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与波及效应分析

时间:2024-05-04

■ 王振海 副教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与波及效应分析

■ 王振海 副教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商贸流通业在调节生产和促进消费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商贸流通现代化是服务产业发展的特色和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越来越向信息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发展。流通业依据信息技术和发达国家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经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多业态发展等方式逐渐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促进消费、就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结合研究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依赖不同路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消费与就业等方面的各种带动效应,提出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对策和建议。

商贸流通业 现代化 路径依赖 波及效应

引言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国内生产和消费的需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流通业较早的实现了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向具有不同种类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多类型投资结构和结合信息技术的多种流通业形态共同发展特点的格局进行转变,使商贸流通业实现了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调节和枢纽作用。商贸流通业从依赖外延式、传统的流通方式、传统技术手段、传统业态、单项的商贸流通等发展路径转变为依赖内涵式、现代流通方式与技术手段、新型流通业态创新等特点的发展方式,使得商贸流通业逐渐从社会生产中的中间纽带环节变为产品流通过程的重要中心环节。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带动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生产,促进消费和就业。本文通过描述我国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对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中依赖路径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对经济发展、消费与就业的影响,得出加快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商贸流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承接生产促进消费的重要功能,为实现社会产品的再生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市场为主的经济主体中,推进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可以加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进程。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强调的是在流通领域中对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流通方式、新的流通业态的创新。

(一)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业的广泛应用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流通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更快的企业管理方式进行行业的整体运作,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新技术在商贸流通业的深度应用,使得商贸流通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为资源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依靠信息技术来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力,流通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是商贸流通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前提条件之一。世界零售业中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沃尔玛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自动补货技术、电子自动订货技系统和有效客户反馈技术等,借助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传统流通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的转变

流通方式的创新促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流通业态的创新,遵循产业业态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发展区域商贸流通业和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另一方面,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得到大力发展,比如淘宝、天猫超市、银泰百货、大润发连锁超市等都是区别于传统流通方式的线上或线下的流通企业。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到27898亿元,比2013年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的企业网上零售交易额是4400亿元,增长56.2%。

(三)现代流通业态在流通产业中的创新发展

伴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从传统的实体独立的经济形态逐渐转变为新兴的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的现代流通业态。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专业市场、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增值加工等新类型的流通业态,增强商贸流通调节生产和消费的核心功能。2013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销售总额为1319.62亿元,同比增长2.83%;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为38006.87亿元,同比增长7.12%。连锁集团、网络购物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以连锁零售企业为例,2003-2013商贸流通连锁经营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与波及效应机理分析

在市场化经济改革进程中,商贸流通业在带动生产、促进消费、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因素各种各样,包含流通产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在不同的商贸流通发展阶段,所选择的路径也是不一样的。

(一)商贸流通业现代化选择不同路径的必要性

依据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程度,分析我国商贸流通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就是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商贸流通业中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创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制造业中新技术的开发,使我国商贸流通业由于缺乏新技术一直处于劳动密集、手工性操作、经验式的管理和单门独店的无序状态,制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升级和优化。

1.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流通方式的创新。近年来,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商贸流通业,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化和现代化水平。在商贸流通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流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完善商贸流通市场,促进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商贸流通业依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商品销售自动化、流通过程中信息的标准化、选配商品的自动化和商品流通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运行效率。例如,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借助信息技术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计算机自动开出订单到商品上架,沃尔玛比竞争对手平均快3天,节省成本2.5%;沃尔玛对消费者行为进行记录,对不同的商品进行打折销售,这使得沃尔玛每周顾客超过2亿,有10400多家商店,分布在27个国家。

2.接轨国际的多业态商贸流通共同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结构不断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商贸流通业处在调节生产促进消费的重要位置,为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多元需求商贸流通业接轨国际,引进世界品牌进驻中国,促进居民消费。比如实体百货店对意大利GUCCI、法国Dior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引进大大丰富消费者的选择;2014年2月19日阿里宣布阿里国际正式进入天猫交易平台,为国内消费者直接提供海外原装进口的各种品牌商品。2014年11月11日,仅美国第二超市Costco在天猫国际平台上的交易额就超过2000万元。另一方面,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中线上交易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如图1所示。

3.商贸流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培养商贸流通业多元化的流通主体,可以加快流通链上各流通主体蓬勃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实现。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股份、兼并公司、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而对商贸流通企业有一定的持股权和影响力。以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为例,2013年零售行业中企业的商品销售额达到98487.26亿元,同比增长18.03%。其中,外商投资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为6408.12亿元,同比增长11.46%,年末从业人数约为44.2万人,同比增加12.28%;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零售业企业商品销售额为102.39亿元,同比增长7.76%,年末从业人数为27.2万人,同比增加14.5%。

