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宏观经济模式优化的多层次研究

时间:2024-05-04

贺茉莉

内容摘要:本文在剖析宏观经济政策及调控过程的基础上,选取2005-2014年GDP、从业人数、CP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额6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参数,对10年的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GM(6,10)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宏观经济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对6个宏观经济指标实现量化评价。最后给出中国宏观经济模式优化政策评价。

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模式 优化 多层次研究

宏观经济政策及调控过程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由四个部分组成。财政方面的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货币方面的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通过减税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可以刺激消费者加大消费力度,增加消费计划,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通过累进税和提高政府购买的方式刺激社会总需求,这些属于财政方面的扩张性政策。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加大货币的发行量,这样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利率也随着降低,从而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然而,当经济很繁荣时,超出预定的计划,或者通货膨胀过高,很难掌控,这就需要减少货币的发行量,同时提高利率,投资热度也会随之降下来,进而减少消费(见表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政府在经济领域增加投入时,个人的消费会有所变化,消费数量减少,投资也会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支出能够使得社会上的资金增加,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就会变得激烈,商品的价格就会提高,如果按照正常的货币量供应,货币的价值会降低,因而导致个人投资的货币减少,证券的单价也会下降,会出现利率提高、投资减少、消费额度减少等现象。即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称之为“挤出效应”。

同时,货币政策的使用和经济周期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比货币政策大,在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货币政策发挥的作用比财政政策大,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政策。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见表2。宏观经济政策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们不失业,而且价格波动小。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际的收入和支出达到平衡。这些经济政策之间并不是完全的相容,它们是相互制约使经济达到稳定发展,比如:通货膨胀时,膨胀率可以代替失业率,可以互补,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是呈反比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就低。以此类推,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是呈正比关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代替关系,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4%,失业率下降2%(奥肯定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2005-2014年GDP增长趋势

如图1所示,2005-2014年,GDP呈现绝对值直线增长,增速波动性放缓的模式。GDP一直以来是国民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而且得益于长期贸易顺差,中国宏观调控一直侧重于国内均衡,GDP增速更被视为“黄金指标”,但随着增速放缓,一味追求高增速已经不再现实,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GDP高增长也被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诟病,“绿色GDP”的概念也被引入,在宏观调控的方向上,GDP的目标设定更加回归理性。

(二)2005-2014年就业趋势

中国人口数量大,而且还是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关乎到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是否安定。国家大力提倡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性增加的因素影响,中国城镇就业人数10年来呈线性增长趋势,乡村就业人数10年来呈线性下降趋势(如图2所示)。从奥肯定律可以看出,国民经济总值的变动与失业率是有密切关系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失业率就会降低,在不受货币影响的背景下,劳动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供应是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总的需求与供给呈均衡状态,这样的失业率属于自然的失业率。根据国际的规定,4%到6%的失业率属于正常范围,中国近十年来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4.2之间(见表3),属于正常范围内的较低水平。

(三)2005-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给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目标之一,CPI的穩定是一国治国理政的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图3可以看出,在2005年至2014年间,2007年、2008年、2011年的居民消费价格相对其它年份较高,在2009年处于最低位,在2012年以后每年都会下降。综观整个数据表,我国的CPI波动幅度较大。

(四)2005-2014年消费变化趋势

由图4可知,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处于最高位,并在2009年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二是2008年冰冻灾害对经济产生的影响。2010年之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年下降,这与经济周期的反应趋同。

(五)2005-2014年投资变化趋势

在2010年以前,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处于高位,在此之后,为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过多,中央政府出台“限购令”,通过提高二套房首付款比例、提高购房贷款利率等方式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从图5中可以看到自2009年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逐年下降,下降幅度又以2009-2010年最为明显,宏观调控手段作用凸显。

(六)2005-2014年进出口变化趋势

中国进出口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在这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状态是顺差,这种状态在近10年来仍未改变(见图6),中国决策层并未刻意改变这种状态,而是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集中于调控国内经济周期,实施了该策略后,解决了中国经济出现的周期问题,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的经济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进程的实质性推进,以及外汇储备屡创新高(这一状态在2014年以后被改写),使中国开始关注国际收支平衡这一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

