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4-05-04

■ 卜(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上海 200444)

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

随着近年来学术界对产业融合愈发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1966年,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其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将服务应用于进一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而非最终的消费。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并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动力。多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领域的作用不断变迁,由最初的管理功能和后来的促进功能,逐步过度到了战略功能。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研发、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外包、采购等生产性服务在第三产业中的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多数OECD国家都达到了50%以上。

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各产业的融合与互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整体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趋缓,此时生产性服务业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制造业一方面可以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平台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由于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性的不断增加,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与互动,随着制造业内部企业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它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并把这种需求渗透在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中期的管理、融资以及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每一环节都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参与配合。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出现产业融合,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内部发生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ICT产业(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即信息通信技术产业。ICT产业的蓬勃发展体现了IT、通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日趋融合化,同时也反映了当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即生产性服务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此时现代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逐渐加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中间投入相对降低,附加价值相对提升。然而,产业融合这一现象已不仅仅限于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例如,伴随着微电子产业、材料设计产业、生物分子产业和络合物化学业的不断创新,引起了纳米生物技术(Nano-and Bio-

Technologies)的融合和发展。此外,食品业和生命科学业的融合产生了功能性食品;造纸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产生了封装技术;电信业和相机业的融合产生了手机相机;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的融合产生了智能建筑;金融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产生了彭博、汤森路透、道琼斯等企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由于各国及地区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具体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的项目也有所区别。在 2006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在国外,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financing,insurance ,real estate and business services,简称为FIRB)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然而,在国内,房地产业却属于消费者服务业,首要原因是我国的房地产目前主要用于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不同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用来满足商务办公和生产厂房等生产性需求。

基于以上的讨论以及考虑主要运用的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本文参照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分类情况,仅选取四大类统计口径相对接近的生产性服务业,分别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是否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能够成为产业融合的趋势,以及是否服务化融合能让企业提升竞争力并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

表1 OECD十九国2000年、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表

表2 中国2000年、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表

表3 中间投入率

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检验

由里昂惕夫(W.Leontief)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投入产出的具体应用,是“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地数量化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将经济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编制和分析投入产出表清晰地揭示经济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数量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各部门的生产函数,并对各产业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关联关系的特点,为经济预测和经济计划服务。一个产业生产产品,既要消耗其他部门提供的要素,同时本身的产品作为投入要素被其他部门所消耗,从而构成部门与部门间的供给需求关系。

(一)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aij)表示了产业j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消耗掉产业i的数量。直接消耗系数aij从消耗的角度反映了任意两部门的直接依存关系。aij越大,产业j对产业i的产品消耗越大,两部门的直接联系越紧密。OECD十九国、中国2000年、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表如表1、表2所示。

本文为了论证当前产业融合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二、三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横向(国家)和纵向(时间)比较,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代表了服务业在制造业中的中间投入率和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中间投入率投入产出表,一般5年更新一次,本文使用OECD网站公布的2000年、2005年的48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由于统计周期的原因,个别经济体可能是2005年左右的其他年份)。OECD十九国代表的发达国家分别是:爱尔兰、挪威、美国、英国、瑞典、荷兰、瑞士、芬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奥地利、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西班牙、韩国、意大利、葡萄牙;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中国。由于本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因此笔者将各经济体的48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归并为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14个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16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就各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言,OECD十九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79,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87,增加了4.47%;中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055,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226,增加了16.21%。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OECD十九国的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远远高于中国,可见在OECD十九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更充分,而中国制造业中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过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自身的投入。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OECD十九国还是中国,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服务业投入率随着时间的不断上升也例证了服务业在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就各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言,OECD十九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82,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90,增加了2.84%;中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988,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051,增加了3.17%。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OECD十九国的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同样远远高于中国,表示OECD十九国服务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也更加充分,而中国的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也偏低。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OECD十九国还是中国,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服务业投入率随着时间的不断上升再次例证了服务业在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物耗系数