此外,由于我国区位因素和资源禀赋分配不平衡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通过专业市场为主导的方式推动流通企业的发展。专业市场主要特征是流通企业批发现货,集中性交易某一类的商品或者是其他类似可相互替代的商品的场所。商贸流通业专业市场的存在将大量的买方和卖方集中在一起,大大降低流通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买卖双方引起信息不对称的因素,降低了流通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比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上海灯具城、福建石狮服装批发市场等,依托商贸流通中专业市场的产业集聚作用,组合各种要素资源,将生产和消费紧密连接,利用专业市场将流通商品迅速销售出去,极大地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二)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波及效应的表现形式

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对我国经济的波及效应首先体现在增进消费上。商贸流通业在工农与城乡消费经济联系中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居民消费中发挥重要的影响,是调节生产和促进消费的纽带。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波及效应还体现在创造就业吸纳力上。随着商贸流通力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通业就业吸纳力迅速增强,2013年我国商贸流通业中仅批发零售业的年末从业人数为1139.6万人,同比增加15.6%,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4%。此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商贸流通中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使得从事工农业的人们逐渐脱离生产,进行各种商品的交易活动,形成早期的集市,最后逐渐变为城市。商贸流通现代化的发展使得流通过程的各种经济更为专业化和高级化,降低人们进行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可设为Y=(I1,I2,I3…)进行研究,其中,Ii表示的是第i产业的产出增加量,模型设为: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I1表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I2表示第二产业的增加值;I3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其中不包括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I31表示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此处用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模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利用计量软件Eviews 3.1,并运用OLS最小二元估计法来估计模型参数,对商贸流通以及各产业数据进行回归可得以下回归模型:

从回归结果来看,可决系数为R2=0.999942,调整之后的判断系数为0.999930,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F=85709.41表明方程整体能够通过模型检验;括号内数字为t的检验值,模型中各估计参数能够通过t检验。以上模型数据表明,该回归方程能够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表1 2003-2013年商贸流通连锁经营有关数据

图1 2006-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

由上式可以得出,自1989年以来,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209%,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动GDP增长0.374%,不包括流通业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来GDP增长0.316%;以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来GDP增长0.111%,表明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显现。

2.商贸流通业对消费、就业的促进作用。商贸流通业对促进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流通业中的零售业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带来即期消费,创造潜在的消费。在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进程中,流通商贸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流通市场调控风险的能力增强,流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增强消费动力,促进消费需求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后盾,促进流通、刺激消费的利好政策不断实施,使得消费规模稳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7809.9亿元,同比增长13.08%,消费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有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流通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行业中就业的扩张都有助于提高整体就业水平。商贸流通内部行业的优化和升级会增强流通业的就业吸纳力,流通行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流通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会提高就业水平。2013年批发零售业企业的单位数为171973个,商品销售额达到496603.8亿元年末从业人数为1139.6万人,同比增加15.6%;2013年住宿和餐饮业年末从业人数为456.19万人。2013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24171万人,同比减少10.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23170万人,同比下降0.3%。相比之下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增长比率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有潜力的产业类型。

结论

商贸流通业经过商品的买与卖的交易活动,在调节生产和促进消费过程中充当桥梁和枢纽的作用。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中依赖电子商务技术、多业态流通方式的创新、多元化的经营体制改革实现流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分析当前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消费、就业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加快商贸流通业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战略,积极构建流通企业的信息平台,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吸纳各种发达国家先进的商贸流通的经营管理技术,积极借鉴现代与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优点,大力发展新兴的商贸流通业态。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中优势企业的带头作用,以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为流通企业信息平台的示范性企业,鼓励其他流通企业积极借鉴和引进示范性新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流通效率,促进整体流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优化。此外,商贸流通业必须建立符合流通各产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在经营方式、业态模式和品牌创立等方面积极引用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利用信息化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流通企业独特的竞争实力。

第二,以流通产业链为基础,加强国民经济产业间的互动,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充分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的作用。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商贸流通业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为基础带动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以流通业为产业轴实施“以线带面”的产业战略,积极推动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商贸流通业与区域内的第一、第二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另外,实施商贸流通业的开放带动战略发展,积极引进外资投资来平衡商贸流通业区域间的发展,为商贸流通业整体实现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以流通产品贸易链为载体,建立商贸流通市场的信息网络,进而带动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

第三,加快实施流通业中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整体流通业的发展能力,抓住国际资本与各类区域性外商资本对流通企业营销网络的开发与合作机遇,优化商贸流通业中商品的层次结构,提升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鼓励培育商贸流通业的自主品牌,实施流通品牌和资本“走出去”的战略,通过开拓国际市场来与国际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接轨,从而建立我国商贸流通国际市场的贸易网络,利用我国区域性、传统性的加工技术使我国能够建立世界性的商贸流通服务网络,从而促进和深化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最后,实施商贸流通业集约化战略,加强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努力实现流通各要素和资源向具有优势的企业和区域集聚,从而降低商品流通过程的交易成本,提高流通行业的运行效率,推动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

1.谢莉娟,吴中宝.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J].价格月刊,2009(10)

2.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技术经济,2011(11)

3.黎星池,韩小敏.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视角,2014(3)

4.王玲芳.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5.王先庆,武亮.扩大内需导向下的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2(16)

6.纪宝成.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F724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