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济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转变路径思考

时间:2024-05-04

夏伟华

内容摘要:作为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限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始终表现为粗放式发展,不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求。基于经济一体化视角,思考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需客观考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划分,深化改革的发展进程,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快商贸流通业的集约式发展。通过资本投入与技术革新,提升流通效率与效益,促进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商贸流通业 增长 转变 路径

经济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粗放式规模扩张,结构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始终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如表1所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GDP的贡献值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在促进就业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岗位数量,也从2006年的97.79万个上升到2015年的223.85万个,增加了126.06万个岗位。

虽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其粗放式的发展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方面是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我国商业流动资本的年周转次数比日本低10次,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多出一倍。另一方面是结构的不合理性,其商品销售占比高达80%左右,而生活服务消费比重较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格局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2所示,在城乡商贸流通方面,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不断攀升,但是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的差距巨大。根据调查了解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我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需通過不断构建城乡双向协调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才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改变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发展路径。

(二)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缺乏竞争力与活力

第一,流通工具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高级运输车辆不断增多,具备特种运输功能的交通工具不断增多。并且运输工具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而仓储工具的现代化发展则表现为:多用途的仓储基地不断增加,仓储基地的仓储能力越来越高。第二,流通业管理的现代化。在传统的城市流通业发展中,管理落后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信息化管理为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转变,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增加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在互联网经济浪潮下,商贸流通业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以电子商务为先导的互联网经济,带动了城市商贸流通业与互联网经济的衔接。

然而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下,存在着活力与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市场集中度较低、零散中小企业过多,行业竞争力不强。与国外知名零售百强企业相比较,国内的零售企业销售额明显偏低,且缺乏可持续竞争性,一系列的闭店潮让国内零售市场活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缺乏创新发展的驱动力,缺少核心竞争力。以自有品牌与自有商品的发展为例,我国国内不包括购物广场与百货中心的零售企业,销售额高达300亿人民币的企业中,其自有商品销售额仅占比3%到8%,远低于欧洲平均30%到40%的占比。以全球知名零售商为例,屈臣氏品牌在2015年的销售业绩中,自有商品贡献销售额高达36亿元;再如沃尔玛的自有服装品牌商品,更是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取得了平均两位数的增长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为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国内零售企业正在逐渐转型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内在自有品牌战略的深度挖掘。国内北京华联与大润发等企业的自有品牌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比较国外的自有商品快速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很多零售企业并没有自有品牌发展意识,缺乏自有商品生产与推动发展的大量资金支持,导致自有品牌战略在我国的零售企业发展较慢。

(三)导入新常态新理念,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在保障政策与创新引导经济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引导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国务院、商务部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在2015年印发了《开展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与《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体系规划》等文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要求我国在新常态化的经济发展路径中,推动各个产业的升级转型、改革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而言,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并且主要作用于生产与消费的衔接段。

经济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

(一)增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

通过扩大资本投资的方式,我国商贸流通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网点数量、生产要素投入与经营面积都在不断增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然而在经济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为根本,在增加资本投资的前提下,还要同时兼顾人力资本的投入。校企联合培训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加高校的毕业率与就业率,同时也将为企业输送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劳动力廉价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已经逐渐消失,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人力资本与自主技术开发,通过创新带动发展。一方面,建议加快市场化的生产要素改革,避免资源配置的混乱;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加大现代化人才培训力度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通过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加快企业技术革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变路径之一,即提高流通企业的技术水平。基于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商贸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通过技术革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加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发达国家与商贸流通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技术正在趋于同步化发展,确保了流通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纵观全球范围内的零售企业,都在以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推进商业自动化发展,采用销售自动化、仓储自动化与采购自动化的方式,加快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技术的革新符合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在加大资金投入与规范发展的前提下,技术的革新将为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通过加大科研机构与流通企业的合作,将有助于加快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为主的商品流通技术提升,推动产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三)加快产业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

