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模块化组织结构慢慢取代了原先的大型科层组织结构,并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产业组织的模块化已经成为某些产业的新型组织结构特征,是新产业结构的本质。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模块化组织中同样处于核心地位,但知识冲突在模块化组织中也较其他类型的组织更为明显,如何实现知识协调则成为模块化组织保持竞争力需要考虑的重点。
模块化组织概述
自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于1962年提出“模块化”这一概念以来,西方经济与管理学界兴起了模块化理论的研究热潮。所谓模块,是指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与其他子系统按一定规则相互联系从而构成更复杂的系统或过程。而模块化则是指按照某种规则,把复杂的系统分拆成半自律的子系统,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更加复杂的产品或业务过程。
模块化最初起源于产品设计模块化,把设计任务分配给不同的队伍,让他们独立操作,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以构成满足顾客不同需要的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块”一词的涵义,也由原来的狭义上的“产品模块”向广义上的“事物的构成单元,如企业的组织结构、流水线的构成等”转变,模块化理论也从产品设计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组织管理领域,并依次经历了产品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到组织模块化的演进路径。组织模块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可以更快地整合资源和能力,以形成产品开发的资源链,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加灵活的反应。
模块化组织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是按照模块化模式运作的生产协作系统,由主导模块(舵手企业)和成员模块(模块企业)在统一的标准界面平台下,对组织结构、流程、职权等进行模块分割,根据一定的规则有弹性地组合成各种结构形式,对市场变化作出适应性选择,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模块化组织的核心是通过对组织核心资源和能力的快速重构,强调以业务模块和主导规则来重组产业内部结构,实施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动战略,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效应,满足顾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与准一体化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等中间组织形态相比,模块化组织具有以下优势:糅合了科层组织权威机制的计划性和市场价格机制的竞争性的优点,更能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降低了组织成本;组织可以跨越边界利用外部能力,突破单一能力的发展瓶颈,实现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均衡;可以将冗长的价值链拆分到各个企业,进行模块革新,通过改进和完善模块化部件的价值和功能来提升最终产品的价值;通过增强学习能力来提高专业化程度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水平,促进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模块化组织已成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组织变革的新趋势。
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冲突
(一)模块化组织中知识冲突的概念
从知识创造与转移的角度来看,主导模块是在寻求“学习或联合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模块化组织,通过需求定义与知识整合来发挥其在整个系统的指挥与协调作用,因此,模块化组织的形成是一种嵌入型知识联结的形成过程。知识不但是模块化组织内各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介质,而且还构成了一切主体行为及其即时状态的基础。但是,任何组织形式都有利有弊,模块化组织也不例外,正如企业组织在运行中必须面对知识冲突一样,模块化组织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知识冲突。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冲突,指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知识类型、知识层次、知识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分歧的模块在一起工作,造成的模块之间在观点、意见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碰撞乃至对抗的结果。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冲突,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结果,既有可能是良性的知识冲突,能够完善各模块的思维模式,促进不同模块间的彼此启迪和知识的交叉整合,激发模块成员的创新潜力,加速知识创新;但更有可能是恶性的知识冲突,导致非正式交流减少、降低信任度,给模块化组织带来紧张、不安的氛围,增加知识吸收的难度,甚至有可能对知识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二)模块化组织中知识冲突的表现
模块化组织中知识冲突,基于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一,从技术层面看,存在着知识的冲突。模块化组织中存在着共性技术,也存在着私有技术。共性技术是模块化组织的公共物品,私有技术是成员模块承担子模块所具有的技术。模块化组织成员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需要在其所承担的专业领域投放资源,此时就会出现三种因知识分布不均衡而引发的冲突。一是在共性技术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而使得共性技术日益缺乏,投入与使用之间产生冲突;二是成员模块的私有技术中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专业指向以及由此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从而产生冲突;三是成员模块的私有技术中存在着专业领域内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程度的差异,从而产生冲突。