(七)2005-2014年货币供应量(M1,M2)变化趋势

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货币供应的节奏和效率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质量。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外部经济环境惡化,2009年中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大量投放货币的方式来刺激投资,导致货币投放速度过快,而投放效率却不尽如人意。在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情况下过度进行货币投放是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膨胀是经济失衡的显著表现。如图7所示,从2005-2014年M2增长率来看,与上文的国民经济总值增长率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这10年的经济增长,使M2的增长率比GDP增长率高出很多,这一现象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尤为显著,这说明在保持相同经济增长速度时需要更多的货币供应,意味着货币供应效率的下降。

中国宏观经济模式优化的多层次量化分析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的GDP、消费c、投资i、失业率、CPI、进出口值(顺差数据)6个宏观经济指标(由于货币供应量指标属于货币政策变量,同时该变量的数据存在时间序列不完整性,故不把该指标列入多层次分析指标体系当中),通过构建灰色多层次分析评价体系GM(6,10)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模式进行多层次量化分析。在量化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中国宏观经济模式优化结论。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宏观经济模式灰色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GM(6,10)模型构建

GM(6,10)模型是建立在2005-2014年这连续几年的时间排序上,把时间进行累加后,出现新的时间序列,这呈现出的规律,通过用N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来逼近,本研究中有6个变量,并且是按年形成的等距原始时间序列,适宜使用GM(6,10)模型。

确定评价灰类。灰类即等级,可将灰类分为“优”、“良”、“中”、“差”四级,设定灰类为G=4, ,其中, f1>1,为优; f1=1,为良;0

(二)模型精度检验

为了验证模型精度,需要对模型再进行检验,本文采用后验差检验,依据构造方差比和小误差概率对模型作检验。

通过检验的标准为精度等级越小越好,四级为不通过。精度等级如表4所示。

(三)GM(6,10)模型在宏观经济模式优化中的应用

本文选取2005-2014年GDP增长、就业(就业总人数)、CPI、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进出口额数据作为GM(6,10)模型的初始序列,通过上述运算方式,确定 f1,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模式进行优化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借助GM(6,10)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多年来致力于国内均衡的调节,而并未在外部均衡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国内物价水平调节出现不尽人意的效果,这两方面是中国宏观经济模式优化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

中国宏观经济模式优化的政策评价

(一)配合经济增长速度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持续坚持的理念。第一,采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增加市场的操作频率,正确理解货币政策的内涵,对货币供应数量进行有效调控;第二,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使货币信贷保持稳定的增长;第三,防控货币信贷出现快速增长,带来房地产领域盲目竞争的局面,从而降低潜在的风险,同时为了防止贷款风险的出现,加强对其的监督与预警,完善预警机制;第四,扶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调整中国金融局面,提高融资水平,特别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第五,完善信用体制,建立关于企业与个人专用的信用系统;第六,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小,需要探索人民币汇率的规律。

(二)配合经济增长速度调控国内价格水平

国内价格水平与货币供应量具有密切关系,货币超发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当然,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多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使货币价值缩水,反过来作用于货币供应,导致货币供应效率降低。调控国内价格水平需要做好:一是价格改革的顶层设计;二是简政放权,大幅缩减政府的定价范围;三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价格机制改革。

(三)配合经济增长速度稳定进出口增长

进出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位置是不可代替的,因为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可以加快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进出口值的评价为“差”,这与近几年来出口价格指数出现大幅下滑的状况吻合,在目前国内产品同质化程度过高、议价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出口形势日渐严峻,中国需要做的是:一是减少费用压力,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标准;二是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合理区间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三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投资力度,保证货物的安全;四是优化外贸电子商业的发展模式;五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贸易更加便利化。

总之,中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方向,是顺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据内部环境的需求决定的。在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探索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王毅.政府如何机智的参与全球化[J].中国经济时报,2010(3)

2.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东方早报,2015

4.高培勇,钟勇平.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J].经济学动态,2014(10)

5.杨艳.体验式营销在C2C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1(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