物耗系数(acj)是指产业j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消耗的总和,它反映了产业j与所有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acj越大,产业j对国民经济的物质消耗越大。

因此,物耗系数也叫中间投入率,反映了该产业中外购产品所占比重。由于总投入=中间投入+附加价值(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在总投入一定的条件下,该产业的中间投入和附加价值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价值率越低;中间投入率越低,附加价值率就越高。

表3中分别是中国和OECD十九国三次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计算结果。不管是2000年还是2005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都远远高于OECD十九国,由于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也就是说OECD十九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附加价值率远远高于中国。结合上一部分对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可以推导出一个更重要的结论:随着在第二、第三产业中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增加,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附加价值率也增加。也就是说服务业的融合使得第二、第三产业更加有利可图,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和趋势。

(三)生产性服务业比较

根据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在投入产出表中的五类划分,从分项服务的相对重要性来看,不同部门的差异较大。首先,列出2005年OECD十九国平均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对于第一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10.47%、2.79%、36.29%、16.19%、1.84%;第二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14.45%、3.15%、26.15%、8%、7.25%;对于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12.56%、7.81%、9.25%、16.55%、3.13%。其次,计算出2005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在第二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27.24%、10.44%、23.57%、7.83%、0.49%;对于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20.82%、10.44%、7.51%、12.43%、0.73%。

从中可以看出,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投入中,OECD十九国平均值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区别很大,我国金融保险服务的重要性在二、三产业中体现得还不够明显(OECD十九国金融服务业对产业的支撑作用非常大)。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在第二、三产业中,我国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事业的投入占服务总投入的比例很低,仅为0.49%和0.73%,这反映出第二、三产业创新不足,技术含量偏低,依然停留在“制造”阶段,尚未走上“创造”的道路。

结论与建议

随着制造业生产率创新模式的枯竭,以及现代服务化创新模式的兴起,当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集中在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化创新。相较于制造业,现代服务经济更具有渗透性、辐射性和柔和度,与其他分支产业的兼容性高,如同穿梭在各个经济领域的“经脉”,对经济运行有激发创新、降低成本、稳定秩序等作用。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第二产业中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大幅提升;而且,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间投入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产业融合的发展,始终是引领和推动持续性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兼容性,其对于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也更高。相较于OECD发达国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主要依赖于自身产业的发展。在未来我国在保持产业结构稳健发展的同时,应努力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的服务化水平,促进产业融合的良性互动,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当前,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区进行着服务业创新竞争,例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的128公路、前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英国的剑桥、日本的“高技术城”等。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建立高新区,孵化和成长了一些在国际上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锻炼出来一批能力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中仍然缺乏政策设计和战略支持,很多高新区为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将本就不多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这些不太需要扶持的企业里,导致更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资源缺乏。此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并没有将核心研发总部迁往中国,我国建立的大量软件园以及大量的生命科学园仅仅是在给国外企业做外包,并没有学习到对方的核心技术,也没有促进自身的创新。

有数据显示,中国高新区年均增长25%,而国际先进高新区是35%,硅谷企业有10%以上的利润率,而中国只有3%至4%;从更广的角度看,全球86%的研发投入,90%的研发活动,95%的发明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全球6万个跨国公司,基本都是发达国家的。

因此,加大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高新区的干预、加强对高新区政策的协同性与互补性、乃至进行顶层设计,将是下一阶段推动高新区创新系统建设中担起历史重担的必要举措。现在国内大量的高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创新要素,关键问题是如何创造市场驱动力来使这些创新要素发生化学反应。尽管市场驱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作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我国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市场自发完成这个驱动过程,政府应通过公共措施,从而在流通领域产生市场驱动的平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服务业融合。此外,在充分利用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政府也应意识到,产业融合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使大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这些企业发展新的产业融合方向,建立新型生态系统,开始新的一轮融合,从而形成动态产业融合创新循环体系。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2.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3.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

4.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5.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人民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