第二,从管理层面看,存在着知识的冲突。模块化组织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而是诸多产权主体的结合体,糅合了科层组织权威机制的计划性和市场价格机制的竞争性的优点,但也增加了组织的认知复杂性。主导模块掌握了模块化组织系统的规则设计与主导控制权,并成为网络领导者,扮演着主导模块化组织运行的角色,一般拥有较多的战略思维知识和系统性知识;成员模块则承担相应的子模块,利用自有知识与技术优势完成生产与研发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一般以操作性知识为主。这样,基于管理的视角,主导模块与成员模块所拥有的知识不均衡,在话语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易引发知识的冲突。
第三,从能力层面看,存在着知识的冲突。能力是知识的外化、积聚和升华,模块化组织的精髓是将凝结于产品每一价值链上的能力要素科学分解成能力模块。主导模块按照每个价值链上的能力元,选择相应的成员模块,但因为各成员模块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专业局限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出现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差异,各成员模块在模块化组织的知识创造中存在着差异,处于劣势的成员模块会产生一种被不公平对待的感觉。同时,成员模块能力功能的实现,具有较明显的经济理性,由此造就各成员模块的运作目标常常潜存着本位主义和短视行为,知识冲突在所难免。endprint
(三)模块化组织中知识冲突的根源
造成模块化组织知识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对其进行归类,主要有以下根源。
1.知识的异质性。这里的异质性,主要是指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的差异。一方面,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传播与共享,但对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改进一般都是短期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但只有通过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当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共存于一个模块化组织中的不同模块时,冲突常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具有不同领域与不同专业知识的专家,他们的思维模式、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乃至各自立场都会有很大不同,所形成或支撑的知识在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知识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必将导致知识冲突的产生。
2.主体的竞争性。在模块化组织中,各模块承担单元可以在不违反界面联系规则的前提下独立开发新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着自己的子目标或分目标,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持,包括知识资源。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整个模块化组织知识资源是固定的、有限的;另一方面,模块化组织内的知识分布不均衡。资源的有限性将引起利益分配与组织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导致利益冲突。于是,各个模块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目标,就会加强对知识资源的争夺,会不自觉的陷入冲突当中,知识冲突的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3.主体的依存性。虽然每一个成员模块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但从模块化组织整体角度来看,这些成员模块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同服务于模块化组织目标,一个成员模块目标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另一成员模块或另几个成员模块目标任务的协同实现。这种相互依存性一旦因某一成员模块功能的缺失或弱化而受到影响时,就有可能在模块化组织全局的角度导致其他成员模块功能目标无法实现,将产生知识模块间冲突。
4.主体的空间性。模块化组织是一个开放的、超越空间约束的动态协作组织,各成员模块具有地理上的分散性和空间上的集聚性。处在不同地域、不同价值链环节的模块拥有的知识是不完全一样的,知识分布的不均衡性,是任何模块化组织都存在的共性。这种情形,既会带来知识拥有者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也会带来不同模块的专业知识程度的差异,知识模块冲突则很难避免。
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协调
(一)模块化组织知识协调的内涵
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亲密关系而共享,而且通过网络结构而共享,这种共享过程不仅可以产生规模经济,还可以产生联结经济。模块化组织中存在的知识冲突,则将使规模经济和联结经济的效果大打折扣。面对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冲突这一困境,需要通过知识协调来解决。协调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职能,是在一组成员之间执行任务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决策和通讯的模式,是管理活动间的各种依赖关系。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协调,已成为模块化组织知识管理的重点与关键,是在主导模块的统一规划下,广泛采用各种协调理论分析工具和技术实现手段,对模块化组织内具有相互矛盾或冲突的要素进行处理,理顺要素间的内外关系,消除不和谐、不平衡状态,使之互相配合,形成最大的合力,使模块化组织在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在知识上得到保证,从而高效、步调一致地实现模块化组织目标的活动。模块化组织知识协调的本质就是针对知识冲突而导致的模块化组织知识系统的无序化或内部不平衡,通过一定的协调方式与机制来有效地激发和诱导良性知识模块冲突,规避或转化恶性知识模块冲突,重新组成有序的知识系统,发挥各模块知识的协同效应,实现模块化组织知识系统内部新的平衡,达到模块化组织知识资源的结构优化。
(二)模块化组织知识协调的模式
针对模块化组织中的知识冲突,可以采取两种协调模式:横向协调模式和纵向协调模式。
