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贸易平等化视角下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时间:2024-05-04

王江+肖华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我国农业贸易的发展现状;从贸易壁垒林立,滥用农业补贴政策及企业运营能力匮乏等角度揭示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我国农业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应对贸易壁垒和农业补贴、提升我国农业企业运营能力等层面给出贸易平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农业贸易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公平贸易 农业产业 世贸组织

贸易平等化是在信息透明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而达成的互惠贸易伙伴关系,其目标在于追求世界贸易系统内各成员间的平等性。通过重构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内部各成员间关系的方式来推动平等化农业国际贸易安排的落实,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贸易平等化不仅是农业国际贸易的追求目标,更是一种将农业产品的制造者、营销者及消费者串联为一体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贸易平等化视角下的中国农业贸易的发展困境

(一)贸易壁垒扭曲我国农业贸易的市场环境

其一,通过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和附加税的形式来阻滞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关税壁垒背离了贸易平等化原则,其实质是以扭曲进口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的方式来为本国农业企业谋求利益。关税壁垒是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者利益的手段,亦可起到迫使国际贸易谈判中对手妥协的作用。关税壁垒有助于进口国在短时期内遏制外国农产品快速占有本国市场的势头,但却弱化本国农业企业的独立市场生存能力。长期执行关税壁垒对贸易伙伴国的国内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而言弊大于利。其二,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业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阻滞效应日益凸显。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多边谈判的方式压缩世界各国关税总体水平,由此导致世界各国采取关税之外的手段来调控市场机制,为本国农业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护空间。非关税壁垒包括由海关部门实施的直接式非关税壁垒和非海关部门实施的非关税壁垒。由海关部门实施的直接式非关税壁垒通常采取进口农产品配额限制、强制性进口许可证制度等方式来直接控制进口农产品的总量和总金额。由非海关部门实施的直接式非关税壁垒通常采取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和卫生检疫、进口押金制度、技术壁垒、社会壁垒等手段来间接控制进口农产品的进口量。贸易壁垒背离了平等化国际贸易原则,扭曲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机制,给我国农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农产品竞争制造了障碍。

(二)滥用农业补贴政策制约我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当前对本国农业滥用高补贴政策是对农产品自由化国贸市场机制的侵害,实质上构成对国际农业贸易自由化的挑衅。其一,农业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相冲突。在国际农业贸易中提出国民待遇原则是对世贸组织理念的践行,其目的在于保障各国农业企业以平等身份展开竞争,以市场机制来提升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全球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补贴政策的滥用是对公平市场机制的过度干预,其政策的执行势必破坏农产品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扭曲有限农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其二,农业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公平贸易原则相冲突。农业补贴政策固然可以给受补贴者带来短期效益,使其产品以低价与进口品展开竞争,但却削弱企业通过技术换代和企业管理能力升级的方式赢得市场竞争的能力。农业补贴政策对不同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政策待遇,由此造成国际农业贸易市场秩序扭曲。其三,农业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自由市场原则相冲突。自由市场法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石,通过赋予市场以自由交易权,可充分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由市场法则并不绝对排斥政府对处于失灵状态下的市场的必要纠偏,但政府的过度干预将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丧失,使得具有显著市场竞争优势但却未能获得补贴的农产品丧失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其四,农业补贴政策涉及各国政治稳定问题。农业贸易的稳健发展问题不仅是经济课题,更是政治课题。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代议式民主制固然有利于充分保障国家大政方针可基本反应民意,但亦使得诸如农业贸易问题上升为各党派争执要点。西方各国政府为迎合本国农业利益集团的需求,而制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农业产业政策,由此扭曲国际农业市场运行机制,从而造成对我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的制约。

(三)企业运营能力匮乏制约我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

我国农业企业的企业运营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农业贸易的健康发展。其一,我国农产品知名品牌少,品牌价值相对较低。当前国内农业企业仍然存在农产品品牌数量繁多、种类繁杂等特点,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品牌。农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停留在自发式竞争状态,难以通过企业联盟的形式增加其品牌影响力。虽然我国各级政府设置各级名优品牌保护政策措施,但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少。部分企业注册农产品品牌的目的在于增加客户对本企业商品的识别功能,以有效促进本企业农产品的销售水平,但却在通过差异化品牌营销设计来深挖企业品牌价值方面停滞不前,企业农产品品牌缺乏对目标市场有效的独占性。农产品企业运营能力匮乏削弱我国农业企业说服客户企业信任其产品的能力。其二,我国农业企业运营能力匮乏削弱我国农产品企业参与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建构。全球化市场上国外农产品依靠强大企业实力说形成的市场号召力而控制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从而谋求巨额溢价销售利益。全球化农产品的定价机制为引导农业的有序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但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凭借自身强大企业实力,按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售商品。这使得我国农业企业因企业运营能力不足而丧失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权利,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交易。

