μ,其中,永久性消费波动?Cpe主要指基本生存型资料的消费,如食品、衣着等支出波动;不确定消费波动?Cun主要指教育、医疗等支出波动;流动性消费波动?Cli主要指当期消费(Ct)会受到前期消费(Ct-1)的影响;增长性消费波动?Cgr主要指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波动情况。为使模型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相符,更具有解释能力,再分别对上述变量分别取对数,得到最终的实证模型(2):lnCt=c+β1lnCpe+β2lnCun+β3lnCli+β4lnCgr+μendprint
模型(2)中各变量及其确定说明如下:
c为常数项;β1、β2、β3、β4均为系数;μ为误差项。
Cpe为消费永久性,结合持久性收入假说(弗里德曼)中对持久性收入的设定方式,本文从中受到启发,按照通用公式的方法计算Cpe,则Cpe = (Ct-1+Ct-2+Ct-3)/3,Ct-1、Ct-2、Ct-3分别为农村居民前三期消费平均值。
Cun为消费不确定性,奈特(2005)定义“不确定性”曾经分为概率事件与非概率事件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一种风险,而后者才是真正的不确定性,是本文要考查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将农村居民消费预期内的波动消除,再用调整离差估计农村居民消费预期之外的波动值,可更好地反映农村居民消费不确定性的大小。其中,调整离差估计的公式为:TCt=Ct-Ct-1×(1+kt),其中,TCt为农村居民消费第t年的调整离差,Ct、Ct-1分别为农村居民第t年、第t-1年实际消费值。kt是农村居民第t年消费增长率:kt >0表示消费增长;kt <0表示消费减少。本文采取一定时期内农村居民年均增长率作为kt的值。
Cli为消费流动性,受到前期消费(Ct-1)决策的影响,本文中采用ρCt-1表示,ρ是系数值。
Cgr为消费增长性,选用农村居民消费年增长量作为量化指标。
(二)数据说明与处理
本文采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实地调研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消费永久性、消费不确定性、消费流动性、消费增长性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经标准化处理而得,其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三)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6.0通过hausman检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调整后的R2为0.98,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还比较好;消费永久性、消费不确定性、消费流动性、消费增长性均在1%或5%的水平上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回归方程估计结果有比较高的有效性。
消费永久性的回归系数为0.35,且在1%水平上影响显著,其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提高0.35个单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符合之前假设。同时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永久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其消费。这种促进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于基本生存型支出的持续性支出;二是囿于农村居民观念、现实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往往持保守型的消费思想,其消费存在巨大潜力,当适当的条件下的商品满足其需求时,会使这一潜力得以释放,而且这种释放往往不是一次性的。
消费不确定性回归系数为-0.12,而且对农村居民消费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性影响,由此得出:其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性负向影响,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这符合预防性储蓄理论。当农村居民面临教育、医疗等消费不确定时,往往会对其他方面消费产生抑制作用,然而,这种抑制作用虽然显著,但值很小,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不确定性的影响作用,有时会导致消费出现预期之外的下降,这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的扩大;有时也会导致消费出现预期之外的增长,这也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扩大。综合抑制与促进两方面相互抵消的影响,消费不确定性即表现出了回归中的情形,即影响显著但作用不大。这一点也正好与之前的假设相吻合。
消费流动性回归系数为0.43,且在1%的水平上产生显著性影响,其每增加1个单位,会带动农村消费增加0.43个单位。同时,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惯性特征,前期消费会对农村居民现期消费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也符合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实际。
消费增长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提高0.41个单位,符合之前的假设。这从侧面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潜力的增长会使其消费呈现持续、高速增长,对拉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点不仅说明了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说明了消费性质的改善:第一,消费水平的提高的确可以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源于客观上供给物品的多元化和主观上个人收入增加的绝对化;第二,既定消费水平条件下,消费潜力的增长性的改善也会提高其消费倾向。而根据绝对收入假说得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的边际倾向会下滑,进而消费率下降,然而,这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相矛盾,实际上,消费率近年来呈现递增态势。本文恰好可以解释这一矛盾:消费增长性的改善会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在相当程度上提高消费倾向,遏制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之势。结合现实,这得益于黑龙江省近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推动,使得消费环境改善,消费品供给能力提升。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广义消费观念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并指出消费性质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剖析与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因此,在既定情况之下,通过改善消费的性质可以实现消费的优化升级,降低农村居民的储蓄意愿,达到促进消费的目标。
本文也发现了当下农村居民消费性质存在的不足,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农村居民消费往往会受到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上的不稳定性。从长远来看,这种消费机制并不合理,对农村居民自身及社会经济发展均有不利影响。为此,要通过科学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使农村居民突破局限性的消费观念,引导科学消费。
第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有消费才有经济的良好运行,否则,一切商品都将积压,整个社会经济链条就会崩溃。为此,既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性,培育其消费潜力和消费能力,提高其消费增长性,也要鼓励社会各部门为其提供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农村居民的生存需求,维护其消费永久性。只有两者并驾齐驱,才能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全面、协调、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第三,降低农村居民消费不确定性。农村居民消费面临的重要不确定方面就是教育和医疗,这也是改善民生的重点环节。为此,要继续普及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扩大“新农合”医疗的覆盖面和受惠度,真正使得农村居民提高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能力,还应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这是应对消费不确定性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温涛,田纪华,王小华.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总体影响与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2.李锐,项海容.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4(6)
3.林文芳.县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分析[J].统计研究,2011(4)
4.温涛,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7)
5.谭涛,张燕媛,唐若迪,侯雅莉.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J].中国农村经济,2014(9)
6.刘灵芝,潘瑶,王雅鹏.不确定性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兼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的实证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1(12)
7.王克稳,李敬强,徐会奇.不确定性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消费不确定性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双重视角[J].经济科学,2013(5)
8.Leland,H.Saving and Uncertainty: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8(82)
9.富蘭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