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分析

时间:2024-05-04

韩伟

摘 要:银行作为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实体,在近年来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必然要进入一种新常态的发展。现代经济活动并不止追求简单的经济增速,还有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银行的信贷业务也在这种环境下不断调整,现如今银行业的信贷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比较紧急的局面,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理应及时对信贷风险进行管控并反思,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管控之策,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简单做了几点分析。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银行信贷业务  风险防范

一、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信贷风险问题

(一)经济增速放慢

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并不止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速,反而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这必然会影响一些行业的发展趋势,部分企业甚至会出现困难运营状态。尤其是依赖经济周期性的行业,信用风险也在逐年攀升。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到了集中期,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银行的不良资產在持续增加。从15年年末算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到1.5%,尤其是15年末较14年末升高了0.11个百分点。信用风险的持续攀升使得银行的不良贷款的规模会进一步放大。

(二)产能过剩

提起产能过剩,这似乎已经默认成为了中国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想升级经济结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是跳不过去的。产能过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运作都造成了冲击,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产能过剩的类似企业的商业贷款,一度成为不良贷款的聚集地。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银行已经逐渐从产能过剩的深坑里退出,但是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死循环。银行退出,得不到银行支持的企业风险增加,很可能出现经营环境恶化,而导致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最后出现债台高筑的情况。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债务违约将对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跟利率市场化进程成正比

随着我国市场化利率的不断完善,银行机构所面临的风险指数不断增加。银行资金的供应和群众的需求矛盾激烈,后因多种金融投资渠道的拓宽,银行的存款业务减少,但贷款业务的比例却一点都没有降低。

(四)贷后管理能力差

作为银行信贷来说,普遍重视信贷之前的严格审查,却忽视了贷后的管理工作。严格准入,但并不严格准出,事实上,在现有的银行信贷体系中,贷后的管理手段对于大中型企业存在着诸多漏洞。在现在的银行来看,多数银行混淆了贷后管理和营销的职责,使营销人员承担贷后管理职责,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银行只能疲于被动催收和应对麻烦。

二、防范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贷款体系,把控好贷款源头

作为银行来说,要想防范信贷风险,一定要从源头入手。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贷业务流程,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

(二)严厉打击失信违约

银行要主动联系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彼此之间共享失信人群的信息,进一步掌握失信人群,对信用好的客户则提供优惠政策,一奖一罚,让不守信用者付出严重代价。

(三)运用科技手段,对风险指数进行分析

银行可以建立本身的大数据库,引进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运用科技手段来对风险贷款进行评估。通过对不同条件的人群进行筛选,可以有效提高银行识别客户的能力。大数据分析下的银行信贷业务,能够及时帮助银行有效掌握信贷人员最新动态。

(四)加强贷后管理,最小化减少风险

不光要严格审查贷前情况,后续的贷后管理也一定要跟紧。可以对客户的现场进行检查,方便银行能够迅速了解客户的财务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能立刻推出解决方案。二是及时把控客户的贷款情况,把贷款下放到能够转存放贷的银行。三是成立贷后管理部门,引进专业人才,根据银行现有的信贷业务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争取对信贷业务所产生的风险进行降低,最大程度地维护银行的合法利益。

三、结束语

风险不可以消除,但可以有效进行规避。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信贷业务的风险指数也随之增长。本文根据现有的银行信贷业务的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帮助部分商业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姜皓原,金文犀.浅析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J].辽宁经济,2019(05):80-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