1.横向协调模式。横向协调模式是指在一个模块化组织中的各模块间的水平协调。或者通过相关的协议、或者成立协调机构、或者由模块化组织高层指定的某个机构、或者通过共同的决策程序,在知识冲突没有造成知识分布不平衡之前,努力辨识潜在的知识冲突并对冲突进行合理的处理;当冲突引发了知识分布不平衡时,则尽可能地对这些不平衡进行协调,从而促进模块化组织达成新的平衡。
2.纵向协调模式。纵向协调模式是指依靠模块化组织的等级权威来完成纵向协调,是上级对下级组织的知识冲突进行协调。由于横向协调模式很可能会造成模块间在协调时互不相让的情况,这就需要纵向协调,由主导模块来进行协调。这种纵向协调模式,充分利用了模块化组织中不同层级的不同权力,主导模块在模块集成中不断与成员模块交换信息与知识,适时调整主导规则与整合路径,主导模块对成员模块能够进行统一管理与指挥。
(三)模块化组织知识协调的策略
基于模块化组织中知识冲突原因的多样性,加上各模块背后的知识团队的多元性、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模块化组织要实现知识的协调,需要多种策略协同,是一种全方面的协调。
1.更新知识冲突理念。加强知识协调,应首先从各模块的观念上入手。首先,要正视模块化组织中知识冲突的客观存在,知识冲突不可避免。为此,模块化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正视知识冲突的不可消除性,要辨证地识别模块化组织知识冲突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知识冲突产生的原因,正确区分知识冲突的不同种类和处理价值,最终找出化解知识冲突的方法。其次,要科学认识模块化组织知识冲突的功能属性,合理激发建设性知识冲突,妥善抑制破坏性知识冲突。知识冲突并不全是对组织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有一些知识冲突恰恰是推动模块化组织发展和壮大的积极力量。针对这类建设性知识冲突,模块化组织成员应在背景、价值观、态度、思维方式或管理风格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在成员间产生良性知识冲突,激发出更多的知识创新活动,有效地激活模块化组织活力,防止模块化组织的僵化和停滞。endprint
2.加强整体战略引导。对于模块化组织来说,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模块化组织的知识分布由原来的相对平衡演变成冲突,意味着各模块在利益上也有冲突。在各模块间提供一致的利益纽带、建立共同愿景、认可核心价值观是协调冲突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组织整体战略的引导,让全体模块及其成员认知到模块化组织的共同愿景,树立起对模块化组织未来发展和自身未来事业的信心,并在模块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相互认可对方的知识能力和贡献,这样,就能消除组织等级上的疏远和排斥,才会动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和能力来推动知识能力与组织战略的适应性,实现知识增值与知识创新。无论模块化组织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但以战略为轴心,在战略的引导下,能使各模块更加统一目标,增强凝聚力,推动模块化组织知识协调的实现。
3.完善组织利益规则。模块化组织知识冲突的最终根源,还是在于利益上的差异化。对于模块化组织各成员模块来说,如果无法解决基于知识冲突的利益问题,那么,恶性知识冲突将永远存在。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模块化组织的建构与运行以规则为骨架和支撑,规则构成了模块化组织各主体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并向主体传递秩序、惯例、政策以及权威结构的信息。因此,需要在主导模块的主导下,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规则,用以规范模块成员的运营行为,保证各模块的知识付出与知识收益相一致。模块化组织利益规则应体现激励原则,充分考虑各模块成员投入成本的大小以及风险承担的大小,要使各模块的投入与产出、风险承担与产出比例相当,提高模块化成员的公平感,激励和奖励各模块成员在协调知识冲突时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对模块之间明显的消极对抗行为进行约束。
4.丰富成员沟通渠道。沟通能促进模块间的了解和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增进感情和理解,降低他们的差异性,促进目标一致和认识相近。因此,良好的信息沟通是使各模块成为一个知识系统的“凝结剂”。因此,模块化组织应建立合理的沟通体制,不仅促进主导模块与成员模块间的沟通与协调,还要充分推动成员模块之间的沟通与协同,营造能够促进模块成员积极参与、公开交流的氛围。为充分发挥沟通机制在知识模块协调中的作用,要求模块化组织能够建立网络型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内部信息通信网络,增强模块间的横向协作与纵向协作,促进模块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最大限度减少沟通过程带来的冲突和障碍。当然,提供多元化的沟通渠道,还需要考虑信息安全问题,明确传递的信息权限和安全机制的要求。
5.构建和谐组织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氛围和意识形态,时刻在影响着人们思想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调节作用。对一个组织来说,文化已成为影响知识管理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模块化组织必须创建一个适合知识协调的文化环境。因此,需要培养“群体一致、互惠共生”的组织文化,转变员工习惯的独占思维,加强多渠道的沟通与交流,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形成鼓励学习与共享、支持创新、容忍失败、共存共荣、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价值观,为组织战略的实现营造文化环境,为知识协调提供精神食粮。模块化组织通过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员工的心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适应组织的发展变化,鼓励组织成员积极贡献自己的知识,从而增强模块化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模块化组织具有组织文化的开放性,这也意味着构建统一的模块化组织文化具有较大难度,并不能一蹴而就。
综上,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模块化组织形式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和采用。知识冲突是模块化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对于模块化组织来说,要敢于接纳知识冲突,并且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来实现知识协调,促进模块化组织的知识创新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