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宁宁 简晓彬 沈正平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江苏南北同样也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有差距才有产业的互补与合作,才会为苏南与苏北之间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提供可能。文章在阐述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正反面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关键词:苏南 苏北 产业联动 南北挂钩
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既存在南北发展差距,又存在东西发展差距;在国家内部,美国、巴西有南北差距,德国、日本有东西差距。有差距才有互补与合作。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呈日益加快之趋势。资料显示,国际上具有“一体化”性质和趋向的区域合作组织现已有40多个,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合作同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东盟等。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近年来,许多省份都提出并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共同发展,也就是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发展,所以,当前各个省份都在为寻求区域间的产业联动或对接、升级而努力。本文在阐述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正反面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现状
(一)南北挂钩
2001年以来,南北挂钩的各市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相互考察学习,商谈合作事宜,签订合作协议,共谋发展大业。南北挂钩的10个市在2001年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合作项目达200多个,涉及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旅游等领域。南京与淮安2001年签约49个合作项目,完成率达98%,2002年又签约63个项目,并决定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方面的合作,每年南京帮助淮安承揽不低于30%的南京市建筑工程项目;苏州在吸纳宿迁劳动力方面成就显著,并把共建工业园区作为结对帮扶的载体,帮助宿迁实施招商引资、园区管理,目前有6个苏州工业园花落宿迁;无锡和徐州两市建立了项目合作库,加强信息交流,并把合作重点放在工业和旅游等方面。
(二)产业联系
近年来,江苏南北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有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商贸、教育、科技、卫生、旅游、房地产等,涉及一、二、三次产业,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江苏南北产业转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见表1)。
2006年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达2003个,项目总投资887.4亿元,实际引资398.3亿元,与2005年相比,项目总投资增长15.4%,实际引资增幅达24%,分别是2001年和2002年两年累计数的4.8倍和3.8倍,其中工业项目1622个,项目总投资657.9亿元,实际引资额301.4亿元,分别占同期产业转移项目总数的81%、74%和76%。自2001年以来,苏南、苏中累计向苏北五市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6773个,项目总投资2062亿元,实际引资额884亿元,为苏北财政收入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就业比例的增加、关联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要素流动
在产业联动的过程中包含有要素流动,要素流动包含有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流动,本文着重分析人才和劳动力流动。为强化南北产业联动成效,进一步推进南北产业联动发展,苏南五市与苏北对口五市互派干部挂职交流,以加强对苏北经济建设的支持。2004年南北互派干部176人,其中苏南派往苏北86人,苏北派往苏南90人,此外,省委组织部还从省级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了17名优秀专业技术骨干和后备干部到苏北各县(市、区)担任科技副县(市、区)长,进一步加大了对苏北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苏北为苏中、苏南转移产业培训劳动力,使苏北劳动力向苏南转移。据统计,2004年,苏北五市输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达395.3万人,新增劳务输出47.5万人,苏南新增吸纳苏北地区劳动力31.2万人,对口挂钩交流16万人。这不仅缓解了苏北就业压力,提高了苏北劳动力素质,而且解决了苏中、苏南劳动力短缺问题,加速了江苏南北劳动力的流动,促进江苏南北产业联动的发展。
影响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主要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产业互补性强。苏南与苏北的资源禀赋存在一定差异,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存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苏南与苏北的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而,根据区域分工理论,苏南与苏北之间的产业联动也就有了一定的客观基础,具备了联动的可能性。
政府政策支持。为了实现全省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南北产业联动,省委、省政府历来都比较重视对苏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1997年,开始实施南北合作产业转移示范工程;2002年,提出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仍在不断加大对南北产业联动的政策支持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苏南与苏北的产业联动发展。
苏南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苏南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由于距离原材料产地较远,土地和劳动力价格逐年上升,环境压力也逐渐增大,苏南目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传统产业存在产业调整的内在要求。因而,苏南必然要遵循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把一些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而苏北恰好具备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产业发展优势,能够接受此类产业的转移,进而能够促进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发展。
苏北投资环境趋于优化。随着南京二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以及新长铁路(新长铁路靖江与江阴跨江段实行轮渡)的建成,随着苏北城乡公路交通网络体系的逐步形成,江苏南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便捷。同时,苏北地方政府转变了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近年来,省内政府间、行业间和企业间的内部信息网建设也有一定发展,面向经济区域信息平台逐渐形成,这一切都为江苏南北产业联动发展带来了极大方便。
(二)制约因素
空间位置的制约。江苏空间上分为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苏北与苏南之间隔着一个苏中。目前苏南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开始逐渐显现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梯度推移规律,苏南的产业主要向周边邻近地区辐射,尤其对苏中的辐射带动力较大,可以说苏中在一定程度上阻拦了苏北与苏南的产业联动。此外,苏南与省外周边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苏南的内部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差距和产业互补性,因而,其经济和产业联系也较为紧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北与苏南的产业联动发展。
地方利益驱动下政绩考核制度的制约。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还不完善,它主要是考核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而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对反映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涉及不多。这使得部分地方官员为了片面地追求地区生产总值,而不顾客观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苏南向苏北的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效应的制约。目前,苏南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其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同时,苏南地区一些产业集群条件形成后,苏北地区想要获得这些条件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苏南一些“夕阳产业”的寿命,提高了产业转移的门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发展。
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对策
(一)扩大南北挂钩
进一步扩大南北挂钩合作的范围。在苏北与苏南已有市级挂钩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南北县区的挂钩合作关系;把“五方挂钩”进一步做大、做实,利用各种手段来吸引各级部门广泛参与南北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挂钩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挂钩各方都能从挂钩合作中获得利益,使得挂钩合作得以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江苏南北产业联动发展。
(二)直接投资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苏南地区的一些“夕阳产业”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将对苏北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即把这些产业转移到苏北地区。这样不仅使苏南地区衰退产业的设备、技术、熟练技术工人和市场资源能够继续发挥最大作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并获得利润回报。而且使得苏北地区获得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熟练工人,再利用苏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成本(如土地成本)、政策优惠等方面优势,就可以使得此类产业成为苏北地区的“朝阳产业”,得以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发展,推动全省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三)技术合作
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原因。苏南与苏北具有一定的技术梯度,苏北地区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就是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苏南在某些产业和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还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因而,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苏南的企业可以向苏北直接转移技术;或者以技术作为一种投资资本在苏北合资建立企业;或者和苏北联合开发新技术,例如联合开发采矿技术、饮料食品深加工技术等。
(四)交通通讯设施共建共享
通畅的交通和通讯是苏南与苏北产业联动的基础条件。在产业联动的过程中,肯定要伴随着生产要素流动的发生,这些经济活动的进行则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和通讯网络。而由于受到行政分割的影响,苏南与苏北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因而,对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苏南与苏北要统筹规划,联合投资建设,联合开发与经营,要加强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此带动区域间产业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江苏省“十五”计划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中期评估报告(一)[R].江苏省十五计划中期评估专题报告,2003
2.郝朝军.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
3.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