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胡国堂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工业设计的起源和影响,介绍了信息社会的内涵、特征、创新以及工业设计的发展阶段、本质,主要针对信息社会条件下工业设计的本质,从产品研发的成本、速度、差异化上进行阐述,同时对现代知识管理使工业设计在知识层面上转化成为工业产品更高的无形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设计 信息社会 价值转化 知识
现阶段,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时代。它所依存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以资金、设备、原材料为主,而是以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传递为主。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传递将成为关键性的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并构成新的消费基础。工业设计在信息社会时代下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如何在信息社会条件下迎接挑战,也是工业设计不断探寻的方向。
信息社会概述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即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的增加,使生产扩大;二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即通过提高效率,使经济增长。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使产出增加或者达到同样的产出,只需要较少的投入。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外延式扩大再生产,那么很明显,在中国,在现在我们必须更加依靠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如,通过教育使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通过采用知识密集的高技术装备提高资本质量;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降低管理成本,加快对市场的反映能力,规避风险,提高效率;通过工业设计,从产品研发的成本、速度、差异化上提高效率,增加产品的无形价值等等。
(一)信息社会的内涵
在本文所涉及的范围内可将知识定义为:人们通过学习、发现以及感悟所得到的对世界知识的总和,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根据韦伯斯特辞典1997年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和调查获得的关于事实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通过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理解,使人类获得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巨子是石油大王、钢铁大王等等,这是工业经济典型代表。虽然他们也离不开知识,但毕竟是以原材料、能源等物质为基础。现代的经济巨子,最典型的莫过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的产品,无论是“DOS系统”,还是“WINDOWS 98”、“OFFICE 2000”,就是一张软盘或者光盘。一张光盘,用聚碳酸酯做成,物质成本大约三元钱。可是一张正版的“OFFICE 2000”光盘,价值最开始是8000元人民币。到底是什么值钱?知识!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而是以高科技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相对于工业经济,信息社会在核心的生产要素,生产、管理、产品、流通、技术、产业结构和就业等方面,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信息社会中的消费和使用,以高科技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例如在能源中,太阳能、受控热核聚变能的利用大于煤和石油;在人们的交流中,通信网络终端多媒体机的利用多于火车、汽车、飞机和电话。也就是说,利用知识和智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人们不在依赖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占有,而是依赖于人才和知识的占有。一项新的技术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变废为宝、造福于人类。
(三)信息社会与创新
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夺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展了熊彼特的理论,称之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把新技术创新地运用于经济生产,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包括以最初的发现,经过研究与开发、工业化到商品化,在市场上推广应用的过程。
信息社会直接地依赖于知识的产生、应用和扩散。创新系统有四个主要的功能:知识的生产——发展和提供新的知识;知识的传递——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知识的应用和扩散——传播与应用知识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政府机构在其间所起的协调作用。
工业设计概述
工业设计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普遍重视工业设计,工业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在,工业设计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形式。
(一)工业设计的影响
