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学灵
内容摘要:本文在现有区域发展研究理论和工具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搜集整理了2013年黄淮经济区19个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发展实力、发展质量、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区域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系统,并对黄淮经济区各市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黄淮经济区 市域发展能力 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特色鲜明的区域开发格局已形成,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十分突出,尤其是人口密集、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黄淮地区,发展不足与发展不优矛盾叠加,一直是区域发展的难点地区。黄淮地区在东中部之间和我国“三纵两横”经济带的夹角和边缘,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塌陷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增强黄淮区域竞争力,使之与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京津冀区域发展板块相呼应,对于区域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黄淮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发展能力进行系统研究,兼具理论和现实标本意义。
黄淮经济区市域发展能力评价与竞争力比较
(一)区域发展能力評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综合测评和分析,其指标体系也应该是反映一个复杂系统的若干指标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群,以此来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潜力。根据黄淮经济区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设置区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4个一级模块、10个二级模块和42个指标或指数组成,包括了发展实力、质量、基础和环境四大部分,如表1所示。
根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层次,将发展实力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代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公共机构(政府)、企业和居民(家庭)。发展质量由经济结构、效率和创新能力3个二级模块构成。发展基础主要用于评价区域发展的软件和硬件基础,尤其是教育、科技和卫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志,其对区域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源已成为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区域发展硬件基础上的成长性资源。发展环境指标的设置基于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市场化和行政效率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一系列研究;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的效能直接影响区域发展效果。
(二)发展实力评价
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是区域对其自身及周边经济发展的支配能力,特指硬实力,由经济总量实力、财政实力、产业实力、消费实力、投资实力等要素构成,是一个区域经济系统综合产出能力,主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情况。
一是因子分析。该项能力一共有14项指标(见表1)。运用Spss软件,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和公因子方差,并得到其特征向量。随后的计算结果显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有两大特征值:10.049、1.550,它们一起解释了变量的标准化方差的85.421%。因此,对于此项研究的绝大部分要求,前三个主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足够信息。
为了便于分析各因子的作用,对其进行旋转,使每个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级分化,得到方差最大旋转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在X1、X9、X10、X8、X3、X7、X5、X11上有较大载荷,8个指标中除城镇居民收入外,均为总量指标,因此可以称该因子为经济总量因子;第二个因子在X2、X6、X14、X12、X13、X4上有较大载荷,可以称为人均经济量因子。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总量因子的关系更加密切,原因可能在于城镇居民较强的消费能力对区域经济总量有更大影响。
对提取的主因子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将因子值系数乘以对应变量的标准化值就可以得到因子值,因子得分模型如下:
F1=0.945X1+0.935X9+…+0.365X4
F2=0.292X1+0.255X9+…+0.638X4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实力综合得分,模型如下:F=0.49966 F1+0.35455 F2。经过计算得到各市2013年经济发展实力的得分和排序,如表3所示。从对结果的分析来看,临沂、徐州、济宁、菏泽、周口在经济总量因子上得分较高,表明这几个市的经济总量是其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来源。皖北除阜阳排名稍靠前外,其余各市均排在最后,这表明皖北各市在总量上不具备竞争力。
从第二个因子得分情况看,皖北地区的淮北、蚌埠、淮南、滁州排名明显前移,其余各市排名均有所下滑,这表明上述四市的人均经济量竞争力较强。综合来看,皖北各市的经济发展实力不容乐观。
二是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实力指标数据,使用分层聚类法进行分析,对19个市分为三类:第一类:徐州、济宁、临沂;第二类:枣庄、淮安;第三类:其余各市。这验证了因子分析的结果,除第一和第二类五个市以外,其余各市尽管在发展实力上存在差距,但基本可以认为在差不多同一水平之上,相互并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可言。尽管从皖北看,淮南、淮北、滁州、蚌埠的人均经济量要高一些,但其经济规模上的短板却十分明显,也难以形成较强竞争力。
(三)发展质量评价
区域发展非均衡短期看体现在发展实力上,长期看则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质量问题。按照设定的分析方法,本文对淮海19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经过计算,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有三大特征值:5.868、2.212、1.321,它们一起解释了变量的标准化方差的85.468%。因此,三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表达的足够信息。经过旋转得到方差最大旋转矩阵。根据指标的特性和所表达的意义,分别将三个因子称为创新因子、宏观效益因子和产业升级因子。经进一步计算,得到各市经济发展质量竞争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皖北的淮南、淮北两个资源性城市的发展质量处于第一梯队,竞争力较强;蚌埠处于第二梯队,已很难展现出发展质量上的竞争力,这与其创新型城市的定位不相符合;其余各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亟待提高,如图1所示。
