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辛歆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规范和惯例的逐渐接轨,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得到重视。文章基于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逻辑起点分析,探寻资产减值准备的法理依据,解析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构建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 操控 企业利润 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逻辑起点
不同的会计目标定位决定着企业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供给方式,进而产生不一致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方式,并最终出现各种企业执行会计制度的变动性差异。因此,要研究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及其操控企业利润这一会计实务问题,需要以会计目标的设定及其相关理论作为研究起点。
传统会计强调企业资产计量尽可能客观、可靠、精确,资产计量属性偏重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企业投资主体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变化,传统单一的会计目标也沿着多元化发展,逐步走向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与融合。企业会计信息不仅仅要满足大股东对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所需的会计信息,更要满足普通投资者投资决策所需、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大众投资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决策有用观更加关注的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资产确认计量上,决策有用观不同于传统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决策有用观念下的资产减值会计强调价值计量的重要性,试图用价值计量替代传统成本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依据实际发生情况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核心依据是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资产减值会计力图确保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基于此,我们认为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是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逻辑起点,该目标的理论追求是通过更加相关、可比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服务。
资产减值准备的法理依据
(一)会计谨慎性原则—资产减值的渊源
谨慎原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防止高估或虚增资产,要求会计信息生产者和供给者及时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谨慎性原则的前提是会计业务的不确定性,其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谨慎反应,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经营风险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大,谨慎性原则要求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能全面、真实反映有关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信息。基于这种诉求,资产减值会计逐步发展完善起来,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是以谨慎的态度估计可能产生损失,并将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排除在资产价值之外的会计处理过程。因而,会计谨慎性原则是资产减值资产发展的渊源,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原则运用的具体体现。
(二)资产学科概念转移—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
传统会计理论认为资产计价目的是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为费用分配和损益计量奠定基础。体现的是一种以成本为中心的资产计价观,在这种计价观念下,资产负债表包含了许多只有账面价格而没有实际价值的项目,会计报表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财务状况。
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其理论与概念基础与经济学上的理论与概念基础不断融合。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企业资产的本质内涵已经从会计学概念向经济学概念发生转移。会计理论的变革实质上是试图改变成本中心的会计理论,代之以价值中心的会计逻辑。因此,会计理论研究者源于经济学思维,将资产界定为未来经济的总流入量,这一定义体现出企业资产的未来获益性。当企业资产预期未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值时,计提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是符合原则的,这也是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
(三)会计决策有用论—资产减值的理论支撑
会计决策有用论主张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基于决策有用观,我们可以认为企业价值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资产减值所遵循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将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为资产减值会计使得企业资产价值真正回归,会计实务中,当预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明显低于其历史成本时,要对其历史成本提供的资产信息进行修正,这种修正极大地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种修正也可以帮助决策者证实或更正前期决策时的预期结果。所以说,会计决策有用观是计提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四)会计制度—资产减值的操作指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规范和惯例的逐渐接轨,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得到重视。财政部2000年颁布《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准备由四项扩展至八项,初步建立了资产减值会计较为全面的系统规范。之后,财政部再次修订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更加突出对资产减值的重视与关注,才促使企业计提资产减值行为更加规范,最大程度挤压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空间,随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意味着规范与指导资产减值操作的会计体系已经建立,企业资产价值能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可见资产减值会计制度修订过程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需求,更是防止企业随意调节利润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
(一)利用坏账操纵利润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对坏账准备以“重大”为标准,企业坏账的计提方法由企业自行选择且提取比例也由企业自行估计,这种规范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使得企业坏账计提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为企业操控利润预留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公司利用流动资产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的漏洞。当企业全额提取坏账准备时,审计人员也不能认定企业违反会计制度,使得明知企业在造假也无法予以纠正。对于往来款项较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多少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较大变化。利用坏账准备金做假账有两种目的,要么少计,要么多计。少计坏账准备金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业绩,提升企业股价;多计坏账准备金则降低企业当年利润,减少税费的上缴。endprint
(二)利用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具体有三种方法:一是按投资总体计提 ,二是按投资类别计提,三是按单项投资计提,制度的这种规定在给企业提供更大选择空间的同时,也给企业利用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操作利润提供更多的空间范围。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过程中,职业判断主体差异也必然会影响会计结果。会计准则中大多数采用定性描述,隐含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主观差异性,使得企业操控利润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利用存货跌价准备操纵利润
新会计准则规定,可以按单项资产、资产类别或者综合资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计提主要依据是存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由于我国目前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各种存货的市场价格不完全透明,存货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很难获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也难以凭客观的计量依据来确认,使得企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在相对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企业可以依照自己的会计目标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从而计提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降低企业当年的利润总额。反过来,企业可以依照自己的会计目标少提存货跌价准备,提高企业当年利润,以此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会计职业判断并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也相对低下,因此,要强化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培训以及指导的力度。此外,通过一系列规则提升会计人员工作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努力提升自身职业判断能力。
在提升会计人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的同时,不断完善有效的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要求把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最大程度降低会计人员业务处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工作实务中,会计人员应按金额大小分列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依照设定好的权限等级对资产减值进行审核与批准,其数额越大,要求的权限越高。内部审计监督应贯穿减值准备计提、记录和信息披露的全过程。
(二)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激励企业管理层去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公共目标,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本,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众多缺陷,企业管理层拥有极大的控制权,但监控其权力运作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公司管理层控制了会计信息系统,在操控利润的“戏剧”中唱了主角。从当前的公司激励机制来看,公司管理层的业绩衡量指标通常是公司的净利润,这将成为公司利用会计数据操控利润的保护盾牌,造成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和投机主义行为。因此,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客观评价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成就,使企业价值发展体现出管理者的利益和价值,实现管理层目标函数与公司目标函数的有机融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提高,将使得公司自觉依法运作,会计信息生产与供给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发展信息与价格市场并改革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及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判断资产减值的信息来源于内部和外部。完善的信息市场包括公允价值以及市价,能确保资产减值准则的有效实施。然而当前我国信息以及价格市场既不健全也不透明,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难以有客观的信息资料作为支撑。所以,我们应不断完善公开信息的买卖市场,重点强化在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方面市场价格的评估,降低企业的主观判断,压缩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范围;借助市场力量规范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充分利用中介机构、政府管理部门所拥有的价格信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公布资产以及商品的最新价格,完善市场信息供给机制,让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有据可依。
与此同时,不断深化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及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改革,当前企业业绩评价往往只是聚焦与净资产收益率评价指标,这导致了企业只注重结果,却忽略了业务处理过程以及方法选择,致使公司存在操控利润的冲动与惯性。所以,建立和完善一套更加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以减少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的诱因,发展会计信息与价格市场,改革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将是我们未来一段时期的努力方向。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规范和惯例的逐渐接轨,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得到重视。本文探寻资产减值准备的法理依据,解析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构建资产减值准备操控利润的防范对策。文章构建的中心议题是防范企业左右利润的内外机制调和。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着理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因此,研究和探讨资产减值准备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及防范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资产减值会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问题的存在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归纳经验、总结教训,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供给的水平与质量。
1.高伟华.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方式及防范对策[J].当代经济,2010(1)
2.牛春娟.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张彦庆.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变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4.叶小丽.论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5.何宁.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