基于全球流通业的发展形势而言,信息化建设与现代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贸流通产业的技术革新,均衡了价值链增值化、资金流合理化,以及信息链可控化和供应链效率化。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经济一体化视角,需要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迎合现代流通方式的转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现代流通企业需要跨地区或跨国界经营发展,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以及不断高涨的消费需求,企业要不断优化经营战略,调整产品结构,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确保资金流与物流的高效运转,这就需要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持。

纵观日本、美国流通领域的现代科技应用,不管是传统的连锁超市、百货商店,还是现代化的电商等,都验证了新技术会演变出新的商贸流通组织形式,从产销分离、产销合一,到产销结合,尤其是电商式发展,更是基于现代化物流技术与管理技术,加强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与现代化协作分工。在网络化时代,商贸流通业组织形态的改变,必然会带动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现代化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将有助于流通产业的高效管理与规模化经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转变路径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横向与纵向组织一体化发展

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组织企业联合体,通过纵向与横向的联合,打造供应链体系促进结构优化。政府要采取政策手段,鼓励和扶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加入组织体系中,通过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率。一方面,要优化城乡地区的商贸流通业格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创新组织,为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扩大流通资本投入的方式,可有效提升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加快流通节奏,让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能够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要推动产业的组织形态转变、资本运营模式优化以及技术装备的创新发展,例如强化内存控制、加快资本运转、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及打造供应链一体化体系等。通过联合、收购、兼并、控股和改组等形式,可迎合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发挥商贸流通产业的规模效应,强化市场竞争力。

(二)物流合理化与市场一体化发展

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中,首先要促进物流合理化发展,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增加产业竞争力。基于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了决定商贸流通企业利润的重要影响要素。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隐形成本难以估量,包括采购、库存与仓储、运输每一个过程。所谓隐形成本,即物流运作不当所造成的成本增加,例如库存机会成本、资金利息成本与管理缺失、市场反应慢等成本,这些成本难以定量估算,不利于企业利润额的增加。所以在此背景下,需要通過转变发展路径,推动物流合理化发展。其次要实现商贸流通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构建完善的城乡流通体系。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竞争的不断加深致使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必须要全力推动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通过放宽非国有经济的准入,规范行业的发展模式与方向,打造现代化的商贸流通平台,加快推进低碳环保的流通渠道,能够促使商贸流通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产销一体化城乡结构优化发展

一方面,要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进行强化。对流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和储藏以及运输等环节加强现代化发展,吸收社会投资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以及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发展相关的协会和合作社等农民的合作组织,培养农产品的代理商、批发商等农业的经纪人组织。使用对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以及公司加农户模式去促进其发展,以现代化的流通去促进农产品的集约经营,对农产品“进城难”的问题加以改善,促进农产品直接进入现代流通渠道。政府可透过“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发展,将网络技术与网络精神融入到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发展路径当中。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引导市场发展,充分发挥网络的规模优势与应用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行业的创新力。

基于经济一体化的视角,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还需要不断加快连锁经营,推动连锁经营传统商贸业专项现代服务业的拓展发展,通过深度挖掘农村市场,提高流通延展性,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互联网经济时代,商贸流通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不容错过,依托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平台,可不断加快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借助政府“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商贸流通产业可通过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与企业供应链电商模式等,提高产业电子商务的销售比重,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内的物流企业构建一体化的配送中心,采用现代网络技术监控配送的全过程,同时采取有效的监督制度。作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对供应链的控制与管理,进一步把控企业信息流、商流与物流、资金流,透过网络销售渠道的建立,形成完善的物流功能结构链。大数据时代,只有不断地提高物流企业的附加服务,开展精准营销,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深度挖掘客户资源,才能够提高企业发展效益。在国家战略中,物流产业发展更要懂得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强化物流行业的专利维权,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共性开放,引导物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有助于推动物流产业的新业态发展。在鼓励创新发展的形势下,能够不断提高社会对物流产业的满意度。而随着商贸物流的现代化与规范化发展,必然会提高市场的集中度,提高流通的终端控制力,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2.王德章,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