从皖北内部看,两个因子就可以提取90.1%的原始数据信息,除单位GDP能耗由第二个因子(能耗强度因子)解释外,其余指标均可以用第一因子(宏观效率因子)解释。这表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节能降耗是皖北整个区域面临的严峻挑战。立足皖北来看,淮南、淮北由于经济积累较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今后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目前,可以考虑将淮南、淮北纳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助推两个城市的转型。
(四)经济发展基础评价
经过多次模拟试算,发现水资源、人口密度和粮食、肉类产量进入分析模型会严重降低模型效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以上四个指标对经济发展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原因在于现代经济发展并不依赖于人口、水资源等资源存量,而是依赖于较多的人力资源和供水等资源开发、供给能力;从小区域来看,经济发展对农业的依赖非常有限,由此证明一个区域的经济要实现较快发展,不能寄希望于农业或者资源本身,而是要善于利用和开发资源。舍弃四个指标后,分析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三个因子解释了原数据87.1%的信息量。
教育、卫生和科技事业都是提升人力资本强度的条件。所以三个因子分别称为:人力资本因子、交通因子和信息化因子。从得分看,皖北的淮南、淮北和蚌埠三市的基础竞争力较强,如图2所示。分项来看,皖北经济发展基础中最大的短板是信息化水平,其次是人力资本,再次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这反映近年来皖北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需要加强的是信息化水平。
(五)经济发展环境评价
发展环境是影响要素流动的关键,协调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才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需要用三个因子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分别命名为:财政金融效率因子、市场外向度因子和收入分配因子,分别代表区域政治生态、市场环境和收入分配状况。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在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很大,其中在行政效率和市场环境方面的差距最大。这将是加快皖北发展最重要的突破口。从皖北区域内部进行因子分析来看,需要两个因子来解释评价,一是行政和市场环境,二是经济外向度,其实两个因子反映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2013年皖北及周邊各市区域发展环境评价,如图3所示。
黄淮经济区市域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为了比较,将各分系统的评价结果综合后,得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除菏泽外,鲁南经济带发展能力普遍较强,已经形成比较好的竞争合作格局,并成为山东新的增长极。苏北三市发展能力也较强,尽管发展不够平衡,但徐州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已成为引领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望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城市。豫东四市发展能力比较平均,整体高于皖北地区,在“中原经济区”带动下,有望实现同步协调发展。皖北发展则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除淮南、淮北两个较小的资源型城市外,整体发展能力处于淮海经济区最后;二是从目前看,皖北地区既没有形成真正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增长极,又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使区域合作难以有效展开;三是亳州、宿州、阜阳三市的经济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发展难度很大,与周边区域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如图4所示。
从区域竞争合作的一般规律来看,鲁南和苏北各市区域竞争合作空间都很大。目前,鲁南城市集群发展战略和苏北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均进展顺利。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崛起,豫东四市也将确立以郑州为共同中心的竞争合作格局。而皖北区域经济竞争合作则面临三重困境:一是合肥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短期看对皖北的要素引力仍大于张力,皖北地区发展缺乏真正的中心城市带动;二是省际间行政门槛又决定着皖北地区难以和周边的中原经济区、鲁南经济带和徐州城市圈开展深入的竞争合作;三是皖北地区各市发展差距较大,互补性不强,难以形成良好的区域竞争合作基础。如何形成良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是皖北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
提升黄淮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
一是要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有限的财政资金要尽可能多的向软环境和社会建设方面倾斜;二是要提升投资的效率效益,对于发展前景好的园区,要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要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投资快速增长的机制;四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当前需尽快出台皖北人才发展战略,引导全省科技力量和人员支持皖北。
(二)加快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区域内生增长能力形成,关键靠消费。培育区域内生发展动力,重点区域在农村和中小城镇。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下大力气做好新农村规划,引导农民合理投资;二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四是促进传统工业加快转型。
(三)加快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区际市场一体化水平
目前,黄淮经济区发展明显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开展区域合作经济基础较弱,必须在区域合作机制上加强创新。一是要协调好省辖市和县级城市及小城镇发展关系,避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上各自为政;二是要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加强省域间的发展联动,推动板块发展;三是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建议整体打包开展区域发展规划,加快黄淮经济区节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四)加快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提升皖北发展环境保障水平
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必须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优化区域政策体系。一是要深化行政体制及其配套公共资源分配、市场管理等关键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改革;二是要加快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
2.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
3.欧阳,王良健.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体系及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