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批量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正是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工业社会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同时,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极大地刺激了消费,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自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在此时期,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过渡,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期间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三)工业设计的本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工业设计百余年的历史中,继承和变革两个主题一直以不同的形式交替着,并不时地产生激烈的交锋。无论是继承还是变革,都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工业设计才得以一步一步的发展,可以说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本质所在。
信息社会下的工业设计
信息社会时代下的工业设计也显现出了它本身的很多新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依靠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考虑其它方面的要素,如产品的替代性、装配性等等。信息社会下的工业设计该如何面对新的挑战?从波特的竞争理论来看,成本、速度与差异化已经是目前面对数字时代厂商应具有的竞争力。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更强调“速度、联结性、无形的价值”,亦是对“时间、空间、与质量”的更重视。因此如何应用知识的管理来进行工业设计在成本、速度、差异化上取得竞争优势?将会是工业设计的新议题与方向。
工业设计配合产业能够提升这三项的竞争优势,必须是以一种“知识整合”的模式来对产品的研发进行设计管理,才能在数字时代创造竞争优势。
(一)研发的低成本实现方面: 以资源整合的知识达成整合
资源的知识整合,可分为一种是“一致性”的,如果开发一种新产品其定位在价格竞争,厂商便得确定其政策必须贯彻于企业的整体,而非只有在设计开发与制造生产的部分控制成本;其它如:服务、行销等,任何的政策都必须符合低成本的原则,这样成本才能积“多”成“少”。另一种是“互补性”的,这时候有关于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活动便会涉及所有参与同步互动与支持补给的资源端,通过整合所带来竞争优势;增加竞争者模仿的困难度。因为整合是需要互动与互信的,而且技术的对话与沟通互补是需要时间去磨合与建立的。
一个组织若能建立一个“超垂直整合”的体系,将上下流——从调研、设计、结构、实验、确认到模具、生产。所有合作的专业厂商或个体纳入,让信息获得的环境建立在充分而且有效地的网际网络系统之上,随时可以掌握新产品发展的过程与方向,方便形成信息与决策。设计工作一旦展开时,除了藉由计算机虚拟的设计原型与目标顾客端作联结,与顾客(包括订购商,使用者与协力厂商)在设计提案上作实时的沟通,并将决定的结果作情报的回馈,因为信息系统贯穿了所有价值链上的活动;提供了所有活动改善效益的机会,可以找到最佳也最有成本竞争的组合来进行设计开发的工作,这样所组成的最佳“智能资本”设计团队在成本上将具有竞争力。
(二)速度优势方面:要用数字的先进技术知识完成创意
如何做到产品设计快速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数字科技加上有效的管理系统。因为网络的发展,使知识管理成为新的基础平台。所以工业设计要因应“速度”的竞争力,其观念是在设计创意的发展过程中(从外观、结构、功能到生产、行销能同步地展开),通过具有实务操作的经验加上充分应用数字科技,将信息与数据整合于共享的“有管理之系统”内,让这个系统流通于所有会参与工作的各相关部门与人员,其目的是使时效及品质大幅提升,因为有足够的资料充分提供决策的依据,让设计开发的流程与方法因而得以不断地改善。这个大的架构会涉及到设计管理的应用与概念。
(三)产品研发的差异化方面:要用知识形成创意
在设计开发新产品时,会先想到其定位为何?通常有两个主要的方向:“抬高价位与降低成本”。目前大部分企业重点在于降低成本,但是问题在于依赖降低成本的策略能持续多久?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厂商拥有相近的生产要素、技术或人力时;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不能再只是依赖价格竞争,也就是发展差异化——“设计开发出别具特色的产品,使你和其它产品有所区别,创造出独特的价值,掌握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并满足他们想要的产品”才是致胜的策略。因为当大部分的企业在做的是价格竞争,而非差异化竞争时,便可能会落入竞争合流的瓶颈,也就是企业都朝同样的方向竞争,最后提供的产品都没什么差别,消费者只能被迫从价格上做选择,因为厂商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后可能通盘皆输。
差异化的创新表现在整体的商品上是一种被大众接受与喜爱的“产品真善美”,虽然外观的美观与否,是一种共同的视觉标准,但设计师要将审美的经验演练成一种直觉的专业知识,看得懂,还要能够做得出来,除不断的演练、比较与洞察外,更向其它的技术信息源学习、交流经验,才能持续地保有创新的能力。对一个设计组织来说,更进一步地要去建构一个知识交流的网络系统,让具备知识的人和需要知识的人结合起来,形成知识工作的架构,通过内外知识的互动,加入不同技能,想法与价值观,在刻意的结合后,激发出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结论
在信息社会时代下的工业设计的本质依然是不断地创新。新经济的核心也是创新。所以如何提升成为进行“知识整合”的设计开发管理层面,把工业设计的知识转化成为更高的无形价值,应当是工业设计师、产品研发部门和企业管理者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钟言.走进信息社会.经济与信息,1998.3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冯之浚.信息社会与中国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