贸易平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农业贸易的发展路径探析

(一)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我国农业应对贸易壁垒的策略

其一,我国农业产业应建立贸易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我国农业产业应当完善全球化布局的商业情报网络,积极收集外国政府正在酝酿制定和准备实施的有关贸易壁垒的商业情报。农业行业协会应当针对上述正处于实施前阶段的贸易壁垒情报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政府对口部门和农业企业采纳。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通常包括如下两部分内容,一是在切实掌握我国国贸伙伴国的经济运行态势的基础上,由我国农业贸易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来制定针对实施贸易壁垒的贸易伙伴国的反制措施。我国农业部门所制定的反贸易壁垒措施应直接针对贸易伙伴国的农产品贸易运作周期的薄弱环节,并使得反制措施以恰当的制裁强度来对实施贸易壁垒国施以压力而不至于影响我国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国之间产生毁灭性冲突,从而确保我国可以较低代价来遏制贸易伙伴国滥用贸易壁垒措施的冲动。二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咨询点收集贸易壁垒相关信息,掌握主要贸易伙伴国关于贸易壁垒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的新动向,并制定相应的预警策略智能专家库,以便于针对处于不同情形下的贸易壁垒以差异化对策。其二,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便于从制度层面将恶性贸易壁垒排除在国际贸易体系外。当前我国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低,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我国农业国情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借助行业协会平台与农业企业接触,了解并掌握农业企业遭受贸易伙伴国设置的贸易壁垒的伤害程度,并将企业意志汇总并反映在农业国际贸易标准制定过程中。政府商务部应当着力整合各技术委员会力量来制定并实施反贸易壁垒策略;国内农产品企业应当积极创新技术和服务理念,同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以保护我国传统农产品。endprint

(二)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我国农业应对农业补贴的策略

在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冲击下,我国农业产业在遭受诸多威胁的同时亦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其一,我国农业产业应当深入探析世贸组织规则赋予我国应有的权利,借助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来为我国农业企业创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系指世贸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农业协议中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即世贸组织规则允许各国政府以提供农业领域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对本国农业提供无副作用或仅有细微的市场扭曲作用的补贴性政策。通过研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之“绿箱政策”可发现,加大对农业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是当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最为可行的农业支持措施。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遭受着世贸组织规则内涵的各种冲击与挑战,而当前我国仅利用十二种绿箱政策中的六种。有近一半的绿箱政策措施可资为我国农业政策体系所利用。这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应审慎筛选出受外国农业补贴政策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及产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补贴政策;我国应建立直接面向低收入农民群体的直接式农业补贴制度体系,同步完善公共储备型农产品的补贴制度和面向农户的农业自然灾害救济制度。其二,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应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农业谈判,通过规范绿箱政策标准的方式,来建立可有效约束西方各国的滥用绿箱政策实施农业补贴的行为并力促各国逐步削减农业补贴的世贸新规则。各国应在世界贸易组织平台上达成对基于黄箱政策的农业补贴的有力约束,在要求发达国家对实施黄箱政策行为进行有效内控的同时,应赋以发展中国家可采取诸如进口农产品限制措施在内的反制发达国家农业补贴行为的权利。其三,我国政府抓紧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以积极应对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措施对我国国内农业市场造成的冲击。我国政府应基于市场经济规则,加大我国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产品品质检验和监控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稳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实力。我国政府可基于世贸规则来加速农业税费改革步伐,稳步减少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深加工环节和农业物流环节的税费负担,有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延展,提升农业产业增值能力。

(三)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提升我国农业企业运营能力的对策

其一,我国农业企业应转变经营模式,强化适度集约化经营模式以形成规模效应。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大量转移,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内涵数量和品质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在数量层面,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要求通过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的方式大幅提升其产量;而是在质量层面,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要求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农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要确立以主导型农业生产企业为核心,在龙头农业企业的带领下,实现区域范围内中小农业企业及个体农户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消除农村小农经济的方式来建构西方农场经营模式固然可以实现我国农业集约化,但却是以损害农民切身利益为代价。考虑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需求,有必要将以农户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与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大规模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集约化经营有助于我国农业企业凝聚合力以应对国际跨国农业巨头的垄断行为对国际农贸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的扭曲。其二,我国农业企业应以农产品差异化战略来应对国际农贸市场的不平等竞争局势。国际农贸市场不平等格局形成的基础在于我国农产品对贸易伙伴国同类农产品形成压倒性竞争优势,从而促使我贸易伙伴国采取扭曲市场机制的贸易保护策略以保护本国同类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单位。为此,我国农业企业应当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通过生产经营理念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向贸易伙伴国提供品质优异的新型农产品,以规避与贸易伙伴国同类农产品展开正面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张亚军.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较与启示[J].商业时代,2013(19)

2.张相文,黄娟.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6)

3.程国强,朱满德.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补贴制度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12(1)

4.袁其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技术壁垒破除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1(26)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