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健+胡书金+贺美亮
引言
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银行业经历了股改、上市、外资进入、利率市场化等重大改革,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更是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但是2013年6月商业银行“钱荒”的出现进一步凸显我国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意味着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银行效率是银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金融机构资源利用效果的集中体现,如何评判我国的银行效率成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我国银行效率问题,对增强盈利能力、防范金融风险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早期集中在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的问题,后来转向X-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Wheelock等(1999)对美国银行业1984-1993年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发现全要素生产效率总体是下降的。Hassan(2002)利用土耳其商业银行1988-1996年的数据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成本效率低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水平低引起的。Sathye(2003)以印度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效率高于私有银行。从国外的研究来看,研究内容包括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全要素生产效率等多个方面,研究对象也由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
国内学者研究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主要是2000年以后,对基于DEA的 Malmquist 指数分析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研究成果也不少。早期张健华(2003)利用我国主要商业银行1997-2001年的数据测算了Malmquist效率指数,结果表明股份制银行效率最高,而在单一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最低。朱超(2006)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2004年间我国13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整体效率低,有13%的投入资源浪费。柯孔林、冯宗宪(2008)以2000-2005年间我国14 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 生产率指数反映其动态效率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蔡跃洲、郭梅军(2009)根据我国11家上市银行2004-2008 年间的数据,对其Malmquist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上市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总体水平有所下降,但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有所上升。袁晓玲、张宝山(2009)通过对1999-2006年间我国15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其中资产市场份额、产权结构、GDP 增长率等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而资产费用率、消费价格指数等产生负向影响。张健华、王鹏(2010)利用广义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不同类型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商业银行效率存在差异。王兵、朱宁(2011)以我国11家上市银行为例,测算了2003-2009年间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综上所述,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是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总体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仍需进一步探讨,而且大多数选取的样本只是针对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研究,样本量小,不够全面反映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以2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0-2009年10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评价,以求判断效率的演变趋势以及变化来源,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Malmquist指数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最早是瑞典统计学家Sten Malmquist(1953)提出来的。后来Fare等人(1994)在多投入产出条件下,利用距离函数建立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生产率变化。基于投入的全要素Malmquist指数可表示为:
(1)
Malmquist指数(TFP)分解后变成两个指数,技术效率指数(Effch)和技术进步指数(Tech),更为具体的分析效率结果以及动态变化的原因。对不同时期的两个Malmquist指数取几何平均值,计算效率的变化值。
(2)
(3)
技术效率指数(Effch)反映决策单元的“追赶效应”,即在t期到t+1期组织管理水平的变化,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指数(Sech);技术进步指数(Tech)是衡量决策单元的“前沿面移动效应”,即在t期到t+1期生产技术前沿面的变化,反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程度。各指数的关系为:
(4)
(二)变量与数据
1.投入与产出变量。研究银行效率的关键是确定投入与产出变量,主要有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三种方法。鉴于三种方法的利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本文选择实物资产、劳动力、存款作为投入变量,其中实物资产由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劳动力由营业费用表示,因为无法获得银行员工人数、工资等数据,而营业费用大部分为员工工资、福利费用等支出,因此用营业费用近似表示;存款总额包括短期存款、长期存款和存入保证金等。对于产出变量,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因此选择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来表示银行的产出。
2.样本数据。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动态变化,本文选取了2000-2009年10年间24家规模较大,数据完整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其中包括 4家国有控股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州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和10家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东莞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杭州银行和西安银行),样本具有代表性。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0-2009)、各银行各年公开的年报及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数据库(Bankscope)。endprint
实证分析
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运用Deap2.1统计软件,计算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值。首先对2000-2009年商业银行平均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变化进行分解(见表1),然后分别对24家商业银行2000-2009年的效率指数变动进行分析(见表2)。
表1是2000-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的演化过程,从纵向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2009年有所下降,年均Malmquist效率指数为 1.058。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现改进趋势,2000年至2009年平均增长指数为 1.058,表明每年平均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效率相对改进0.7个百分点,技术进步为5.1个百分点,说明在这期间,我国银行效率的改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000-2003年全要素生产效率相对平稳,2003-2007年有明显上升,2006-2007年达到最高,TFP指数达到1.22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ch达到1.230,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为0.992,有所下降。从结果可以看出,2003-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是我国银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银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期间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促进了银行的运作效率和内部风险的控制;外资银行的进入,改变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先进的运营理念,推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竞争优势。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全要素生产效率有所下降,TFP指数分别为 1.108和0.947,特别是2009年技术进步出现下降,规模效率是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此期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国际国内经济的衰退,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我国政府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在2009年普遍扩大贷款规模,以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的考验。
从表2可以看出,2000-2009年间24家商业银行,除广东发展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5家以外,其他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都大于1,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技术进步指数Tech来看,除6家银行外均大于1,说明在大数据、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下,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产品的差异化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提高。从技术效率指数Effch来看,除8家银行外均大于1,其中农业银行效率的变化更多是由规模效率变化引起的,规模效率指数Sech为1.032,而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只有0.990,相对落后,即典型的粗放型经营。从TFP数值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天津银行、东莞银行名列前茅,说明在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开设异地分行,全要素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水平居中,机制相对灵活,其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展良好,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相对效率落后,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的差异所致。
结论
本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营业费用和存款总额作为银行的投入变量,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作为银行的产出变量,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2009年我国24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值进行测度。从Malmquist指数表现的效率动态演化来看,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2009年有所下滑;而对于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中间水平,国有银行效率的提高主要是规模效率明显,国有银行无论总资产还是资本金、人数、网点、客户群体,都排在世界前列,规模效率突出,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将进行新一轮经济改革,由“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银行业在效益上也将从高速增长向次高速增长转变,增长速度出现下滑。随着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多样化金融形式的出现,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金融服务,增强竞争优势,提高盈利水平,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更好的支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endprint
实证分析
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运用Deap2.1统计软件,计算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值。首先对2000-2009年商业银行平均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变化进行分解(见表1),然后分别对24家商业银行2000-2009年的效率指数变动进行分析(见表2)。
表1是2000-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的演化过程,从纵向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2009年有所下降,年均Malmquist效率指数为 1.058。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现改进趋势,2000年至2009年平均增长指数为 1.058,表明每年平均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效率相对改进0.7个百分点,技术进步为5.1个百分点,说明在这期间,我国银行效率的改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000-2003年全要素生产效率相对平稳,2003-2007年有明显上升,2006-2007年达到最高,TFP指数达到1.22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ch达到1.230,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为0.992,有所下降。从结果可以看出,2003-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是我国银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银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期间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促进了银行的运作效率和内部风险的控制;外资银行的进入,改变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先进的运营理念,推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竞争优势。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全要素生产效率有所下降,TFP指数分别为 1.108和0.947,特别是2009年技术进步出现下降,规模效率是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此期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国际国内经济的衰退,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我国政府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在2009年普遍扩大贷款规模,以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的考验。
从表2可以看出,2000-2009年间24家商业银行,除广东发展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5家以外,其他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都大于1,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技术进步指数Tech来看,除6家银行外均大于1,说明在大数据、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下,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产品的差异化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提高。从技术效率指数Effch来看,除8家银行外均大于1,其中农业银行效率的变化更多是由规模效率变化引起的,规模效率指数Sech为1.032,而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只有0.990,相对落后,即典型的粗放型经营。从TFP数值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天津银行、东莞银行名列前茅,说明在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开设异地分行,全要素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水平居中,机制相对灵活,其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展良好,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相对效率落后,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的差异所致。
结论
本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营业费用和存款总额作为银行的投入变量,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作为银行的产出变量,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2009年我国24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值进行测度。从Malmquist指数表现的效率动态演化来看,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2009年有所下滑;而对于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中间水平,国有银行效率的提高主要是规模效率明显,国有银行无论总资产还是资本金、人数、网点、客户群体,都排在世界前列,规模效率突出,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将进行新一轮经济改革,由“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银行业在效益上也将从高速增长向次高速增长转变,增长速度出现下滑。随着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多样化金融形式的出现,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金融服务,增强竞争优势,提高盈利水平,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更好的支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endprint
实证分析
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运用Deap2.1统计软件,计算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值。首先对2000-2009年商业银行平均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变化进行分解(见表1),然后分别对24家商业银行2000-2009年的效率指数变动进行分析(见表2)。
表1是2000-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的演化过程,从纵向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2009年有所下降,年均Malmquist效率指数为 1.058。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现改进趋势,2000年至2009年平均增长指数为 1.058,表明每年平均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效率相对改进0.7个百分点,技术进步为5.1个百分点,说明在这期间,我国银行效率的改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000-2003年全要素生产效率相对平稳,2003-2007年有明显上升,2006-2007年达到最高,TFP指数达到1.22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ech达到1.230,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为0.992,有所下降。从结果可以看出,2003-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是我国银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银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期间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促进了银行的运作效率和内部风险的控制;外资银行的进入,改变了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先进的运营理念,推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竞争优势。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全要素生产效率有所下降,TFP指数分别为 1.108和0.947,特别是2009年技术进步出现下降,规模效率是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此期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国际国内经济的衰退,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我国政府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在2009年普遍扩大贷款规模,以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的考验。
从表2可以看出,2000-2009年间24家商业银行,除广东发展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5家以外,其他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都大于1,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技术进步指数Tech来看,除6家银行外均大于1,说明在大数据、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下,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产品的差异化和服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提高。从技术效率指数Effch来看,除8家银行外均大于1,其中农业银行效率的变化更多是由规模效率变化引起的,规模效率指数Sech为1.032,而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只有0.990,相对落后,即典型的粗放型经营。从TFP数值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天津银行、东莞银行名列前茅,说明在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开设异地分行,全要素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水平居中,机制相对灵活,其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展良好,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相对效率落后,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的差异所致。
结论
本文选取固定资产净值、营业费用和存款总额作为银行的投入变量,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作为银行的产出变量,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2009年我国24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值进行测度。从Malmquist指数表现的效率动态演化来看,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2009年有所下滑;而对于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中间水平,国有银行效率的提高主要是规模效率明显,国有银行无论总资产还是资本金、人数、网点、客户群体,都排在世界前列,规模效率突出,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将进行新一轮经济改革,由“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银行业在效益上也将从高速增长向次高速增长转变,增长速度出现下滑。随着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多样化金融形式的出现,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金融服务,增强竞争优势,提高盈利水平,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更好的支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